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78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PCBP1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ly(C)-binding protein 1 (PCBP 1)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000。PCBP1含三个KH(hnRNP K homology)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对其结合RNA有重要作用。PCBP1的功能主要是参与基因转录及转录后调节,如前体mRNA的剪切、mRNA稳定性、mRNA翻译过程的沉默或增强等。本文主要对PCBP1参与的信号通路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试图阐明PCBP1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2.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茄子黄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但在茄子栽培品种中缺少高抗种质,野生茄‘托鲁巴姆’高抗黄萎病。为探讨野生茄‘托鲁巴姆’抗黄萎病的分子机制,该试验以‘托鲁巴姆’为试材,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分别以黄萎病菌侵染与未侵染的根系为检测方(tester)和驱动方(driver),构建了1个黄萎病菌诱导下的根器官正向差减cDNA文库。结果表明:(1)随机挑取170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共获得109个非冗余EST,其中61个EST与其他植物的抗逆相关基因同源,如几丁质酶、细胞色素P450、过氧化物酶、蛋白酶抑制子等。(2)借助NCBI中的EST序列,经过电子拼接结合RT-PCR验证,克隆了1个通用胁迫蛋白基因———StUSP1。(3)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托鲁巴姆’受黄萎病菌侵染后,StUSP1在根中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183.
密码子优化提高aiiaB546毕赤酵母表达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是一类特异性降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AHLs)的蛋白水解酶,通过水解AHLs生成酰基高丝氨酸,使AHLs失去活性,从而阻断病原菌的群体感应路径,使病原菌失去致病能力,其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1,2]。近年来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作为一种新型抗菌策略(群体感应淬灭策略)的工具酶而成为水产养殖防治细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3—5]。  相似文献   
184.
对采用超声辅助法萃取苦丁茶防晒组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选择萃取时间、萃取剂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样品细度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安排实验。以防晒光区的紫外吸收面积值作为防晒组分萃取含量的实验评定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实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多维空间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ρ(苦丁茶)=0.20 g/L时,最佳工艺范围为萃取时间30~60 min、萃取剂体积分数φ(C2H5OH)为50%~70%、萃取温度50~65℃、萃取样品细度140~160目。  相似文献   
185.
建立电喷雾多级质谱结合硅胶柱层析快速、全面分析中药毛冬青中三萜皂苷成分的方法。毛冬青干燥根70%甲醇提取物,先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氯仿-水(1∶9∶0.1→2∶8∶0.2→3.5∶6.5∶1→1∶1∶0.3,V/V)溶剂系统进行梯度洗脱。通过TLC比较,将毛冬青皂苷粗提物分成3个组分。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每个组分分别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皂苷的结构。确定了毛冬青中11个已知皂苷的结构,对1个未知皂苷的结构进行了推测。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6.
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及其在筛选产脂肪酶微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罗丹明平板法、橄榄油乳化法、对硝基苯酚法测脂肪酶水解酶活和对硝基苯酚法测脂肪酶酯合成酶活4种常用的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罗丹明平板法只适合脂肪酶活力的定性和初步定量判断,后3种方法适合于脂肪酶活力的定量检测,但只有对硝基苯酚法有较好的重现性。而且,脂肪酶水解酶活力和其合成活力无对应关系,所以在筛选产脂肪酶微生物时要选择合适的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也即,筛选产水解酶活的菌株应选择水解酶活测定方法,否则,选择酯合成酶活力测定方法。基于这一原则筛选到了预期产脂肪酶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7.
目的了解医院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61株屎肠球菌;用WHONET5.6软件分析耐药率变迁。结果临床分离的1161株屎肠球菌,在同期分离的1944株肠球菌属中占59.72%。主要分离自尿液和血液,分别占40.91%和26.87%;主要分离自外科病区、内科病区、ICU和儿科病区的菌株,分别占29.37%、25.15%、13.95%和13.53%;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4%、0.94%和1.85%。结论屎肠球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多药耐药和高耐药现象相当严重,目前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引起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对新型消毒剂邻苯二甲醛(OPA)的消化内镜消毒效果与戊二醛的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用细菌培养的方法随机研究OPA与戊二醛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并比较其临床优劣.结果 有效浓度的OPA和戊二醛在按照要求使用的情况下,所有检测的内镜细菌培养都未见细菌生长,但前者消毒所需时间更短,临床使用更安全.结论 OPA可以有效的对消化内镜进行消毒,与戊二醛相比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89.
目的建立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从临床标本中快速检测B群链球菌的方法。方法根据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上提交的B群链球菌的cfb基因序列(登陆号X72754)设计特异LAMP引物,以热裂解法提取标本中细菌的DNA,然后以LAMP技术扩增cfb基因来鉴定其是否为B群链球菌。在采用LAMP技术检测B群链球菌的同时,以选择性培养法和PCR技术平行检测相同标本,并将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在176例阴道拭子和176例直肠拭子中,选择性培养法检测到的B群链球菌例数为49和61、LAMP法检测到的B群链球菌例数为49和59,PCR法检测到的B群链球菌例数为48和58。以选择性培养法为金标准,LAMP法检测B群链球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和100%,PCR法检测B群链球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和100%。LAMP法检测B群链球菌的时间为2h左右,模拟菌株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2CFU/mL。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简单,适合从临床标本中快速检测B群链球菌。  相似文献   
190.
粉末包衣技术是薄膜包衣技术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优势突出,近年来受到药剂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分类综述目前应用于药物制剂的几种主要粉末包衣技术,包括属于物理化学法中的凝聚法、溶剂蒸发法和熔融分散法以及物理机械法中的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凝法、干法包衣技术和气流悬浮包衣技术,并探讨粉末包衣技术的主要功用,如用于制备缓控释制剂、药物粉末表面改性、改善口服制剂感官效果和提高药物及制剂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