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毛囊蠕形螨扫描电镜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寄生人体的常见毛囊蠕形螨的观祭,进一步了解其颚体、足体和雌雄外生殖器等形态构造,为今后深入研究其形态和寄生致病关系,以及和其他种类的鉴別分类等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12.
硫杆菌是一类生活在金属硫化矿床酸性矿水内的化能矿质营养细菌,对金属矿床的形成、破坏及矿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其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硫  相似文献   
413.
具叶舌痕的圆印木状茎干在安徽巢湖上泥盆统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描述的几块产自安徽巢湖五通组中上部(法门期)的圆印木状茎干中,首次发现其中一块标本具有明显的叶舌痕,它与另一块叶痕特征相同但不具叶舌痕的标本共生.说明它们很可能应归为同一种植物。因此叶舌痕的有无很可能与化石的保存状态有关。圆印木属与窝木属仅根据茎干叶痕特征是难于区分的。但由于这两个属的生殖部分(球果)存在差别,目前仍被视为不同的属。当前的标本未发现生殖部分,难于确定其归属。笔者建议,为了实用方便将这类发现于上泥盆统的标本,暂归为Bothrodendron(Cyclostigma)属名之下,作为形态属或卫星属来处理。  相似文献   
414.
多年生小草本;根状茎伸长.圆柱形.粗0.8—1.5cm,分枝长4—11cm.密被贴伏短柔毛。叶6—12.密生于根状茎顶端,叶片干时厚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5cm.宽1.3—3.5cm.顶端近圆形或钝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侧稍不对称.边缘近全缘.两面密被伏贴白色柔毛.侧脉每侧3—4条.下面明显;叶柄长1—3.5cm.宽约3mm.密被白色柔毛.花葶1—5条.高4—7cm,聚伞花序有1—4朵花;连同苞片和花柄密被腺状柔毛;苞片2,对生,线状披针形,长3—4mm.宽约1.2mm。  相似文献   
415.
银染色测定粘虫核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基因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sMNPV DNA用EcoRV酶切进行基因组克降,用AcMNPV的部分多角体基因顺序DNA片段作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法结合测序筛选到分别含LsMNPV部分多角体基因的重组质粒pLsEV1和pLsPH5。用银染色PCR线性扩增双脱氧法测序,发现LsMNPv的完整基因即位于这两个片段上。LsMNPV多角体基因长741bp,编码区碱基同源性与AcMNPV和MbMNPV分别为80.0%和97.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8和97.5%。氨基酸组成中以谷氨酸(Glu)含量最高,谷氨酰胺和色氨酸含量最低。密码子选用以第三个碱基为嘧啶的密码子频率最高。多角体蛋白N端有一类似信号肽结构的26个氨基酸的疏水区。  相似文献   
416.
我国特有的多经济用途植物资源——红豆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的形态特征、生态适应性;评价了它的材用、园林绿化及药用价值;提出了红豆杉的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17.
低强度He-Ne激光对神经干传递兴奋作用的研究廖映高晓玲(四川教育学院生物系,成都:610041)彭秀琼霍莉琼(华西医科大学附二院,成都:610041)(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激光科,618000)关键词激光神经干传递蟾蜍StudiesontheLow...  相似文献   
418.
苗聪秀  卢光秀 《遗传学报》1998,25(5):422-426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EB病毒潜伏膜蛋白基因(BNLF-1)在转基因小鼠子二代染色体上的整合及其定位。结果在两只子二代转基因小鼠中,分别观察80个和60个分裂相,出现杂交信号的核型分别为27和18个,检出率为33.8%和30%。转基因分别整合在14号染色体和10号染色体上。提示转基因BNLF-1已稳定整合到转基因小鼠的染色体上,并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子代;推测转基因原代鼠的转基因整合可能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419.
麝香石竹玻璃苗与正常苗的生理特性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菊华  陈秀玲  钟华鑫  梁海曼   《广西植物》1993,13(2):164-169
诱导麝香石竹茎段外植体产生不定芽的分化,所得到的正常苗与玻璃苗的生理特性明显有差异。表现在玻璃苗的鲜重、干重、粗纤维和叶绿素含量与正常苗相比显著降低;玻璃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8%,而蔗糖含量下降63%,束缚水含量显著增高,自由水含量明显降低;玻璃苗的淀粉酶总活性也明显升高,碱性和中性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显著提高而酸性区的同工酶活性有所下降。然而,玻璃苗和正常苗形成时的芽分化频率以及伸长生长量之间无明显区别。结果表明,麝香石竹试管苗的玻璃化可能是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氮代谢和水分存在状况等发生生理异常的情况下在芽分化启动后的生长过程中发生的,而不是在芽分化启动时已经决定的。  相似文献   
420.
上湖遗址埋藏于锦江右岸第3级阶地顶部的红色黏土堆积中。2020年对上湖遗址B区进行了发掘,发现石制品3030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碎屑和未经加工的砾石;原料主要来自附近河滩的砾石,岩性以脉石英为主;石核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辅以砸击法,缺乏预制程序,盘状石核占有一定比例;石器类型多样,以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凹缺器、锯齿刃器、尖状器和钻等;石器毛坯以断块和石片为主,修理程度有限。从尺寸来看,上湖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小型化特征。初步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频繁活动的时间始于距今约2.6万年前,处于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 2阶段)的早期。上湖遗址的发掘,为认识中国南方地区小型石片石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