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91.
532 nm波段连续激光对视网膜和脉络膜生物学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32nm波段激光不同光剂量参数对眼底组织的损伤特点及损伤阈值。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532nm连续激光照射眼底,眼底光斑直径1.5mm~2.5mm,功率密度从500mW/cm^2:~2400mW/cm^2,照射时间100s~300s,每组参数10个光斑。在照射后1h和24h进行眼底观察和荧光眼底造影,计算三种照射时间情况下视网膜的损伤阈值。结果:在照射后第1h,功率密度为902mW/crn2,照射时间300s开始出现视网膜灰色改变,病灶范围接近照光面积,在24h后颜色微加重。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在功率密度达1479mW/cm2,照射时间300s,照射后1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在24h后出现脉络膜出血;而且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病灶范围扩大越明显。出血量越多。随着照光剂量的减少,当功率密度1003mW/cm^2,照射时间200s时,在照光后1h眼底没有改变,24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面积接近照光面积;光剂量降低到1002mW/cm^2,照射时间100s时,在24h才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变化的视网膜范围小于照光面积。统计学计算在照射时间为300s、200s和100s,照光后1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911.15628mW/cm^2,1167.64770mW/cm^2,1513.89832mW/cm^2,24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827.09664mW/cm^2。1003.73143mW/cm^2,1154.17863mW/cm^2。结论:在光线照射后24h之内,视网膜损伤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视网膜没有明显可见改变到视网膜出现灰白色可见损伤,变化范围从小于照光面积到接近照光面积,甚至超过照光面积,并出现脉络膜出血,出血面积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而范围变大。相同能量密度的光剂量对视网膜损伤轻重取决于激光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692.
常见鸡部分消化道症状有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鸡霍乱、鸡大肠杆菌、鸡白痢和鸡伤寒、鸡曲霉病、鸡球虫病.预防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对鸡舍、饮食器具、用具、器械、环境采用3%~5%漂白粉、10%~20%石灰乳液、0.1%新洁尔灭、0.2%~0.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治疗病毒性疾病采用自拟方"除瘟散"和"除囊散"分别拌料或水煎剂治疗新城疫和法氏囊病;鸡霍乱、大肠杆菌、白痢、伤寒均采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饮水或拌料治疗;鸡曲霉菌病选用克霉唑、制霉菌素、大蒜拌料或饮水治疗;鸡球虫病选用克球粉、痢特灵、氯苯胍、马杜拉霉素、常山和青蒿中药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93.
我国南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及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研发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特点的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对比介绍了四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并将各处理技术根据其特点进行组合,将组合的工艺进行模式分类,总结了各模式的适用情况。此外,本文还从我国南北农村的地理、聚落、气候等多样性入手,结合我国南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行技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了适合南方和北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694.
目的:旨在分析2010年南非世界杯(FIFA)期间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特点,揭示机体应激与STEMI的关系及PCI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0.6.11~2010.7.13观看南非2010世界杯电视直播比赛时(后)发生急性STEMI来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并行直接PCI患者39例(FIFA组),同时以2009年同期(2009.6.11~2009.7.13)因急性STEMI来我院并行直接PCI患者2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FIFA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57.6 9.7岁比63.1 11.3岁,P<0.05),且夜间发病(晚10时至次日凌晨4时)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9.7%比42.9%,P<0.05)。冠脉造影提示FIFA组中多支冠脉病变及侧枝循环形成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7.9%比42.9%,12.8%比39.3%;均P<0.05)。另外,FIFA组患者人均支架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1±0.49枚比1.4±0.62枚,P<0.05)。6个月随访结果提示,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比,FIFA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59±0.11比0.53±0.13,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观看足球比赛时的机体应激和情绪波动可能促进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故应针对球迷进行心血管急症预防的教育,以期降低某一特定时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5.
FOXO转录因子是Forkhead蛋白大家族的一个亚群,在人类的4个同源基因中包括FoxO1、FoxO2、FoxO3a和FoxO4。FoxO蛋白质通过丝氨酸或苏氨酸以及赖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和乙酰化等后转录修饰后而发挥作用。其中Foxo1是含有高度保守DNA结合位点的核转录蛋白,其主要功能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底物,在胰岛素信号转导中起负性调节作用,Foxo1通过介导胰岛素依赖性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的表达,影响肝脏装配和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维持脂代谢稳定。在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状态下,肝细胞核内Foxo1表达明显升高,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脂肪肝。有针对性的干预PI3K/Akt及Foxo1的表达,可能从分子机制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96.
Freiberg病是指发生在跖骨二次骨化中心的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少见的骨软骨病,本病起病隐匿,早期难以诊断.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病的原因与累积劳损、拇外翻畸形、服用糖皮质激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和分期有关,开始是局限性的关节疼痛肿胀,并最终使跖趾关节失去正常的功能.根据患者的Smillie分期,给出相应的治疗,早期保守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后期往往考虑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有:截骨术,自体骨软骨移植,关节置换等.本文总结和探讨Freiberg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了解Freiberg病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对本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97.
目的:探讨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235048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resistance,CR)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20μmol/L ADP诱导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esidual plateletagglutination,RPA)。当RPA≥70%时,即为CR。所有入选患者分为CR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Non-clopidogrel resistance,NCR)。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ABCB1基因rs2235048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CR组和NCR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ABCB1基因rs2235048多态在CR组和NCR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CR组和NCR组中,ABCB1基因rs2235048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527,X2=1.281);T、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频率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740,OR=0.958,95%CI=0.742~1.236)。结论:对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发现,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235048与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98.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大豆氨基酸测试中的应用,寻找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以167份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为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对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的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天冬氨酸(R2cv=0.85)、谷氨酸(R2cv=0.86)、丝氨酸(R2cv=0.82)、甘氨酸(R2cv=0.89)、酪氨酸(R2cv=0.83)、苯丙氨酸(R2cv=0.78)、异亮氨酸(R2cv=0.86)和色氨酸(R2cv=0.81)及15种氨基酸总和(R2cv=0.82)可利用FT-NIRS准确预测;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检测模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用来进行相对含量的估测;而对组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和蛋氨酸的预测不准确.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利用FT-NIRS技术预测大豆主要氨基酸组分是稳定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9.
生精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产生大量抗原性蛋白,但在睾丸内并不引起免疫反应;另一方面,一些机体系统性免疫反应可以破坏男性生育能力.这些现象的调控机理是男性生殖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可能为预防及治疗由炎症引起的男性生育障碍提供新线索.睾丸是精子发生的场所,而附睾是精子成熟的器官,二者均会发生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免疫反应.然而睾丸和附睾中的免疫反应存在很大区别,睾丸具有较强的免疫豁免能力,附睾比睾丸易发生免疫反应,附睾内的精子比睾丸中的生精细胞更容易被免疫系统损伤.而且离睾丸越远的附睾区域,产生的炎症反应及其对生殖的影响越大.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将有助于揭示男性生殖系统特殊的免疫环境.  相似文献   
700.
山地枣树茎直径对不同生态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  汪有科  韩立新  汪星 《生态学报》2012,32(17):5476-5483
以山地梨枣为试材,进行了枣树茎直径对土壤水势(WPs)、太阳辐射(Rs)、气温(Ta)、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态因子的响应试验研究。试验共设4个WPs区间的处理,连续测定枣树茎直径及不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在-41—-390 kPa范围内,WPs越高的处理,其枣树茎直径(TD)越大;不同处理间枣树最大茎直径(MXTD)存在显著性差异,较高的WPs区间有利于茎直径的增加;MXTD是该期较为适宜的水分信息诊断指标。晴天时,茎直径日收缩幅度大;雨天白天时,茎直径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收缩不明显。TD与R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a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Rs间无显著相关关系,RH与Ta是影响茎直径变化的最主要气象因子。综合考虑,枣树茎直径的微变化同时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尤以RH、Ta、WPs的影响更为显著;WPs高时,WPs为影响茎直径变化的主要因子;WPs低时,RH成为影响茎直径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