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91.
小麦耐盐细胞系及后代耐盐稳定性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离体培养筛选出的耐盐小麦变异系及其后代为材料,对其耐盐稳定性进行有关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耐盐愈伤组织耐盐能力的提高,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谱加,与对照相比,三个区域出现了明显差异;(2)从耐盐愈伤组织酯酶同工酶酶谱发现,耐盐愈伤组织具有C2,C5,C9,C11新增加酶带;(3)耐盐系后代幼苗能维持较高的K^+/Na^+比值,在盐浓度为0.9%时,其K^+/Na^+为0.788,而对  相似文献   
92.
本期《植物杂志》封面刊登的寿城唇柱苣苔彩色照片,是笔者在广西永福县寿城镇“百寿碑”旁一块布满苔藓的岩壁上拍摄的。寿城唇柱苣苔(ChiritashouchengensisZ.Y.Li),是苦苣苔科一种极为珍稀的植物,目前仅见分布于广西永福县寿城镇海拔25?..  相似文献   
93.
病毒的命名过去不够统一,有些病毒是以宿主、病理特点、致病症状、病毒颗粒形态进行命名,有些病毒是以地名和人名进行命名,还有些病毒是以字母和数字命名。病毒的分类系统也不一致,动物病毒分类等级设立科、属、种;而植物病毒分为组、亚组、种。为了力求分类和命名的统一,1992年Martelli首先提出了植物病毒的科、属、种分类原则,1993年8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第9届国际病毒大会上,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采纳了这一分类原则,并且新设立了一些植物病毒的科、属[1],1995年在ICTV所公布的病毒…  相似文献   
94.
95.
96.
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的分类和植物地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蜘蛛抱蛋属植物主要产于亚洲东部,中国的广西是其现代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通过对从其 分类和植物地理方面的研究和修订,确认此属中国产有47种,其中45种为中国所特有,4个种为新种。文中列有中国产全部种的分种检索表和全部标本引证。  相似文献   
97.
小麦与高冰草属间体细胞杂交获可育杂种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2n=42)“济南177”与紫外线照射的高冰草(长穗偃麦草Agropyronelongatum,2n=70)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获杂种再生植株。取杂种子房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经染色体和同工酶鉴定,它们仍保留杂种性质。其中两株移栽成活并结实,杂种性质也经表型、染色体、同工酶和RAPD分析得到证明。在F0和F1代植株根尖细胞中,均发现高频率地存在着染色体断片;从F2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目及行为发现,杂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主要分布在18Ⅱ~22Ⅱ,染色体断片发生配对及分离,表明它们是小染色体(minichromosomes)。F1及F2代植株比亲本小麦(“济南177”)秆茎粗硬、生长健壮,穗大粒大,已经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F2代穗系  相似文献   
98.
99.
视网膜极易因激光意外事故、中枢神经或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发生异常改变,严重威胁视功能。目前,仍没有针对哺乳动物视网膜损伤的完善修复机制。视网膜“干细胞”穆勒胶质(MG)细胞不能自发进入细胞周期,基因编辑手段可使MG细胞转分化,从而具有视网膜祖细胞的能力。转分化相关信号通路及调控因子对MG基因组重编程至关重要。基因编辑治疗利用腺病毒、慢病毒等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体内,促使哺乳动物受损视网膜中MG细胞激增和去分化,损伤的视网膜神经元再生。与传统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药相比,基因疗法的出现有望实现通过一次治疗达到修复目的。文章就视网膜修复机制、调控视神经再生的信号通路以及基因治疗修复损伤视网膜研究现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相关的发展趋势。未来基因编辑治疗将会给视神经再生修复研究带来深刻变革,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0.
近视作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已经发展成一项严重的国际化公共健康负担,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有必要提出新的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近视流行的浪潮。近几年,红光干预延缓近视进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近视的流行现状、近视的诱因入手,简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总结红光干预近视的研究现状,讨论红光干预改善近视可能的机制机理,并提出一些潜在的激光安全问题,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