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淀粉、甲壳素、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吸附剂使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它们的制备方法、使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作了介绍,引用文献122篇。  相似文献   
12.
冰冻断裂的枣疯病树韧皮组织中类支原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疯病树韧皮组织的冰冻断裂样品,经扫描电镜观察揭示,病树韧皮组织的筛管中存在类支原体,而健树韧皮组织筛管中则未观察到。用此方法观察到的类支原体,其大小和形状,与文献中利用其它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相符。讨论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前文报道了AS 1.998直接发酵生产L-异白氨酸的试验。本文总结了利用AS 1.998菌以糖质原料发酵生产L-异白氨酸扩大试验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国产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制成的生物医用电子微分器。电路由同步输入、延时、三角波发生器、微分单元和滤波单元组成。微分时间常数20μs—50ms;校正电压变化率±0.1v/s—±200v/s;延时20μs—10s。微分器可为外来正脉冲触发,也可手动触发,它已用于微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心腔压力等多种生物讯号。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中国寄蝇科卷蛾寄蝇族1新属2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象虫利索寄蝇Lixophaga dyscerae sp.nov.(图1) :复眼裸。额宽为复眼宽度的1/2。头部黑色,覆灰白色粉被。间额黑色,两侧缘向前方加宽,最窄处为侧额宽度的0.7倍。额鬃向头部中央交叉排列,一行5—6根,有3根额鬃下降至侧颜,最前方的一根达触角芒着生水平的略下方。内侧额鬃2根,前顶鬃1根,细小,外顶鬃毛状,与眼后鬃无区别。单眼鬃粗长,与后方的内侧额  相似文献   
16.
17.
葡萄糖异构酶的活力以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果糖量表示。测定果糖的既有方法中,咔唑-半胱氨酸盐法手续麻烦,旋光法则因多种糖混存而使工作量加大。因此这两种方法在测定大批样品时都不理想。我们参考丹麦Novo公司和美国Miles公司有关资料,以玫瑰  相似文献   
18.
<正> 莫尼(Mesnil)曾主要根据成蝇外部形态同时结合寄生方式,把寄蝇科Tachinidae归纳成三大类: 1.蜉寄蝇族Phorocerini,该族大部分为大卵型寄蝇; 2.撒寄蝇族Salmaciini为微卵型奇蝇; 3.寄蝇族Tachinini(或称Larvaevorini)为伪胎生寄蝇。在他所分的各个族中,除有些个别种类与本族的其他种类迥然不同外,基本上能反映出寄蝇的各主要寄生方式。我们依据寄蝇产卵特性和侵入寄主体腔的途径,择要分两大类五种类型:一、“外侵入”类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量及与脑组织水含量变化的趋势。方法:选取5只成年SD雄性大鼠(n=5),参照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 h后拔出线栓。利用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实时监测大鼠在缺血前及缺血5 min、30 min、1 h、2 h、再灌注5 min、30 min、1 h、2 h、4 h、6 h及24 h的血流灌注量,记录在ROI(感兴趣区)测量的数值。再选取15只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Control组、缺血2 h、再灌注30 min、4 h及24 h组(n=3)。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按上述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取新鲜脑组织用干湿重法测定其左、右半球的水含量。结果:栓塞时缺血侧血流量逐渐下降,缺血2 h下降最低(P<0.05);再灌注早期血流量恢复较大(P<0.05),30 min时显著下降(P<0.05),4 h明显上升(P<0.05),24 h再次上升(P<0.05)但低于缺血前血流量(P>0.05)。脑组织水含量测量,缺血2 h组和再灌注30 min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再灌4 h组和再灌24 h组明显增高(P<0.05),且再灌24 h组明显高于再灌4 h组(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量和脑组织中水含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且脑组织中水含量与再灌注过程中血流量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