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海洋微生物是药理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源泉,而化学诱导是深入挖掘其次生代谢潜力的一种便捷手段。【目的】以一株海洋来源土曲霉C23-3为出发菌株,筛选出可促进其产生更丰富代谢产物(包括丁内酯类化合物)的发酵条件,进一步开发菌株在抗阿尔茨海默症方面的潜力。【方法】分别选用海水马铃薯培养基、麦芽浸膏培养基、大米培养基和大豆培养基4种基础培养基,利用丁酸钠、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hydroxamicacid,SAHA)、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ytidine,5-azaC)、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ZnCl_2和CuCl_2共6种化学诱导剂对土曲霉C23-3进行微量的诱导培养。观察该菌菌丝体形态变化,并根据薄层层析(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指纹图谱、化学显色及生物活性自显影结果初筛出代谢产物丰富且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产物丰富的诱导条件,并进行进一步常量发酵。采用上述手段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HPLC-DAD)分析常量发酵代谢产物的总体多样性及丁内酯类化合物的多样性。【结果】发现CuCl_2、ZnCl_2、SAHA和5-azaC可引起土曲霉C23-3菌丝体生长形态显著变化,海水马铃薯培养基+100μmol/L丁酸钠等6种诱导条件在微量培养初筛及常量发酵复筛中均可使该菌株产生多样化的活性代谢产物,其丁内酯类代谢产物也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化学诱导手段可促使土曲霉C23-3产生丰富且新颖的活性代谢产物,为多样化的抗阿尔茨海默症天然产物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污泥厌氧消化是在消化污泥微生物组的协调下将剩余污泥中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的微生物过程。与传统厌氧消化过程不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进料底物为含有大量微生物细胞及胞外多聚物等复杂大分子有机物的剩余污泥。因此,厌氧消化污泥微生物组的种群组成、功能及种群间互作关系等异常复杂,使厌氧消化污泥微生物组分析成为难点问题。但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为消化污泥微生物组研究提供了契机,并迅速推动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从4个方面梳理、总结厌氧消化污泥微生物组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剩余活性污泥结构、组成及其厌氧消化;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的微生物组研究;基于宏基因组及宏转录组分析的微生物组研究;厌氧消化污泥微生物组研究案例分析。最后我们提出了厌氧消化污泥微生物组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胱抑素C(Cys-C)、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进而比较两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和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后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TAFI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血清HGF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7和0.746;血清Cys-C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和0.859;血清TAFI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和0.647;血清HGF、Cys-C、TAFI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1和0.757。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及TAFI水平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血清HGF、Cys-C及TAFI可能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及预评估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利用Cre-loxp可诱导系统构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RBP-J可诱导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实现肝纤维化过程中活化的肝星状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方法:将Sm22αCre ERT2和RBP-Jflox/flox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F1小鼠,将繁殖的F1小鼠继续进行交配,得到F2小鼠,通过PCR鉴定出基因型为Sm22αCre ERT2,RBP-Jflox/flox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检测四氯化碳注射不同时间段后肝脏纤维化进展情况和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Sm22α的表达情况。注射他莫昔芬诱导活化肝星状细胞中RBP-J基因的特异性敲除。分选肝星状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活化肝星状细胞中Notch下游靶基因Hes1、Hey1表达情况以验证敲除效果。结果:通过连续交配我们获得了Sm22αCre ERT2,RBP-Jflox/flox小鼠。四氯化碳腹腔注射4周即可诱导肝脏发生较为明显的纤维化,同时肝星状细胞活化并逐渐高表达Sm22α。给予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发挥作用后,敲除了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的RBP-J基因,其下游基因Hes1、Hey1表达降低70%以上,阻断了Notch信号通路。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RBP-J可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实现了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活化肝星状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阻断,为深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开发一种适用于发酵罐手工清洗方法.方法 采用组正交超饱和设计方法(15个因素2个水平),试验因素包括9个实际影响发酵罐清洗因素和6个假因素;评价指标为发酵罐清洗后淋洗水电导率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通过标准最小二乘法拟合试验结果获得较优清洗条件,从而建立发酵罐手工清洗方...  相似文献   
66.
石家庄市滨河湿地公园秋季增湿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红娟  黄华芳  王健  张聪聪  左晓明 《生态学报》2014,34(17):5077-5086
滨河湿地公园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景观资源。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2012年10月10—12日和2013年9月27—29日、10月2、3、6日晴朗无风(或风速小于0.2 m/s)的天气条件下,在石家庄市太平河滨河湿地公园,选择不同结构的下垫面——水泥路面(宽约14 m)、乔-草绿地(宽约58 m)、灌木林(宽约22 m),对距地面1.5 m高度内的大气湿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并选择了面积相近、无植被和水体等环境因素影响的裸地进行了比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在秋季白天各时段增湿效应的垂向和横向变化规律,分析了各类下垫面增湿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区的增湿效应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强,其相关系数可达0.8以上。白天以10:00—14:00气温较高时段增湿效应最明显,平均较8:00高4%左右,较18:00高8%左右;2植被的增湿效应在近地面处较强,而自0.2 m高度向上各监测高度段以公差为1%—2%的数列递减;3秋季白天,不同下垫面的增湿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灌木林、乔-草林、河流、水泥路面,其中灌木林较乔-草林的增湿效应强约5%—7%;4同一绿地,当结构和郁闭度无明显变化时,其增湿效应在相同季节基本稳定;5虽然秋季绿地增湿效应与夏季相比明显减弱,但绿地增湿效应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增湿效应的垂向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结构绿地的增湿效应差异等在不同季节仍具有一致的规律。滨河湿地公园不同结构类型区域的合理配置,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67.
果树盲蝽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盲蝽在我国果树上大量发生,刺吸危害枣、葡萄、苹果、梨、樱桃、桃树等果树,造成嫩芽皱缩,落蕾落花,叶片穿孔,水果畸形脱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我国果树上盲蝽的种类、危害和发生规律,综述了果树盲蝽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提出了果树盲蝽的防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8.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从大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患者中成功地筛选出了大肠黏液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相关蛋白.应用美国CipherGen公司CM10蛋白质芯片和PBSⅡ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检测53例大肠癌患者(黏液腺癌12例,非黏液腺癌41例)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ZUCI-Protein Chip Data Analyze System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离散小波去噪音,结合支持向量机筛选肿瘤标志物,建立大肠黏液腺癌的术前诊断模型.12例大肠黏液腺癌患者与41例大肠非黏液腺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有12个蛋白质峰强度有显著差异.其中质荷比为24 297和23 434 m/z处的蛋白质峰强度统计学P值分别为0.0067和0.0092,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支持向量机筛选出24 297、3 322、3 822和4 353 m/z蛋白质峰作为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和预测准确率,其中12例大肠黏液腺癌患者中有10例患者被正确识别,41例大肠癌非黏液腺癌患者中有39例被正确识别,准确率为92.45%(49/53).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区别大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进行术前病理鉴别,指导进行大肠黏液腺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9.
互花米草与芦苇光合色素含量对淹水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志钦  张利权  袁琳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0):2365-2369
以上海崇明东滩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与本地种芦苇为研究对象,研究持续淹水胁迫对两种植物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花米草与芦苇叶片的光合色素基本组成与含量不同,对持续淹水的响应也不同.在持续淹水胁迫下,互花米草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值提高;芦苇各色素含量升高,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值基本保持稳定.解除持续淹水胁迫后,互花米草各色素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值降低,并逐渐接近对照水平;而芦苇各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两种植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但芦苇比互花米草更能适应同等程度的持续淹水胁迫.应用持续淹水措施治理互花米草时,可采用本地种芦苇作为治理后湿地恢复的替代植物.  相似文献   
70.
2003年10月、2004年4月对黑麋峰水电站建库前底栖动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黑麋峰库区及其周边水域计有底栖动物41种,隶属于3门6纲27科33属.介绍了黑麋峰的自然环境,对该地区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种群数量、区系及生态分布特点等进行了分析,预测和评价了建库后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