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提出神经元胞浆转运的两相流模型,对胞浆快转运和慢转运进行统一的流体力学描述,给出微粒转运与胞浆流动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2.
杨梅黄素及蛇葡萄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杨梅黄素及蛇葡萄素对酪氨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mmol/L的L-多巴浓度下,50%抑制的药物浓度分别为0.082mmol/L及0.208mmol/L,用L-多巴作底物,蛇葡萄素对酪氨酸酶是竞争性抑制,其K是0.085mmol/L;而杨梅黄素对酪氨酸酶则是混合性抑制,其Ki与Kfi分别是0.026mmol/L与0.072mmol/L。  相似文献   
33.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的商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34.
从感染TMV普通株的烟叶中提取总RNA,并经Sepharose 6B层析分部得到7个分部。各分部中各种RNA的分布情况用凝胶电泳检查,当在含[14C]-蛋白质水解液小麦胚无细胞保温液中加入病叶总RNA或层析后得到的IV分部的RNA时,在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图谱上出现放射性相当强的带,该带之泳动率与[14C]-标记的天然TMV外壳蛋白质相同。加入病毒颗粒的RNA或用甲醛处理的病毒颗粒RNA就不出现。在同样条件下,改用[9H]-组氨酸代替[14C]-蛋白质水解液,在荧光放射目显影图谱上此带也不出现。因此认为此带即是新合成的TMV外壳蛋白。凝胶电泳图谱表明,IV分部是低分子量RNA富集的一个分部,其中RNA,和RNA.可能相当前人报道的LMC。值得注意的是,用不连续的凝胶电泳IV分部,RNA,和RNA,给出7个带,似乎LMC区是个复杂的多分散的区域,究竟耶个带才真正是TMV外壳蛋白质的mRNA,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1974年斯里兰卡建立了一座,世界上第一个象的“孤儿院”。这座“孤儿院”曾饲养过12只失去母象的幼象。据该国野生动物专家说,这个“孤儿院”不仅是失去母象的幼象避难所,而且还是挽救这个国家里,正在逐渐减少的3500只象的象群。该国每年要减少200只  相似文献   
36.
本文进一步报道了在我国传统的“酸浆法”生产淀粉的过程中,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菌体上的何种物质使淀粉粒凝集。实验表明,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各种物理因素及化学因素如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以及用苯酚、三氯乙酸、甲醛、来苏尔等,都能使乳酸链球菌凝集淀粉粒的作用完全丧失;用糜蛋白酶处理菌体后,菌体凝集淀粉粒的作用也完全丧失,而用被Kunitz抑制剂抑制了的糜蛋白酶或用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溶菌酶处理菌体,则仍然保留其凝集淀粉的能力。上述实验暗示,对淀粉粒的凝集超作用的是菌体表面上的某种蛋白质类物质,很可能是某种凝集素(lectins)。本文述报道了菌体、淀粉粒和阳离子三者之间量的关系,它们之间最的正相关表明,在凝集作用中,三者可能是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结合的性质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38.
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按0、1、6程序,分5种不同剂量免疫HBsAg和HBeAg均阳性(双阳性)母亲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井于首针后8~12个月采血,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他们的HBsAg和抗-HBs、抗-HBc,以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10μg×3组对双阳性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保护率,分别是42.9%和53.5%;20μ×3组为67.4%和69.7%;30μg、10μg、10μg组为75.6%和79.8%,30.20、20μg(含30、30、10μg)组为80.2%和81.5%;30μg×3组为82.3%和83.7%。随疫苗剂量增加保护率逐渐增加,抗-HBs阳转率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9.
金缕梅类科的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运用分支分类的方法对金缕梅类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金缕梅类作为单元发生群包括下 列19科:昆栏树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领春木科、杜仲科、金缕梅科、悬铃木科、交让木科、假槲树科、双颊果科、折扇叶科、黄杨科、西蒙得木科、木麻黄科、山毛榉科、桦木科、杨梅科、马尾树科和胡桃科。木兰科在分析中被选择作为外群类。在对大量性状进行评估之后,选择了32对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性状极化主要以外类群比较、化石证据和通行的形态演化规律为依据。首次引入了不合谐数的概念来检测性状极化结果的正确程度,并对少数不合谐数较大的性状的极性进行了调整。采用最大同步法、最小平行进化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运算,按照最简约的原则,选出演化长度最短的谱系分支图,作为本文讨论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缕梅类科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道了从17种不同品种野鸟的207分标本中,血凝阳性的27份中24份为甲型流感病毒,1份为副流感I型病毒,2份为NDV。而在24份甲型流感病毒中,有2份其血凝素是新类型的,暂将它们命名为:甲/京科/150/78(Havx Nav)和甲/京科/62/7B(Havy Nav·)。证实了在我国野鸟中流感病毒的分布是极复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和同一群野鸭中可分离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甲型流感病毒,说明在自然条件下流感病毒双重感染和重组的可能。同时证实了盲传能大大提高阳性的分离率,有利于克服标本的污染问题。此外并对本文结果与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之间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