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伟大的巴甫洛夫学说在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中任何一个课题时,都应该起着主导作用。“消化器官”这一课题的讲授,具有极大可能在学生面前:揭发人体内生活过程的具体性,构成有机体是一个统一体的概念,扩大关於巴甫洛夫的生活及活动的知识范围,以及培养学生苏维埃爱国主义精神和苏维埃民族自豪感。正确地布置这一课题的学习,将为学生积累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概念,逐步地引导他们深刻而牢靠地了解“神经系统”这一课题——这是本课程最复杂,最困难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2.
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关系到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前景,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中,绝大多数选择标记基因来源于细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培育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安全型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途径,包括共转化系统、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转座子系统、同源重组系统、不依赖于组织培养的简易转化技术及再生相关基因利用等技术,探讨了各种途径的优缺点,以期推动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和转基因植物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3.
以内生多粘类芽胞杆菌EJS-3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PFE-I基因,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pMD-PPFE-I,经测序正确后,将PPFE-I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DsbA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DsbA/PPFE-I,将其转化至E. coli BL21(DE3),在IPTG诱导下实现了融合蛋白DsbA-PPFE-I的表达,表达产物酶活性达228 IU/mL。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SDS-PAGE电泳检测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18.4%。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在相应分子量处有一条特异性条带,证实该蛋白为DsbA-PPFE-I融合蛋白。表达产物通过Ni亲和柱、凝血酶酶切及Sephadex G-100等步骤进行分离纯化,并用 MALDI-TOF 质谱对重组酶进行了鉴定。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在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出明显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34.
为比较单花牡丹品种‘梨花粉’、有侧花牡丹品种‘姊妹游春’和‘云鄂粉’的花芽分化进程、形态特征差异及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的变化,该研究通过解剖和石蜡切片,观察‘梨花粉’‘姊妹游春’和‘云鄂粉’的花芽分化过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不同分化阶段‘梨花粉’和‘姊妹游春’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及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结果表明:(1)‘梨花粉’花芽分化仅6个时期;有侧花品种‘姊妹游春’和‘云鄂粉’花芽分化为11个时期,顶花原基先分化,侧花原基后分化。(2)叶原基分化期至苞片原基分化期,‘姊妹游春’和‘梨花粉’花芽中ABA、GA3及ZR的含量均升高,IAA含量降低;‘姊妹游春’侧花原基分化起始阶段,ABA、GA3含量降低,ZR、IAA含量升高。(3)‘梨花粉’ABA/IAA比值在形态分化期时最低。综上认为,有侧花牡丹品种花芽分化比单花牡丹品种早,分化时间长,顶花和侧花部分花器官分化期重叠;较高水平的ZR、IAA以及较低的ABA、GA3有利于启动侧花原基分化。该研究结果为牡丹...  相似文献   
35.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36.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37.
烟碱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福建三明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烟碱的菌株 ,编号为DN2。该菌经常规的形态、生理生化分析以及 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鉴定为Ochrobactrumintermedium ,属于α_变形杆细菌纲。该菌在 30℃~4 0℃和pH 6 . 0~ 9. 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 ,其最适值分别为 30℃和 6 5 ,烟碱的耐受浓度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可达到 4 0 0 0mg L。该菌能够以烟碱为唯一碳源生长 ,对于 5 0 0mg L烟碱的降解速率为 15mg L·h ,36h烟碱降解率为97. 6 5 %。该菌在烟草工业和环境保护上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具有中和活性的抗鳗弧菌单克隆抗体 4A6作为免疫原 ,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出 7株分泌抗独特型单抗的杂交瘤细胞。以ELISA竞争抑制实验及诱导Ab3的功能实验证实 ,其中 4株属于Ab2 β,有可能用于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有机溶剂体系中酶法酸解猪油与辛酸制备减热量型功能性脂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3水平5因子2星点部分因子试验设计,评价酸解反应中的5个关键因素,即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比率和水分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辛酸插入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建立了辛酸插入率对5个变量的一个2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该模型极显著(P<0.0001),拟合优度良好。通过主效应分析,得出每个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温度(负效应)>底物比率>反应时间>酶量(在实验范围内,水分不影响辛酸插入率)。借助模型方程产生的等高线图及统计软件,分析得出最大辛酸插入率下各个因子的最适水平分别为酶量16%,反应时间36h,反应温度50℃,底物比率3.8,水分添加量5%。在此条件下辛酸插入率达到了50.5mol%,与模型预测值50.7mol%非常吻合。结论:应用响应曲面法对有机溶剂体系中酶法酸解猪油与辛酸制备减热量性脂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是合理可靠,科学迅速的,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0.
选取‘新春6号’小麦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处理,考察发芽率、幼苗根长、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等指标,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种子根尖表皮形态及细胞结构变化,明确不同老化处理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及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子劣变程度加深(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春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鲜重、干重等相关活力指标急剧下降,而平均发芽时间持续增加,且以老化处理4d为种子活力下降的转折点。种子萌发72h后,胚根尖表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老化程度加深,胚根尖表皮皱缩逐渐加深、紧凑,最终致使表皮破裂,内部细胞裸露;透射电镜观察则显示,老化处理越久,根尖细胞中细胞器溶解程度越明显,最终导致整个细胞形成空腔。可见,根尖表皮形态、内部细胞结构上的改变可能是引起种子逐步丧失活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