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硬化是老年人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家族史等。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尽早明确老年脑梗死的病因,积极预防各种危险因素,给予充分的治疗可有效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研究医院口腔颌面部骨折(OM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OMF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分析对比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2.14:1,平均年龄为34.6±4.2岁,其中20~30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2.96%。骨折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占45.19%。骨折类型以单纯型下颌骨骨折最高发,占46.67%。切开复位并行钛板钛钉内固定较单纯接受钛钉颌间牵引内固定,前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F高发于男性青壮年,主要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且以单纯型下颌骨骨折类型居多,临床治疗切开复位并行钛板钛钉内固定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接受钛钉颌间牵引内固定。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的Sirtuin-3(Sirt3)蛋白的表达水平,阐明Sirt3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MS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MSCs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刺激组、H2O2+Sirt3转染组、H2O2+Sirt3 si RNA转染组。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3及cyclophilin d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沉淀法检测cyclophilin d乙酰化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H2O2刺激使MSCs中Sirt3表达水平降低。2转染Sirt3可减少H2O2诱导的MSCs的凋亡,而转染Sirt3 si RNA可增加H2O2诱导的MSCs的凋亡。3Sirt3蛋白的含量并不影响cyclophilin d的表达,但影响cyclophilin d的乙酰化水平。结论:Sirt3可能通过减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lity transition pore,m PTP)中的关键蛋白cyclophilin d的乙酰化水平,进一步抑制m PTP的开放,从而减少H2O2诱导的MSCs的凋亡。  相似文献   
74.
刘芳  李迪强  吴记贵 《生态学报》2012,32(3):730-739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有效工具,目前广泛用于兽类资源调查以及动物损害、鸟巢生态学、种群评估、行为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为了调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于2010年5—12月采用红外相机进行系统调查,在210个位点放置了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地点上放置一个月。研究期间共拍摄到照片2203张,其中73%为兽类,12%为鸟类,13%为工作人员,2%为其它人员。共鉴定出17种兽类(分属5目10科)以及36种鸟类(分属5目17科)。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动物分别是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狗獾(Meles meles)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动物分别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和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红外相机在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月份所拍摄动物的拍摄率不同:在1000—1400m的海拔段,拍摄率显著高于低海拔(600—1000m)以及中高海拔(1400—1700m);在阔叶林中的拍摄率最高,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丛中的拍摄率相似;秋季(8—10月)拍摄率较高,夏季(6—7月)次之,冬季(11—12月)最低。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累积物种数与相机放置的时间成上升曲线,但曲线的增长速率逐渐变缓。研究表明红外相机适合于调查和监测大中型兽类和部分鸟类,所采集的动物数据以及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为保护区的监测、科研和环境教育提供资料。讨论了应用红外相机调查和监测野生动物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了获得稳定高效表达凝血因子Ⅶ的哺乳动物细胞株,构建一个利用人β肌动蛋白(hACTB)基因座完整的上下游调控序列指导人凝血因子Ⅶ(hFⅦ)基因组序列在人胚胎肾细胞特异性高效表达的hACTB-hFⅦ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3步连续缺口修复的方法。首先,以pBR322载体作为骨架,插入预先合成的6个同源臂,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然后在大肠杆菌内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第一步,从含hACTB基因座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上亚克隆10 kb的hACTB基因3′端完整侧翼序列;第二步,从hFⅦBAC上亚克隆13 kb的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AG)的hFⅦ基因组序列;第三步,从hACTB BAC上亚克隆20kb的hACTB基因5′端完整侧翼序列,并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全长约50 kb的hACTB-hFⅦ杂合基因座。结果: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序列测定验证,构建的杂合基因座达到了原来hACTB基因座中hACTB基因组编码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被hFⅦ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序列精确置换的目的。结论:连续3步缺口修复构建杂合基因座细胞表达载体的技术,将为细胞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6.
cDNA基因芯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物种间功能基因组和表达谱学研究。然而,鱼类基因芯片开发和应用相对落后。为了筛选与肉质性状相关功能基因,本研究首次试用异源斑马鱼基因cDNA芯片,对两种肉质性状明显差异的鳜鱼和鲢鱼肌肉组织中基因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两种鱼肌肉组织中提取总RNA,经Biotin荧光标记与拥有15617个cDNA片段的斑马鱼基因芯片(Affymetrix)杂交后,检测出375个表达基因。与鲢鱼比较,鳜鱼肌肉组织锁定的基因中有180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95个下调表达基因。在鳜鱼肌肉组织180个上调基因中,49个为已知功能基因,131个为未知功能基因。根据基因文库同源功能基因分析,我们将49个已知上调基因按功能大约分为七大类,其中与肌肉结构相关基因包括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肌纤维间连接基因和细胞骨架结构基因等。同时,我们对与肉质结构性状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与鳜鱼优良肉质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7.
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N-(4-甲基-2-氨基苯并噻唑)α-氨基-α-(3-三氟甲基苯基)-O,O-二(2-烷氧基乙基)亚膦酸酯对小麦赤霉病原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离体抑制效果,并初步研究了其抑制小麦赤霉病原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原菌的EC_(50)为46.05 μg/mL,当化合物浓度为50 μg/mL时,对该病原菌的抑制率就达到了60.5 %.以浓度为250 μg/mL的该供试化合物处理小麦赤霉病原菌菌丝24 h后,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菌体内还原糖、几丁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几丁质酶活性在短时间内均出现先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8.
拟南芥多药物和有毒化合物排出家族(MATE)属次级转运蛋白家族, 此类转运蛋白与解毒内源的次生代谢物和外源的有毒化合物有关.通过 PCR 的方法从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到该家族成员DTX18的启动子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获得转基因植物.GUS 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此基因的表达受到伤害和茉莉酸甲酯(MJ)诱导.同时结合半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该基因在伤害及 MJ 处理下转录本丰度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此结果.另外,此基因在突变体coi1,ein2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这一点揭示了此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即与植物激素JA/ET的信号传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28日龄长白仔猪滴鼻人工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于接种后8h、24h、30h、3d、5d、7d、9d、11d、14d、21d、28d、35d和42d各随机剖杀2头,取各组织器官,利用原位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PRRSV感染仔猪后所产生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PRRSV在体内可诱导肺脏、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扁桃体、脾脏、肝脏、胰脏、十二指肠、胸腺、肾脏、子宫、睾丸、附睾、大脑和小脑等组织的细胞发生凋亡,发生凋亡的靶细胞主要是各种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以及生殖细胞。感染后8h即可检测到细胞凋亡,且凋亡细胞数目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在感染后第7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至感染后42d时仍能检测到少量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80.
保加利亚乳杆菌H+-ATPase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具有新霉素抗性的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为最终开发弱后酸化的酸奶发酵剂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PI 50 CH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新霉素作为筛选压力,筛选具有新霉素抗性自发突变菌株,比较亲本和突变菌株的H+-ATPase活力及其代谢情况。【结果】从内蒙古地区的传统发酵酸奶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并命名为KLDS 1.9201。以此为出发菌株,筛选出两株H+-ATPase缺陷的自发突变株,分别命名为KLDS 1.9201-1、KLDS 1.9201-4,它们的H+-ATPase活力分别比亲本KLDS 1.9201降低了46%和60%。在MRS培养基中生长24 h后,KLDS 1.9201、KLDS 1.9201-1和KLDS 1.9201-4对初始葡萄糖的代谢率分别为65%、41%和31%,终产物中乳酸的浓度分别为26g/L、18g/L和15g/L,突变菌株的生物量均低于亲本。【结论】H+-ATPase活力降低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自发突变株具有较低的生长速率和弱产酸能力,它们可被用于制作弱后酸化的酸奶发酵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