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限制性条件下药物对细菌抑制作用微量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微量量热计测定了福氏志贺氏菌(Shipella flexneri)中7株菌(6、2b、3b、sb、la、x、y)在合成药物抑制作用下生长的热谱图,按限制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的模型进行了数学处理,得出了比生长速率(μ),由此确定了各细菌比生长速率(μ)与药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求出了比生长速率(μ)为零时的用药浓度,并对该合成药对各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对白蚁取食行为的研究涉及5科18属38种白蚁。其取食行为多型可归纳为3类:(1)工蚁主导型:采食活动基本上由工蚁完成,兵蚁不参与或仅极少数个体参与,食物侦查或保护采食工蚁的职能不显著;(2)工蚁-兵蚁协同型:这是白蚁采食组织的常见类型,兵蚁成为采食队伍的固定成员,负责采食活动的安全侦查与防卫、食物源侦查等工作;(3)假工蚁主导型:由于尚未分化形成专职的工蚁,因而大龄幼蚁(广义的假工蚁)成为采食活动的主力,同时兼有巢内的保护职能。在食物加工和分配过程中,低等白蚁的幼蚁在未获得消化纤维素能力前主要通过肛交哺获得营养物质和共生物,且肛交哺是新蜕皮个体重新获得共生鞭毛虫的途径。高等白蚁幼龄工蚁负责食物加工、依赖型品级通过口交哺获得营养物质。白蚁采食活动中的行为多型受踪迹信息素控制,不同品级个体腹板腺有明显分化;不同品级和发育阶段个体食性分化与消化道结构、消化酶活性密切相关;保幼激素影响交哺行为以及消化酶基因表达。本文在评述研究进展的同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天然枫桦红松林凋落量动态及养分归还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54.
Howard 和Pele 首先提出细胞周期的概念。Ouastler和Sherman利用~3H-TdR标记有丝分裂百分比的方法(PLM或FLM)研究了细胞周期各时相,为细胞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迄今为至,PLM 法仍是测定细胞动力学的重要手段。但此法有其局限性,如放射自显影曝光时间较长,计算标记有丝分裂细胞的工作量大,并受人为的因素影响。本文采用液闪计数法研究CHO细胞周期时相,方法简单、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55.
浙西奥陶纪三分贝科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我校师生在浙江江山地区奥陶系黄泥岗组中采到丰富的化石,其中有三叶虫:Geragnostus sinensis Sheng,Corrugatagnostus jiang-shanensis Lu,Sphaeragnostus cerus Zhou,Nanki-nolithus nankinensis Lu,Cyclopyge rotundata Lu,Cyclopyge spiculata Zhou,Paraphillipsinella nan-jiangensis Lu,珊瑚:Agetolites sp.,以及头足类、  相似文献   
56.
真菌單孢子的分离,是植病研究工作中重要的步骤之一。但所采用的方法很多,用白金环在孢子悬浮液中直接(?)取單孢子,或采用器械的协助进行,前一种费时较长而效率不高,后者则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因此在初进行此种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现在根据前人已有的方法加以改进,利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加上特制的铜套管(见图),在培养基上选择單孢子,这种方法极为简便,一般能掌握显微镜应用的技术就可以操作。單孢子分离的方法及铜套管的构造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季铵离子(四乙铵、四甲铵和胆碱)对沼虾和对虾的慢适应牵张感受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电活动的作用。当外液的钠离子完全被四乙铵、四甲铵或胆碱离子取代时,和甲壳类的肌肉不同,牵张感受器神经元很快就失掉兴奋性,用正常含钠溶液冲洗后,立即就恢复正常。在四乙铵离子部分取代外液的钠离子的情况下,细胞内记录的动作电位的下降相延长,而在高浓度的四乙铵离子作用下,则下降相进一步被延长而成平台,在平台上尚有许多波动,这期间在轴突上可记录到重复发放。单个逆流刺激也会产生多个顺流重复发放,它们的发放频率与四乙铵离子浓度是成比例的。相同浓度的四甲铵或胆碱溶液则无上述效应。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鱼溶浆(SW)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以30%鱼粉日粮为对照(FM), 在无鱼粉日粮中分别添加约8% (SW8)、17% (SW17)和25% (SW25)的鱼溶浆(干物质), 设计4组等氮等能日粮, 在池塘网箱中养殖黄颡鱼[初始体重(15.67±0.11) g] 60d。结果显示: 与FM组相比, SW25组黄颡鱼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 SW17、SW25组肝胰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同时, SW17、SW25组血清胆固醇降低11.9%—16.6%, 甘油三酯降低32.5%—47.9% (P<0.05)。SW25组肝胰脏胆汁酸水平比FM组降低了76.3% (P<0.05), 而在血清、肠道中胆汁酸水平升高了125.7%和123.3% (P<0.05)。黄颡鱼肝胰脏CYP7A1基因的m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 BSEP、ABCC4、NTCP 基因的表达量随鱼溶浆添加量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 SW25组的表达量比FM组高16.9%、68.2%和222.8%, ABCC4、NTCP表达量变化显著(P<0.05)。结果表明: 在无鱼粉日粮中添加25%的鱼溶浆(干物质), 不影响黄颡鱼肝胰脏胆汁酸的合成作用, 但促使胆汁酸向血液、肠道中转移, 增强了脂肪的能量代谢作用, 减少鱼体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59.
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用VIKET Compact 2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3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高达78.1%和71.9%,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1.3%,多粘菌素B抗菌活性最好,耐药率0%。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耐药基因,未检出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耐药基因。3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基因均阳性,17株检出PER基因,29株检出ADC基因。有16株菌同时携带TEM、PER、ADC基因。结果表明,同时携带TEM、PER、ADC基因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174临床学院鲍曼不动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