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大脑神经回路高度有序的神经元活动是高级脑功能的基础,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结是神经回路的关键功能节点。神经突触根据神经元活动调整其传递效能的能力,亦即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神经回路发育和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基础。其异常则可能导致如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神经疾病。将介绍这两种疾病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聚焦于相关分子和细胞机制以及新的研究、治疗手段等进展。  相似文献   
82.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肝的线粒体DNA为模板,参照红鳍东方鲀(T.rubripes)等近源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合成14对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首次获得了暗纹东方鲀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6 444 bp(GenBank登录号为GQ409967),A+T含量为55.8%,其mtDNA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由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段819 bp非编码的控制区(D-loop)所组成。蛋白质基因除COⅠ和ND6的起始密码子为GTG、CCT以外,均为典型的起始密码子ATG。ND1、ATPase8、COⅢ、ND4L、ND5、Cyt b使用典型的终止密码子TAA,其他的使用不完全终止密码子。除ND6和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tRNAGlu、tRNAPro在L-链上编码之外,其余基因均在H-链编码。基因排列顺序与已测定的鲀类一致,这显示了鲀类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上的保守性。tRNA基因核苷酸长度为64~73nt,预测了22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均呈较为典型的三叶草状。基于19种鲀类mtDNA全序列构建的进化树表明,暗纹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中华东方鲀(T.chinensis)聚成一个姊妹群。结果还支持东方鲀属鱼类为一单系类群。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并评价新型中药栓塞剂介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方法:检测并分析新型中药栓塞剂介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动物实验研究资料。结果:1.无菌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105版的灭菌检查方法,对经灭菌的样品进行厌氧菌、需氧菌检查,无上述菌落。2.热源检查: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热源;险查方法,进行栓塞剂热源检查,结果表明无热源反应发生。3.溶血实验:溶血实验表明,栓塞剂在37℃保温24h后无溶血现象(红细胞全部下沉,上层液无色澄明)。4.栓塞剂使用后,动物无剧烈不良反应,无发音困难。术后5—7d开始脱毛、少叫、懒动、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进食减少、体重减轻,呈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5.血清B、T4、TSH及血钙水平均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究的新型复方中药捡塞剂不但具有良好的栓塞效果同时具有抗炎、止血、痛等治疗作用,总之,复方中药栓塞剂有望成为介入治疗甲亢并能被普遍接受的新型固态栓塞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张厚斌  时开网  姚平 《生物磁学》2010,(12):2250-2252,2255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lph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2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FGF蛋白的表达,分析HIF-1α与VEGF、FGF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HIF-1α、VEGF和F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胰腺癌周组织(P〈0.01),HIF-1α与VEGF、FGF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HIF-1α的表达与胰腺癌的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VEGF和FGF的表达与胰腺癌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HIF-1α可以上调VEGF和FGF的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止血带结扎患肢,从足背浅静脉推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应。方法:对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患肢足背静脉穿刺,踝关节上用止血带阻断浅静脉后,推注中等剂量尿激酶.通过测量腿围和彩超结果来评价是否有效。并采用多种护理辅助手段辅助治疗。结果: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有效率22.5%,显效率77.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所用材料价格便宜,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PM2.5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及与FGF21/AMPKα2通路的关系。方法:根据气管滴注的PM2.5浓度随机将40只6周龄雄性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10只)和低毒组(6.25μg/mL)、中毒组(12.5μg/mL)、高毒组(25.0μg/mL),10只/组,持续染毒19天。10周龄起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构建NAFLD小鼠模型。分别于染毒前、染毒后、高脂喂养6周测定循环TG、TC及FGF21水平。处死小鼠,取肝细胞培养后随机分两组,分别转染Ad-FGF21与对照病毒Ad-GFP 16 h,后加入PM2.5混悬液进行染毒共培养36 h,测定两组细胞存活率,肝细胞内TC及TG、FGF21、AMPKα2含量。结果:染毒后及高脂喂养6周后,各组血清TG、TC较染毒前明显升高,血清FGF21水平降低,且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血清TG、TC亦相应升高,FGF21随之降低(P0.05)。与染毒后比较,高脂喂养6周后各组血清TG、TC均显著升高,血清FGF21显著降低(P0.05)。与Ad-GFP组比较,Ad-FGF21组PM2.5染毒后肝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TG、TC水平明显降低,而肝细胞FGF21、AMPKα2表达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幼年期PM2.5暴露可加速成年后NAFLD发生,且与暴露浓度密切相关,PM2.5可能通过抑制肝脏FGF21/AMPKα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脂质沉积和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7.
上颌窦是位于鼻腔周围最大的骨质腔,由于其所处位置及结构的特殊性,相比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更容易受到感染产生炎症反应,因此上颌窦炎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之一。通过对黑水国遗址汉代人群上颌窦的观察,发现该墓地中有40.5%的个体上颌窦内出现骨形态的改变,以穗状骨片为主。女性上颌窦炎出现率远高于男性,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男性上颌窦炎左侧出现率高于右侧,女性右侧高于左侧。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划分,从未成年期到中年期上颌窦炎的出现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是通过二元逻辑回归检验,发现上颌窦炎与年龄之间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在患有上颌窦炎的个体中,有66.7%的个体都出现了牙周病,一半以上的个体出现了龋齿。这似乎预示着上颌窦炎与牙齿疾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张掖黑水国遗址汉代人群上颌窦炎的高出现率可能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包括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空气污染、牙齿疾病以及病原微生物等。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张掖西城驿遗址文化层沉积物及现代表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高分辨率碳化植物种子14C 测年和最新考古发掘资料,揭示了西城驿遗址4200-3500 BP cal期间人类活动特征,佐证了不同文化阶段人类冶金活动强度变化。Rb/Sr比值、磁化率和重金属元素(Cu、Zn、Pb、As、Ni)含量变化过程显示,西城驿地区4200-4000 BP cal马厂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增强,冶金活动开始出现;4000-3700 BP cal西城驿文化时期出现了冶金高峰期;四坝文化时期(3700-3500 BP cal)冶金活动强度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89.
在观赏植物中,蓝色系的花卉属于较为罕见的种类,也是花卉育种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对蓝色花卉的花青素代谢途径,影响蓝色花卉形成的核心色素种类,花青素转运方式,花青素在液泡中的积累,花青素的共价修饰,分子间辅色作用,金属离子和液泡pH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以期为培育新的蓝色花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00条/只),取对照组东方田鼠和感染血吸虫后第6、10、15、20、30天肺、肝组织样品,HE染色后进行病理观察,并提取肺和肝总RNA,对Lyz、RT1-Db1、Cd74、C1qa、Thra、Igf1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其在肝脏和肺脏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东方田鼠感染血吸虫后6~10d,肺部有大量出血点,肝细胞空泡变性,肝窦高度扩张,肺和肝组织内血管周围及管腔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至第20天逐渐恢复。从感染后第6天开始,Lyz、RT1-Db1、Cd74基因在肺和肝内表达均明显上调,在第20天后逐渐恢复,C1qa基因在肺内表达上调,Thra基因在肺内表达下调,Igf1基因肝内表达下调。结论在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基因在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