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病房内早产儿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对其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重症医学病房从2008年6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收治的早产患儿共45例,分组后,对相关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结果:45例早产儿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OR=4.157),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结论:加强孕期保健,优化围产期管理,促进胎儿成熟,加强对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法造成学生学习被动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在微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 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管理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教学实践证明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正确定位出发, 规范实验教学大纲, 采用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创新实验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模式是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成功之举, 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尝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法造成学生学习被动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微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管理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教学实践证明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正确定位出发,规范实验教学大纲,采用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创新实验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模式是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成功之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中药沙苑子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首次对中药沙苑子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沙苑子经盐酸水解后,对其氨基酸水解液进行羟基脂化和氨基酰化的衍生化反应,利用GC/MS法共测得15种氨基酸,由外标法测定了每种氨基酸的含量。由此得出沙苑子中氨基酸的总质量分数为4.23%。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盾叶薯蓣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薯蓣皂苷元合成、蔗糖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薯蓣皂苷元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期细胞最大比生长速率μm为0.19 d-1;倍增时间为3.68 d;薯蓣皂苷元的形成与细胞的生长相关,培养6 d时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和产量分别为0.20%和25.93 mg/L;蔗糖利用率达到95.65%,磷酸盐吸收率达到最大,为90.36%。盾叶薯蓣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与薯蓣皂苷元的动态合成规律基本一致。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相同供磷水平下,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与薯蓣皂苷元合成能力呈正相关;而在不同供磷水平下,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与薯蓣皂苷元合成能力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与盾叶薯蓣细胞共生培养的内生真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盾叶薯蓣根状茎中分离到一株与盾叶薯蓣细胞共生培养的内生真菌(RE0105)。测定了该菌ITS1-5.8S rDNA—ITS2序列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RE0105与Libertella属形成一个类群,具有较近亲缘关系。该真菌能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的代谢产物——薯蓣皂苷元。对RE0105培养特性研究表明:富含有机营养的培养基有利于其生长;盾叶薯蓣细胞提取物可明显刺激其生长;20μmol/L生长素NAA和2,4-D能够促进RE0105的生长。200μmol/L细胞分裂素KT和BA对RE0105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生长素相比,细胞分裂素对RE0105生长的刺激作用较小。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木糖和NH4NO3是RE0105生长的良好C源和无机N源,但NH4Cl和(NH4)2SO4对该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显著影响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7.
丁酸梭杆菌发酵甘油制备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丁酸梭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从甘油发酵制备1,3—丙二醇。该发酵需厌氧培养,发酵培养基为:甘油6%,葡萄糖1%,玉米浆2%,(NH4)2SO40.2%。发酵温度为34℃,pH为6.5~7。在最佳条件下,发酵50h可产1,3—丙二醇40.7g/L,甘油摩尔转化率达68%。  相似文献   
68.
合成了双链寡聚核苷酸——decoy核酸,其与靶转录因子AP-1有高亲和性,可进入细胞作为decoy顺式元件,通过抑制特异的转录因子和调控区域的结合,调控基因转录而改变基因的表达.在体内外抗肿瘤试验中, decoy核酸有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以成为潜在性的肿瘤基因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9.
大规模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知的3万多种天然物质中有80%来源于高等植物。美国每年从植物中提取的药品总价值和全世界从植物中提取的香料品总价值分别为90和15亿美元。同天然栽培法相比,利用植物细胞培养(PTC)技术生产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工业用重要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70.
海藻糖酶在工业发酵和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我国缺乏性能优良工业品种的海藻糖酶,同时在应用研究领域还不够深入。本研究从自然界筛选获得一株产酸性海藻糖酶的杓兰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ypripedii),克隆获得其海藻糖酶基因PCTre,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体系中实现了重组表达,在5L发酵罐上28h产酶达到4130U/mL。酶学性质研究显示,PCTre能特异性水解海藻糖,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是35℃和5.5,在pH4.0、4.5、5.0处理8h后残余酶活仍超过80%,表现出良好的耐酸性。同时该酶还显示出优良的有机溶剂耐受性,在20%(V/V)乙醇溶液中处理24h仍能保留60%的酶活。进一步在含有20%(V/V)乙醇和7.5%海藻糖的模拟发酵体系中,当添加500U/L PCTre,可在16h内完全水解海藻糖,具有良好的应用于工业乙醇发酵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