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植物口服疫苗的动物和临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亚单位疫苗用于口服主动免疫具有安全、廉价和方便等优点。植物可以正确地表达细菌和病毒抗原基因,对动物及人类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食用表达某种抗原的转基因植物可在实验动物或人群体内激起系统免疫和粘膜免疫,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结果表明了植物口服疫苗的可行性。此外,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癌症等方面,植物口服疫苗也具有值得关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资源生态化利用中的生物加工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然的生态系统目前正受到现代生产方式的严重挑战,其结果造成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危机。人类需要一种遵循地球生态系统规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化超现代化生产方式。其核心技术是资源生态化利用。对资源生态化系统中宏观的、介观的和微观的化学和生化过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宏观尺度上的生态平衡、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转化,介观尺度上物种进化、繁殖与死亡,生物食物铁的形成,微观尺度上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与传递等。资源利用生态化的基础是生物加工过程,因此实现资源生态化利用不仅要效法自然的生态系统,还要注重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化系统应用中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合理利用生物加工过程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与健康等重大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3.
靶向转录因子AP-2的Decoy核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oy核酸是与靶转录因子具有高亲和性的双链寡聚核酸 ,通过竞争性抑制转录因子与调控区域的结合 ,调控转录来改变下游基因的异常表达 ,从而抑制肿瘤恶性增殖 .用MTT比色法 ,体外筛选结合转录因子AP 2的decoy核酸药物 ,结果K2 0 6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异植人肿瘤细胞NCI H4 6 0的裸鼠模型中 ,静脉注射高中低三剂量组的decoy核酸K2 0 6 ,抑瘤率分别达 71 8%、6 4 4 %及 5 7 3% (V V) .通过凝胶阻抑试验 ,验证了K2 0 6与转录因子产生特异性结合 .实验结果为decoy核酸转录调控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首次对中药沙苑子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沙苑子经盐酸水解后,对其氨基酸水解液进行羟基脂化和氨基酰化的衍生化反应,利用GC/MS法共测得15种氨基酸,由外标法测定了每种氨基酸的含量。由此得出沙苑子中氨基酸的总质量分数为4.23%。  相似文献   
75.
确定T细胞所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短肽序列对T细胞表位进行定位,对于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有着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实验确定和理论预测T细胞蛋白质抗原袁位的常用方法,以及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6.
乳酸(酯)脱水制备丙烯酸(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淀粉发酵制备乳酸已经获得工业化生产,开发经济可行的生物质路线制备丙烯酸是生物资源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对近年来用乳酸脱水制备丙烯酸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和归纳,对应用前途可能性较大的几种新型的催化材料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乳酸堆积和二氯乙酸钠(DCA)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和bax、bcl-2 表达及caspase-3 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体 外培养HepG2,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配制成终浓度分别为0 mmol/L、1.0 mmol/L、2.0 mmol/L、4.0 mmol/L、8.0 mmol/L的乳 酸培养液以及在不同浓度乳酸组中加入终浓度为10-3mmol/L DCA 培养液与HepG2共同培养,其中以0 mmol/L 乳酸组为对照 组。采用MTT法检测乳酸对HepG2 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乳酸和DCA 对HepG2的凋亡百分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 bax 及bcl-2 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3 的活性。结果:乳酸对HepG2 的IC50值为13.6 mol/L,与对照组比较,随 着乳酸浓度的增加,HepG2 凋亡率增加,bax mRNA 表达升高,bcl-2 mRNA 的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增加,其中1.0 mmol/L 乳 酸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0 mmol/L,4.0 mmol/L 和8.0 mmol/L乳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DCA 后,HepG2 凋亡减少,2.0 mmol/L 乳酸+DCA 组、4.0 mmol/L乳酸+DCA 组、8.0 mmol/L乳酸+DCA 组与同浓度的乳酸组比较, bax mRNA 表达减少(P<0.05),bcl-2 mRNA 表达增加(P<0.05),caspase-3 活性减低(P<0.05)。结论:乳酸可诱导HepG2凋亡,且随 着乳酸浓度的增高,HepG2 的凋亡率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bcl-2 及bax mRNA 表达的改变以及激活caspase-3 活性而实现, DCA可以降低HepG2 凋亡,对乳酸堆积造成的HepG2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测定拉西地平片的有关物质及光降解杂质。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结果:拉西地平分别在酸、碱、氧化、光照及加热条件中进行强制破坏,各降解产物均能检出,且与主成分峰能达到良好分离,同时使用液质联用方法对拉西地平产生的光降解杂质进行了定性归属。结论:实验结果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拉西地平片的有关物质分析。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估早期经皮气管切开(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tomy,PDT)对重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PDT行气管切开的87例重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口插管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将患者分成早期气管切开组(≤7d Early tracheotomy,ET)共42例,晚期气管切开组(7 d Late tracheotomy,LT)共45例,其中ET组男性23例,平均年龄41.36±14.12岁,LT组男性26例,平均年龄46.38±13.87岁。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经口插管MV时间、PDT后MV时间、PDT后住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II)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T组显著缩短了经口插管MV时间、PDT后MV时间、PDT后住ICU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在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虽然ET不影响患者预后及VAP发生率,但可缩短患者经口插管MV时间、PDT后MV时间、PDT后住ICU时间,故对于重型脑血管意外患者应采取早期PDT。  相似文献   
80.
药物靶标的发现和验证是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对新药创制具有源头创新意义。天然产物是新药创制的重要来源,识别其作用靶点不仅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可能新策略,也为进一步阐释中草药及其复方的作用特点及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学的发展,药物靶点的识别及确证方法不断涌现,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亲和色谱、药物亲和稳定性、芯片技术、基因敲除技术、RNA干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天然活性成分的靶点得以识别和验证。因此,本文对近五年来天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识别及确证方法做一简要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