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选育高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蛹虫草菌株,从野生蛹虫草中分离单孢子并进行分型,之后进行产子实体实验;同时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了产孢结构的观察,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子实体和培养基中的虫草菌素。结果表明,菌落背面颜色为橙铬色的菌株容易产生子实体;出发(原代)菌株所产子实体在形态上更接近野生蛹虫草,而角变株的子实体畸形;出发菌株产子实体能力要比该菌株未发生角变部分分离株和角变部分分离株都强。在虫草菌素的产量上也以出发菌株为高,表明表型多态性对蛹虫草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有很大的影响。这对于优势菌种的筛选和生产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以尾巨桉优良无性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噻唑基脲类新型分裂素(N-phenyl-N′-[6-(2-chlorobenzothiazol)-yl]urea,PBU)等多种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组合的优化,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了2mg·L^-1PBU和0.05mg·L^-1IAA的改良MS培养基上,茎段外植体培养5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6%以上。将愈伤组织接种在添加1mg·L^-16-BA和0.05mg·L^-1NAA的MS培养基上,诱芽率达90.8%。随后在添加了0.8mg·L^-1PBU与0.05mg·L^-1IAA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芽伸长,用1/2MS培养基附加0.5mg·L^-1IBA诱导生根,移栽后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3.
报道采自山西寄生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 Zhang的姬蜂科中国1新纪录种,吉松叶蜂侵姬蜂Lamachus gilpiniae Uchida,1955。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介绍了侵姬蜂属Lamachus Frster,1869在我国的种类及其分布;编制了我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4.
土壤水分胁迫对5个种源油松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对5个种源油松(山西中条山ZT,山西吕梁山LL,山西太行山TH,陕西洛南LN和陕西黄陵HL)幼苗进行了水分胁迫处理实验,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及Pn与土壤含水量(SW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幼苗的PnTrGs均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i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TH种源的PnTrGs最高,LN和HL种源的较低。干旱处理的第4天(SWC为15%~25%),5个种源的PnTrGs均达到处理期的最大值;第7天(SWC为7%~9%),它们的PnTrGsWUE差异均极显著(p<0.01),且大小顺序均为:ZT>TH>LL>HL>LN;处理的10天后(SWC小于5%),LL、TH、LN、HL均只表现为呼吸作用。根据PnSWC的二次拟合方程(R2=0.980~0.997)中Pn为0时的SWC进行了抗旱性排序,依次为:TH>ZT>LL>HL>LN。  相似文献   
65.
理想的病原诱导型启动子可用来精确调控抗病基因的时空表达,消除转基因中的副作用。选用Gst1-box、W-box、S-box、F-box元件和CaMV minimal 35S启动子设计长度为374 bp的人工启动子GWSF。用GWSF替代p BI121中调控gus基因的CaMV 35S启动子后,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GV3101,并通过花序浸泡法得到转GWSF:gus拟南芥。以T_4代植株为材料,GUS染色发现GWSF本底表达低,受疫霉菌、青枯菌及抗病信号分子水杨酸的诱导,但不受非致病菌大肠杆菌和逆境激素脱落酸(ABA)的诱导。序列分析发现,GWSF含有乙烯应答元件(ERE)。用乙烯处理T_4代转基因植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GWSF的乙烯诱导活性。当乙烯浓度为0.2 mmol·L~(-1)时,GWSF转录活性最高,达到CaMV 35S的11.33倍。结果表明,GWSF是较为理想的植物病原和乙烯诱导型启动子,具有本底表达低、诱导因子广、启动表达快、诱导效率高等优点,可用于植物转基因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66.
在84年4月11—17日我省的爱鸟周期间,我们教研组腾出两间生物实验室举办爱鸟展览室(其中一间专门用于放映彩色幻灯片《保护鸟类》和教唱爱鸟歌),向全校师生宣传爱鸟的重要性和怎样保护鸟类,深受大家欢迎。下面简要介绍我校爱鸟展览室的内容和形式。展览室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有关爱鸟周的规定、意义及怎样保护鸟类。这一部分由我组教师编制18幅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组成。内容有四个方面:1.开展全国性爱鸟周活动。介绍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性爱鸟周的规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发  相似文献   
67.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类组分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虫草菌丝体中的腺嘌呤、腺苷、虫草菌素、N6-(2-羟乙基)腺苷等4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类组分的提取方法采用蒸馏水超声波提取30min效果较好,所测5种虫草菌株都能产腺苷和腺嘌呤,在蛹草拟青霉菌株中含有虫草菌素,在粉被玛利亚霉和蝉拟青霉菌株中含有N6-(2-羟乙基)腺苷,同时发现N6-(2-羟乙基)腺苷的累积与培养时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8.
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紫杉醇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天然抗癌药物,是人类未来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发酵生产紫杉醇被证明是解决药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包括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多样性和真菌产紫杉醇的优势,紫杉醇的提取和检测技术,同时对如何提高内生真菌紫杉醇产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发展,工业上大规模发酵生产紫杉醇将有望实现。  相似文献   
69.
测定娘青核桃坚果及果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油脂脂肪酸和蛋白质氨基酸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娘青核桃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娘青核桃主产区采集样品,对果仁主要内含营养物质脂肪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进行测量分析。娘青核桃果仁粗脂肪含量为60.6%,油脂SFA∶MUFA∶PUFA为1∶4∶7。蛋白质含量为20.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34.14。通过对粗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元素、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分析,亚油酸、亚麻酸的比例符合健康食用油的标准,蛋白质含量较高,在精深加工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马比木是具有抗癌活性的药用植物,前期实验从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的马比木植株中分离得到1 339个内生真菌菌株,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隶属于刺盘孢属的菌株有268个,说明刺盘孢属为马比木内生真菌的优势属之一。为了解马比木中刺盘孢属菌株的多样性,本研究按不同地区、不同部位归类,分析刺盘孢属菌株的地域和部位分布特征。选择31株代表菌株与参考菌株的ITS-TUB2-ACT-GAPDH 4个基因片段联合分析,通过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学结合的方法对代表菌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分离部位上看,除花以外,其他部位均有刺盘孢属真菌的分布,叶和茎为主要分离部位;从分离地区上看,每个地区均分离到刺盘孢属菌株,但分离数量差异较大,贵阳和吉首的分离数量较大。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将选择的31株代表菌株分成了19个操作分类单位(OTUs)。以上结果表明,马比木中不同生境的内生刺盘孢属菌株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和选择性,但没有明显的特异性;马比木内生刺盘孢属真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