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用RFL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孟金陵  钱秀珍 《遗传学报》1996,23(4):293-306
以甘蓝型油菜的28个基因组探针和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包括46个中国品种、9个欧洲品种在内的5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在放射自显影胶片上,共检测到410条具多态性的分子杂交带,表明甘蓝型油菜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为45%的水平上,可把中国甘蓝型油菜划分为6组:胜利油菜组、跃进油菜组、中油821组、远缘种质组、优质油菜组和变异不详组。欧洲冬油菜与以上6组存在着较显著的遗传距离。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上述分组较为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对于扩大中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欧洲冬油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种质资源。另一方面,用典型的中国甘蓝型油菜与欧洲冬油菜配制的杂交种,较易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从对已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的61条放射自显影带的分析看,无论是上述分组内,还是分组间,RFLP的相对差异均主要表现在A基因组中。讨论了致使A基因组遗传变异较大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92.
本文总结了用红细胞血影介导正常肝7sRNA进入肝癌细胞的定位及其对细胞DNA复制、转录和蛋白合成的影响。装载~(125)I-78RNA的血影与肝癌细胞融合后,放射自显影标本显示7sRNA在细胞内的分布,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也有见于细胞核内。7sRNA进入细胞后对细胞的DNA复制、转录和蛋白合成有抑制作用。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法检测肝癌细胞甲胎蛋白合成的结果表明,7sRNA导入晚G_1期同步细胞后继续培养4小时,甲胎蛋白合成减少。由于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被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甲胎蛋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3.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UP—3—24为出发菌株,经亚硝酸多次诱变,获得一株从正十七烷(nC17)生产十七碳二羧酸(Dc17,)的优良生产菌株NP—260。以20%(V/V)的nC17为碳源,摇瓶发酵4天,Dc17,达8 0 g/L以上。在16L自动控制罐上,不另加其乏生长碳源,加人总量30%(V/V)nC17,进行发酵试验,产酸高峰期,每升发酵液每小时能够产生1.8g的Dc17。其中产酸速率为每小时0.18%,24小时每开发酵液可增加40g以上的Dc17。发酵6天,Dc17高达133g/L以上,回收残烃后,对nC17的转化率为61.8%,后处理收率为77.6%.DC17的纯度为95.4%。  相似文献   
194.
采用根段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以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tnse)为载体植物,制备了单一的地表球囊霉(Glomus epigaeum)菌根菌剂。并以此为接种体,以鄂川泡桐(Paulo-wnia albiphloea)为寄主,首次将VA菌根菌剂接种到植物组织培养的试管苗上。一个月后发生侵染,形成了丛枝和泡囊,菌根感染率为50%。植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相比,试管苗叶部所含的N和P元素总量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5.
人尿激酶原全长cDNA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技术,将含有尿激酶原cDNA的表达载体(pSV2-PrUK)与含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质粒pSV2-dhfr-或MMTV—dhfr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缺陷株(CHO-dhfr-)。利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出二氧叶酸还原酶基因表达阳性(dhfr+)的转化细胞灶。用溶解圈法测定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生物活性,其中两株显著高于其他株细胞,命名为CLF-14和CLF-8,表达水平依次为24Iu/106细胞/48h,16Iu/106细胞/48h。用ELLSA测定CLF一14和cLF-8细胞上清,表现为强阳性,阳性值比阴性对照值(P/N)大于10,CLF-14和CLF-8细胞表达量分别为0.14-o.22μg/106细胞/48h和0.08-O.14μg/106细胞/48h。分泌产物能被抗尿激酶(UK)血清抑制,而不被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抗血清和正常兔血清抑制。  相似文献   
196.
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广西金秀产绞股蓝提取的皂甙,经酸水解,硅胶柱层分离,得到5个甙元(1—5),利用化学反应和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其中甙元1为人参二醇,甙元4为2α-羟基一人参二醇,甙元5为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甙元2和3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关键词 绞股蓝;绞股蓝皂甙;人参二醇;2α-羟基人参二醇;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  相似文献   
197.
198.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眼镜蛇毒胆碱酯酶440倍左右,比活力达到203毫克分子底物水解/小时/毫克蛋白。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是以琼脂糖凝胶4B为载体,己二胺为“手臂”,(间-羧基苯基)-二甲基乙基碘化铵为配基制成,不同长度的“手臂”对酶的吸附有影响,疏水性强的“手臂”对酶的吸附也强。在纯化过程中,胆碱酯酶在凝胶电泳中始终保持6条条带,可能是它的同工酶。兔抗眼镜蛇蛇毒血清对猪脑尾状核乙酰胆碱酯酶、黄姑鱼肌肉胆碱酯酶无免疫交叉反应,对蛇毒胆碱酯酶形成络合物后仍能表现胆碱酯酶的活力,说明酶的抗原决定簇和活性中心不在同一部位。  相似文献   
199.
本文应用卵黄培养基代血液制成卵黄脑心浸液抗菌素琼脂(EYAA)培养幽门螺杆菌(HP),视其生长情况,并对153例胃活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同时用含血脑心浸液抗菌素琼脂(BAA)做阳检率对比,结果HP的检出率EYAA为43.7%,BAA为24.8%。二者经统计学处理,X2值为14.75%,P<0.01,差别十分显著。此外,用50%卵黄水做HP保存试验,结果以在微需氧环境中放于20—30℃室温可存活二个月,直接放—20——30℃中保存6个月仍全部存活。本试验为HP的培养和保存提供了一种较为  相似文献   
200.
以不同碳链的正烷烃作为唯一生长碳源时,U_(3-21)菌株产生乳化剂的量不同,因而菌体生长也不同,产生乳化剂多的,菌体生长也好。本文主要报道在烷烃发酵中,糖类对菌株产生乳化剂的促进与抑制怍用,0.15%的蔗糖,大大促进了乳化剂的产生,加速菌体生长,提高二羧酸的产量。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不同,也影响菌体生长和二羧酸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