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4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本书的论题是疫苗的生产,特别是人用疫苗的制造。它概括了近十多年来该领域内的研究。在此期间,设在Bolthoren的Rijks研究所的疫苗部的工作已有了不少改观。这不仅仅是由于在生产科研中获得了许多知识,而且特别表现在疫苗生产的技术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出于财力和技术上的考虑,这里谈到的工作也包含有许多其他协作者的研究。 H·H Cohen博士负责Rijks研究所的疫苗生产和新课题的实施,他将有关项目的可行性提交所长委员会讨论,然后由该委员会确定设资。本人负责整个实验室工作,必须特别提及lrA·L·Van Wezel和P·S(?)id先生,他们几乎参加每日的讨论和实验设计工作。此外,还有一个建筑设计小组,  相似文献   
992.
设计采用NAG酶活性荧光测定法检测3T3细胞增殖,本实验确立了检测3T3细胞NAG酶活性的一些实验条件,并将该方法用于bFGF的生物活性鉴定。结果:(1)3T3细胞数目在10~3-1.5×10~5之间与NAG酶活性成直线关系,且检测下限细胞数目低达10~3个细胞,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2)接种3T3细胞密度以10~3-1.5×10~3/孔(96孔培养板)为宜。(3)维持3T3细胞正常成活的最适血清浓度为0.4%—0.8%。(4)检测3T3细胞NAG酶活性以样品刺激培养48h为宜。(5)bFGF样品与标准品一样能促进3T3细胞增殖,但bFGF样品生物活性较bFGF标准品差。结论:NAG酶活性测定法能用来检测3T3细胞增殖,该方 法优于以往的细胞计数法、~3H—TdR参入法。  相似文献   
993.
选用杭州竹林土壤分离并筛选能够降解多种类型染料的真菌。经大量筛选发现一株编号为1302BG的真菌能够在固体培养基上分解所测试的全部9种染料(苯胺蓝、刚果红、橙黄G、甲基红、甲基橙、结晶紫、酸性品红、番红花红、碱性品红、甲基紫)。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该菌1302BG为冷杉附毛孔菌(Trichaptum abietinum)。在液体培养基中研究了pH、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碳氮源浓度等参数对该菌脱色效果的影响, 以寻找最适最经济的脱色条件。在液体培养基中研究表明, 冷杉附毛孔菌1302BG既能在酸性又能在碱性条件下有效分解2种测试染料(酸性品红和刚果红)。该真菌能以仅含有0.5 g/L淀粉和0.05 g/L硫酸铵的经济、环境友好的培养基为底物, 能在灭菌和非灭菌(自然)的条件下高效脱色, 在24 h内对2种染料的脱色率均在90%以上。紫外/可见光谱及微核试验分析显示, 该菌脱色主要是以生物降解为主, 2种染料经该菌分解后的毒性也同时大大降低。这些优异特点显示了该菌具有非常广阔的工业染料废水处理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血淋巴对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的防御机制, 利用吉姆萨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了小菜蛾4龄幼虫血细胞感染不同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后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 玫烟色棒束孢的入侵可导致小菜蛾血细胞数量发生改变, 表现为入侵初期血细胞总数增加, 不同类型血细胞比例改变等。体表接种后8-45 h, 高致病力菌株PFCF-001处理的幼虫血细胞总数在24 h出现最高值6 250个/mm3, 而低致病力菌株PFCF-D58处理在36 h达到最高值3 000个/mm3, 比高致病力菌株处理滞后12 h。不同菌株处理下虫体参与防御反应的主要血细胞类型为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小菜蛾幼虫血细胞在感菌初期能够产生粘附、吞噬、包被及形成结节等一系列防卫反应, 但最终无法抵挡高致病力菌株PFCF-001的侵染。结果说明小菜蛾幼虫血淋巴对玫烟色棒束孢的防御反应只有短暂的抑制作用, 不能从根本上清除、 消灭玫烟色棒束孢。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早期诊断对改善临床预后极为重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肺功能和结构损害,并经常接受激素治疗等特点导致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时临床和CT表现不典型,有关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实验室诊断敏感性和(或)特异性降低,给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试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入手探讨其诊断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2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IFN-γ+Th1和CD4+IL-4+Th2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Foxp3+Treg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组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哮喘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哮喘急性发作组中Th1/Th2比值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Treg和Th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社区获得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医务人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统计2003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55例确诊及临床诊断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55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7~75岁,平均(44.8±13.4)岁....  相似文献   
998.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髋臼先天性发育缺陷的疾病,长期发展会形成髋关节半脱位、脱位,最终甚至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合并症。对于早期患者目前主要采用髋臼旋转截骨手术治疗,而晚期出现股骨头脱位及坏死则只能通过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不论哪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白藜芦醇组(C组)、乌司他丁组(D组)和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C+D组)。制备各组A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腹水量及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NF-κB、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C、D及C+D组与B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C+D组与C组、D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和D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组上述指标改善较C组和D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白藜芦醇通过升高SOD保护性因子、降低MDA损伤性因子,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尤其在乌司他丁与白藜芦醇合用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hS100A6对人骨肉瘤细胞系143B的体内体外作用,利用整合有S100A6基因和SiS100A6基因的腺病毒(AdS100A6和AdSiS100A6)作用于143B细胞,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的增殖作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其对凋亡的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迁移的作用,同时以143B裸鼠皮下移植瘤为动物模型,检测S100A6对143B的体内作用,结果显示AdS100A6干预后出现细胞增殖活性的减弱、凋亡率增高、迁移率降低,在体内试验中瘤体体积明显较对照组减小,而AdsiS100A6干预后出现时间依赖性地细胞增殖活性的增强、凋亡率降低、迁移率增高,体内试验中瘤体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提示hS100A6能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143B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同时能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143B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