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pyogens,GAS)是链球菌中致病性最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的鼻咽部,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细菌病原,可以引起儿童和成人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也可引起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感染后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避免给患者带来的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比较Wistar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情况。方法注射以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的完全抗原,辅以百日咳疫苗加强诱导,复制Wistar大鼠和SD大鼠EAE模型,比较两组大鼠EAE的神经症状及中枢神经不同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Wistar大鼠组发病数、潜伏期、发病达峰时间以及神经症状最高评分分别为9/12、12.33±1.37、15.17±3.19、1.33±0.41;SD大鼠组分别为11/12、15.88±0.64、18.63±1.52、3.13±1.89;两组大鼠相比,SD大鼠EAE潜伏期延长(P〈0.01),达峰时间相应推迟(P〈0.05),但神经症状较Wistar大鼠严重(P〈0.05);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CNS均以脑干病理改变最为严重,而大脑病变最轻,SD大鼠总体中枢系统炎症改变较Wistar大鼠严重(标准评分P〈0.01,血管套计数P〈0.05)。结论SD大鼠EAE与Wistar大鼠EAE比较,发病过程很相似:发病率接近,中枢炎症病理改变相仿,两者均以脑干炎症变化最严重;略有不同点是:SD大鼠EAE发病潜伏期较长(P〈0.01),神经症状较严重(P〈0.05),总体中枢炎症改变较为严重。故SD大鼠也是制备EAE模型的理想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33.
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疫苗的生产工艺对保证疫苗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生产过程中一些指标的量化显得更为重要。试验的设计分别考察了细胞接种量,细胞培养时间和离心机纯化样品的蛋白含量等因素对疫苗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以上指标的控制的最佳量化是接种量3~7×107/瓶,培养时间6 d,样品蛋白含量2000~2500μg/m l。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34.
牛膝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种子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N-反式-阿魏酰酪胺(1)、亚油酸甘油酯(2)、β-蜕皮甾酮(3)、水龙骨甾酮B(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5)、竹节参皂苷-1(6)、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苷(7)和胡萝卜甙(8)。化合物1、2、5和7为首次从牛膝中分离。  相似文献   
135.
全球范围内,高频次、大范围暴发的蓝藻水华对淡水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微囊藻因其在生长特别是衰亡过程中向水体释放微囊藻毒素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分析其产毒株及非产毒株在环境样品中的组成,建立产毒蓝藻的预报及评价体系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实现对环境样品中产毒藻株的鉴别与定量.针对目标基因mcyA设计的、以地高辛标记的双链DNA探针可有效应用于产毒微囊藻FACHB905和PCC7806的鉴别.分别对来自滇池、太湖和关桥的11个样品进行分析显示,该方法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及PCR方法有较好的匹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流式细胞相结合可有效鉴别产毒与非产毒微囊藻,尤其可以对野外样品中产毒与非产毒藻株进行简便、可视化地鉴别,从而达到对产毒微囊藻水华早期预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6.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季各生育期耕层土壤溶液中Cl-、CO2-3、HCO-3、SO2-4、NO-3和溶解无机磷(DIP)等阴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了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降低了土壤溶液SO2-4浓度,提高了HCO-3浓度,与5 cm处相比,其在15 cm处的影响程度更大;大气CO2浓度升高有增加土壤溶液NO-3和溶解无机磷(DIP)的趋势;对CO2-3和Cl-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影响.文章还分析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溶液阴离子浓度产生影响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37.
植物生物学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目标就是确定植物基因组中所有基因所具有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还原或者敲除某个在正常条件下其功能能表达出一定的可观察到的表型的特殊基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插入突变技术就是一个可用的工具,但是基因的随机性,致死敲除,无标记的突变体都大大地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利用。RNm技术可以克服以上那些难题。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线虫的功能基因组上,并且所获得的有效资源还被广泛地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8.
目的:研究蝎毒多肽提取物(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对雄激素非依赖性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COX-2和MMP-9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为抗前列腺癌骨转移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采用免疫组只化学方法检测PESV对COX-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RT-PCR检测PESV对MMP-9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蝎毒多肽提取物(40μg/mL)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后,COX-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进一步检测发现MMP-9在mRNA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血管生成因子COX-2的表达而发挥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9.
从番茄品种强力米寿的总DNA中克隆番茄果实特异启动子2A11,以番茄成熟果实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番茄全长的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片段。完成两个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后,将888bp的番茄ACC氧化酶基因和943bp的ACC合成酶基因片段串联,构成全长1837bp的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以反义的方向插入植物双元载体pYPX145中番茄果实表达特异启动子下游,获得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融合的植物双元载体pOSACC。该载体外源基因表达单元的两端含两个烟草SAR序列,利于转基因的稳定遗传。以番茄栽培品种合作903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根癌农杆菌进行基因转化,通过200mg/L卡那霉素选择和GUS检测,获得了105株番茄GUS阳性植株,转基因番茄果实在当代表现明显耐贮特点。经过4代的耐贮和果实农艺性状的综合选择,获得了两个表现良好的株系DR-1和DR-2,两株系果实乙烯释放量显著下降,是未转基因材料的9.5%,番茄的贮存期在5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40.
公雏鸡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于不同剂量(75、50、25、10mg/kg)RU486阻断公雏鸡糖皮质激素受体1天或连续3天免疫指标变化情况。RU48675和50mg/kg阻断GR24h,公雏鸡脾淋巴细胞IL-2、IFN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ANAE+细胞减少(P〈0.01);胸腺、脾脏、法氏囊的体重比减小(P〈0.01)。每日RU48650mg/kg连续3天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