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正常细胞HBE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研究人肺腺癌细胞A 5 49和正常细胞HBE的蛋白质组差异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肺腺癌细胞系A 5 49和正常细胞HBE的总蛋白质 ,银染显色 ,PDQuest 2 DE软件分析 ,对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 TOF 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指纹图谱 ,用PeptIdent软件查询SWISS PROT数据库。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 ,图象分析探测到A 5 492 DE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为 (890± 38)个 ,HBE的平均蛋白质点数为 (75 7± 2 7)个 ,不同胶间蛋白质点的位置偏差在IEF方向为 (2 .85± 0 .48)mm ,在SDS PAGE方向为 (2 .6 9± 0 .37)mm。差异表达分析发现A 5 49和HBE图谱有5 35个蛋白质点相互匹配 ,其中A 5 49有 35 5个未被匹配 ,HBE中有 2 2 2个未被匹配 ;对A 5 49和HBE中的 18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肽质指纹分析 ,经数据库查询 ,初步鉴定为一些与物质代谢、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有关的蛋白质。提示人肺腺癌细胞A 5 49和正常细胞HBE的蛋白质组具有差异 ,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肺腺癌的相关蛋白质及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22.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虎纹捕鸟蛛毒素-Ⅵ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子交换及反相HPLC,从虎纹捕鸟蛛毒液中分离得到1种新的哺乳类神经毒素,命名为虎纹捕鸟蛛毒素-Ⅵ(Huwentoxin-Ⅵ,HWTX-Ⅵ)。MALDI-TOF质谱仪分析及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多肽毒素分子量为4.44018kDa,序列为H2N-CIGEG VPCDE NDPRC CSGLV VLKKT LHGIW IKSSY CYKCK-COOH,其中6个Cys形成3对二硫键,小鼠脑内注射实验表明,HWTX-Ⅵ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致瘫作用。这种致瘫作用又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25.
虎纹捕鸟蛛毒素HWTX-Ⅱ是从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 huwena的毒液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杀虫肽。应用2D-NMR技术研究该毒素分子的溶液结构特点,通过分析水及重水DQF-COSY、COSY、TOCSY和NOESY等^1H-NMR谱,识别出HWTX-Ⅱ全部37个氨基酸残基自旋体系;通过NOESY谱中的dαN、dαδ、dβN和dNN联系完成了序列专一的谱峰归属,确认了所有主链质子和除了Lys侧链εNH2质子外的所有侧链质子的化学位移,为完全解析HWTX-Ⅱ的溶液三维象奠定了基础,并且通过核磁数据分析,确定HWTX-Ⅱ的二级结构特点是含有较多的伸展构象,尤其是C端有一个典型的双股反平行的β折叠(Trp27-Cys29和Cys34-Lys36),分子中缺乏螺旋结构,这些二级结构特点与已探明结构的其他蜘蛛毒素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6.
正1997年12月,《生命科学研究》在岳麓山下悄然创刊,至今20周年了。20年,弹指一挥间,《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其弱冠之年,古语所谓"弱冠",指人满20岁,虽已成年,但体犹未壮,进入迈向成熟的关  相似文献   
27.
我国南方捕鸟蛛一新种的生物化学鉴定(蜘蛛目,捕鸟蛛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激光解析基质辅助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IDI-TOFMS)和蛋白质序列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海南通什地区发现的一种捕鸟蛛与广西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 iahuw ena)的毒液进行了比较分析. 虽然两种蜘蛛形态十分相似,但其毒液的化学组成和主要毒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两种蜘蛛在进化上有同源性但分化很早.应列为不同种,特将海南发现的蜘蛛新种定名为海南捕鸟蛛,新种Selenocosm ia hainana sp.nov.  相似文献   
28.
描述了从虎纹捕鸟蛛毒液分离的凝集素SHL-I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峰的完全归属。通过分析二维DQF-COSY,COSY,TOCSY和NOESY谱,鉴别出全部32个氨基酸残基自旋体系。然后由COSY,NOESY谱指纹区的dαN连系推测出序列专一归属,并得到了TOCSY和NOESY谱中dαN,dNN的验证。从而明确分辨了除Cys2外所有主链质子和大于96%的侧链质子。这一结果为最终确定SHL-I的溶液构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乳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一种癌症,鉴定出与乳腺癌癌变相关的蛋白质以及病情发展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对揭示乳腺癌变机理及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早在蛋白质组学这一概念提出以前,人们已应用2-维凝胶电泳技术(2DE)研究乳腺癌的癌变机理,且随着人类基因序列测序的完成,质谱的应用,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引入,蛋白质组的研究获得了飞速发展,高通量的蛋白质组研究以及新的技术如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蛋白质阵列,组织阵列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已被用于乳腺癌研究并获得了很快速的发展。乳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经鉴定了一些具有诊断潜能的生物分子靶标和信号传导因子。介绍了乳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最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两种虎纹捕鸟蛛昆虫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离子交换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虎纹捕鸟蛛粗毒分离纯化到 2种虎纹捕鸟蛛毒素 ,命名为虎纹捕鸟蛛毒素 Ⅶ和虎纹捕鸟蛛毒素 Ⅷ .经质谱测定这 2种毒素的分子量分别为 3981 0 2和 4 171 12 .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这 2种虎纹捕鸟蛛毒素同源性非常高 ,只有 6个残基位点的不同 .虎纹捕鸟蛛毒素 Ⅶ和虎纹捕鸟蛛毒素 Ⅷ的生物学功能相似 ,都能对蝗虫起到麻痹作用 ;对小鼠的中枢神经作用高剂量能使小鼠产生致死 ,但低剂量虎纹捕鸟蛛毒素 Ⅷ能使小鼠产生惊厥反应 ,而低剂量虎纹捕鸟蛛毒素 Ⅶ不能使小鼠产生惊厥反应 ;这 2种毒素都能阻断小鼠离体膈神经膈肌的神经肌肉传递 ,且与虎纹捕鸟蛛毒素 I混合后都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