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以及周边区域的景观格局,显著影响着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景观尺度上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森林学的研究热点.在阐明城市森林及其景观格局与过程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有望成为今后城市森林景观研究的发展方向:景观尺度上的城市森林系统能流、物质循环等生态学过程研究;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的社会驱动力研究;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森林规划研究;半都市化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基于空间显式景观模型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模块开发.  相似文献   
82.
<正>INTRODUCTION Anthostomella rostrispora W.H. Hsieh, C.Y. Chen & Sivan. [as rostrospora] was described by Hsieh et al. (1975) and was accepted in the world monograph of the genus Anthostomella Sacc.  相似文献   
83.
采用室内培养法, 比较分析了亚热带地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鲜叶及凋落叶浸提得到的可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组成和化学性质差异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不同来源的DOM后, 土壤CO2瞬时排放速率在培养第1天内均显著高于对照(添加去离子水) (p < 0.05), 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1.5% (添加杉木鲜叶DOM)、12.8% (添加米槠鲜叶DOM)、61.0% (添加杉木凋落叶DOM)和113.3% (添加米槠凋落叶DOM), 但培养5天后, 分别下降到对照的24.1%、8.3%、14.6%和13.2%, 随后逐渐趋于平稳。单次添加外源DOM到土壤中, 引起土壤CO2排放速率增加的强度较大, 但持续时间短暂。培养31天时, 添加不同来源的DOM均对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具有显著影响(p < 0.05), 而在培养59天时, 添加杉木鲜叶和凋落叶DOM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均显著高于添加米槠鲜叶和凋落叶DOM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 但添加相同树种鲜叶与凋落叶DOM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培养结束后, 添加杉木鲜叶DOM和杉木凋落叶DOM后增加的土壤碳排放量, 分别是外源添加可溶性有机碳量的1.76倍和2.56倍, 而添加米槠鲜叶DOM和米槠凋落叶DOM后增加的土壤碳排放量只占外源添加可溶性有机碳量的22.5%和50.0%, 表明单次添加不同来源的DOM对土壤总有机碳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84.
张钰  付亮  鲁超  锁涛  宋陆军 《生物磁学》2014,(6):1005-1008
目的:建立一种能稳定获得高活力和高纯度原代小鼠肝脏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方法。方法:应用改良的Seglen 二步法原位灌注和机械离心分离肝脏细胞,并用改良的高糖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台盼蓝拒染法检测接种时肝脏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肝脏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肝脏细胞进行Albumin 染色。结果:每只小鼠可获取肝脏细胞的总产量平均为1.35× 10^6 / g体重,肝脏细胞存活率> 9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贴壁前肝细胞直径为35.14 滋m± 4.35 滋m,肝脏细胞在接种后3 h基本完成贴壁;肝脏细胞接种后24h,所有肝脏细胞均强阳性表达成熟肝脏细胞标志物Albumin,肝细胞纯度> 95%。结论:改良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方法能稳定获得高产量、高活率及高纯度的小鼠肝脏细胞。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共有96例病患被诊断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每天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疗效及病患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62.50%(30/48),优良率为91.67%(44/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58%(19/48),75.00%(3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4.74±1.20)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5.22±1.15)mmol/L,TG(1.06±0.30)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51±0.28)mmol/L,LDL-C(3.19±0.51)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3.87±0.25)mmol/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病患的并发症的发生。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白鼠随机分组,除正常组用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28mg/kg),每天1次,连续5天,复制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同时治疗组每天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1次,连续4周,记录小鼠的体重并观察其精神状态。计算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及睾丸组织中T-S0D酶活力,并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虽海参精囊提取物高低剂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小鼠的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和T-SOD酶活力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甚至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结论: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导致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的生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蛇毒丝氨酸蛋白酶是蛇毒中一类丰富的蛋白水解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一类激肽释放酶,作用于激肽原释放激肽,引起血管舒张,改善微循环,从而逐渐受到关注。对蛇毒中类激肽释放酶的分布、分离制备、生化性质、结构研究和药效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化学生态学在海洋污损生物防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芳  严涛  刘庆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0):1997-2002
在海洋环境中,许多海洋生物都能产生对环境无危害的、具有防污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以保护自身的洁净,利于自身的生存.用化学生态学的方法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天然防除物质成为近年来解决海洋污损生物问题的新思路,其目标是寻找高效无毒的防污材料取代原有的对海洋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化学合成防污材料.虽然目前对提取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防污机理还所知甚少,但不少从海洋生物中获得的天然产物已显示出良好的防污活性.要解决污损生物防污问题,还需对天然产物的作用机制、生态学效应、天然产物与涂料的结合、控制和释放及野外实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9.
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全省共有53个特有种,可分为4种分布式样即全省布型、鲁中南-山东半岛间断分布型、鲁中南山地分布和山东半岛分布型;提出了山东植物区的两个特有现象中心,即崂山昆嵛山中心和泰山蒙山中心,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0.
张汉波  沙涛 《生物技术》2000,10(4):17-1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出芽短梗霉的亲本菌株及其4株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脂酶、谷氨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进行了比较。发现各变异菌株之间,变异菌株与亲本菌株之间的谱带均有差异,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变异涉及酶蛋白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