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岷江冷杉针叶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林下穿透雨的水文学及生态学意义一直是生态水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但是关于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四川西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研究了岷江冷杉林下穿透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岷江冷杉针叶林下布设了 8个雨量筒用以测量林下穿透雨 ,对两年共 35次降雨的穿透雨研究结果表明 ,林下各观测点的穿透雨率同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逻辑斯谛曲线方程较好地模拟 ,与传统的对数方程模拟相比 ,前者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后者 ,而且用逻辑斯谛方程进行模拟时 ,方程中的各参数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此外 ,研究发现林下各点的穿透雨率具有显著的差异 ,位点 4下的穿透雨存在着明显的聚集效应 ,此处的平均穿透雨率达到了 10 3.2 %。对林下 8个点穿透雨进行聚类分析表明 ,林下位点 4和位点 8的穿透雨特征与其余 6个点的穿透雨特征有显著的差异。对影响岷江冷杉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表明 ,观测点上方的冠层覆盖度、枝叶层厚度与降雨量之间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但其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观测点到树干的距离与林下的穿透雨之间的关系可以较好地用二次多项式方程模拟 ,方程的相关程度很高 (R=0 .94 91) ;各观测点正上方的冠层以及枝叶性质也对穿透雨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2.
海河流域生态需水核算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魏彦昌  苗鸿  欧阳志云  王效科 《生态学报》2004,24(10):2100-2107
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生态需水内涵和生态需水与生态用水概念的差别。探讨了海河流域自然陆地、河流、湿地、城市 4种生态系统类型生态需水核算方法 ,并对其生态需水量进行了核算。大气降水首先被天然植被利用后形成地表径流 ,才能被人类管理利用来满足经济水量和生态水量需求。从水资源管理来说 ,河流、湿地、城市等生态需水来源于径流性水资源可称为狭义生态需水 ,而包括利用降水性水资源的天然植被生态需水在内的全部生态系统生态需水可认为是广义的生态需水。狭义生态需水是水资源管理及生态需水研究和关注的重心。研究结果表明 :海河流域河流生态需水 31.6 4× 10 8m3,占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 12 % ;湿地生态需水为 34.31× 10 8m3,占 13% ;城市生态需水量 10 .83× 10 8m3,占 4 .1% ,3项合计占径流总量的 2 9.1%。生态需水量是一个动态的值 ,随生态保护目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核算结果必然发生变化 ,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不同 ,也存在最大、最小生态需水量的阈值问题 ,此类问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3.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与方式对南方红壤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借助氯仿熏蒸法、平板涂抹法和BIOLOG检测法,比较研究了4种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4种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细菌数量差异显著,2项指标均以天然次生林土壤最高,人工林次之,荒地最差;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法)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多样性)在5种植被类型的土壤中也有明显差异,其趋势与微生物量碳、细菌数量基本相同;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整体能力和功能多样性比人工林和荒地强.相关分析表明,0~20和20~40cm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与根系生物量紧密相关(r=0.933,P<0.05;r=0.925,P<0.05).自然恢复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4.
对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HAV的合适条件进行了探索。先使用“试管法”研究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凝胶结合HAV及病毒解离的条件,然后分别使用线性阶段洗脱和阶段梯度洗脱在柱色谱上进行了HAV的纯化。结果表明经过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得到的病毒保持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HAV抗原回收率大于85%,杂蛋白去除率大于80%,纯化的病毒样品中的内毒素与宿主DNA的含量也大大降低,证明阴离子交换色谱可用于HAV疫苗的纯化。  相似文献   
135.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过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14  
保护与恢复生境是有效保护大熊猫的重要途径,通过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恢复生境的群落结构特征,共调查了原始生境、20世纪20一30年代砍伐后自然恢复生境、40一50年代砍伐后自然恢复生境、70年代以后自然恢复生境以及60一70年代人工林等5个生境类型,21个样方。研究结果表明:各生境类型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植株数(高度>5m)、乔木层的平均胸径和最大平均胸径,以及大熊猫的生境成熟度都存在显著差异,竹子的生物量及更新能力也有一定差异。人工林与原始生境的群落相似性低于其他自然恢复生境与原始生境的群落相似性。研究发现,大熊猫生境恢复包括大熊猫可食竹类资源的恢复以及生境群落结构的恢复。可食竹类资源恢复所需时间相对较短,仅需约20一30a;生境的植物群落结构的恢复则要长的多,一般恢复时间50a左右才能成为大熊猫的适宜生境,恢复时间为70一80a的生境与原始生境的群落结构已十分接近。通过人工造林恢复生境,无论从竹子资源的恢复,还是从植物群落结构的恢复方面,均不是一种有效地恢复大熊猫生境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6.
江浙蝮蛇蛇毒纤溶酶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江浙蝮蛇蛇毒中纯化出无出血毒的纤溶酶。方法:经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树脂和Superdex75PG凝胶过滤树脂,从江浙蝮蛇蛇毒中纯化出2种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的蛋白酶:F1,F2。结果:它们20μg皮下注射小鼠都无出血反应,F1,F2SDS-PAGE电泳纯度在95%以上。结论:纯化的两个纤溶酶为进一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7.
杂种鸢尾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植物名称 杂种鸢尾 (Irishybrids)。2 材料类别 茎尖 (stemapex)。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 ( 1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 :MS + 6 BA 1 .5mg·L- 1 (单位下同 ) +NAA 0 .1 ;( 2 )诱导分化培养基 :MS + 6 BA1 .0 +NAA 0 .5 ;( 3)丛芽增殖培养基 ) :MS + 6 BA1 .0 +KT 2 .0 +NAA 0 .1 ;( 4 )生根培养基 :MS +6 BA 0 .1 +NAA 0 .5。以上培养基均加 0 .7%琼脂、3%蔗糖 ,pH5 .8。培养温度为 ( 2 5± 1 )℃ ,光照度2 0 0 0lx ,光照 1 2h·d- 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愈伤组织的诱导 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幼小…  相似文献   
138.
139.
陆地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EM和DNDC模型为例,在分析国外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发展基础上,按照模拟方法,应用目的,元素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空间尺度等对现有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进行了分类,对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基本框架(植物,大气和土壤3个组分及植物-大气,植物-土壤和土壤-大气界面等3个界面),以及内部基本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对目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建立中的几个问题(如跨尺度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结合,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比较研究)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0.
我国栗属物种(Castanea millissima)地理分布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华  方精云 《生态学报》2001,21(1):164-170
在广泛收集我国栗属3个物种板栗(C.mollissima Bl.)、茅栗(C.seuinii)和锥栗(C.Henryi(skan)Rehd.etWils.)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它们的上限和下限的分布幅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布高度的插值结果,并对其估值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和茅栗的分布上限和下限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越向西其变化趋势越为明显;锥栗则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小。对3的分布高度插值结果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茅栗和锥栗的估测值和实际值非常吻合,茅栗误差较小,大都在4%以下:锥栗误差在6%以下;而板栗由于多为人工栽培,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因此,其估测值的误差相对较大,在0-20%之间波动,但其大部分误差也都小于10%。这些结果说明,地统计学方法能够良好地拟合自然条件下物种的地理分布规律,而人为因素影响强烈下的物种由于其分布的规律性受到破而影响了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