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钙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渗透胁迫下,玉米轩叶片中内源ABA含量增加,乙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峰值,叶中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先降后升。施CaCl2水溶液后叶中ABA增加的起始时间延迟,乙烯释放量减少,Put、Spd、Spm含量均增高。  相似文献   
52.
孙紫青  乔传令 《昆虫知识》1998,35(6):373-375,372
世界范围内普遍分布的库蚊是丝虫病的主要媒介,其存在极大地危害着人畜的健康。随着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该蚊抗性正日益增强;其中,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升高是其对有机磷杀虫药剂(OP)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在尖音库蚊@lexP巾lensfirm。。中,非特异性酯酶B活快升高是由于酯酶结构基因大量扩增,相应地大量表达酯酶而造成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后振华先生1993年[’l就已作过综述)。本文仅介绍尖音库蚊抗性相关酯酶基因扩增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与抗性相关的酯配基因应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才发现尖音库蚊的酯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53.
54.
测定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基因组DNA的HindIIK片段核苷酸序列。该片段全长3255bp,含可编码大于4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的开放阅读框(ORF)15个,包括多角体蛋白(ph)基因编码区3′端489bp和蛋白激酶HavPK基因编码区801bp。在ph和HavPK两基因之间鉴定出一个可编码412个氨基酸残基的ORF1236,转录方向与ph和HavPK基因相反。同源分析表明,ORF1236与谷实夜蛾(Helicoverpazea)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的ORF8推导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有95.9%同源性,与苜蓿丫纹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a)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ORF1629只有24.8%同源性,但三者均含有二组由多个脯氨酸残基串联而成的特征基序。  相似文献   
55.
测定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的Hind Ⅲ-K片段苷酸序列。该片段全长3255bp,含可编码大于4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的开放阅读框15个,包括多体蛋白基因编码区3’端489bp和蛋白激酶HavPK基因编码区801bp。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了用单个棉铃虫测定杀虫药剂抗性基因频率的灵敏方法。该技术是基于比较三个相等量单个棉铃虫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每个棉铃虫要用微量滴定板同时做3个试验(也可用Enppen-dorf管)(No.1-3):1)不加抑制剂(No.1);2)不加酶源(No.2);3)加一定浓度的残杀威以抑制编码敏感AceS等位基因的乙酰胆碱酯酶,但不能抑制编码抗性AceR等位基因的乙酰胆碱酯酶。如果No.1和No.3的强度一样强,说明残杀威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没有影响,那么基因型应是纯合抗性(AceRR,No3=No.1)。No.2和地.3的强度一样弱时,说明残杀威完全抑制了乙酰碱酯酶的活性,那么基因型应是纯合敏感(AceSS,No.3=No.2)。No.3的强度介于No.1(强)和No.2(弱)之间显示出残杀威部分地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基因型是杂合型(AceSR,No.2<No.3<No.1)。作者用该方法测定了1995,1996两年从河北省邯郸和固安县棉田采集的棉铃虫,在邯郸棉铃虫抗药性高发地区,其抗性基因频率AceRR分别是68.3%和65.3%;但在棉铃虫抗药性低发区的固安县其抗性基因频率分别是23.9%和29.4%。  相似文献   
57.
HPPCn是一种新的肝细胞刺激因子,获得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活性的HPPCn蛋白对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HPPCn在重组质粒PET-24a(+)/HPPCn中,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为主。为优化表达条件,运用冷休克表达载体pColdⅡ和无缝克隆技术获得重组质粒pColdⅡ/HPPCn,分别对诱导温度、时间、分子伴侣等诱导条件进行筛选,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特异性,不同浓度人HPPCn重组蛋白(0、10、100ng/ml)刺激SMMC7721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Brdu掺入、PCNA表达变化。目的蛋白在培养温度为16℃,终浓度为0.1mmol/L的IPTG过夜诱导时为可溶性表达,最终得到人重组HPPCn蛋白纯度为94.88%,人HPPCn重组蛋白可刺激SMMC7721细胞Brdu掺入增加、PCNA表达水平上调,其刺激作用具有量效关系。通过冷休克表达系统获得可溶性表达的人重组HPPCn蛋白,其具有促进SMMC7721细胞增殖的生物学功能,为深入研究HPPCn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58.
项目实施13年。收集、保护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黍稷种质;对国家长期库黍稷种质进行了繁殖更新与补充鉴定;研究制定了黍稷种质资源繁种更新与鉴定评价技术规范;为国家长期种质库提供了黍稷新的种质资源、数据资源;建立国家黍稷种质中期保存库;评价创新了一批黍稷种质资源,为生产、育种、加工提供了优异种质(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9.
植物蓝光受体向光素(phototropin,PHOT)介导许多生理反应,现已从拟南芥中分离了其下游的一些信号转导组分。前期研究表明,拟南芥光敏色素底物PKS家族成员PKS1与部分Ca2+结合蛋白钙调素(calmodulin,CAM)成员互作,参与PHOT2介导的强蓝光诱导下胚轴向光反应。旨在探讨PKS2和CAM4之间的互作关系,首先用RT-PCR技术得到PKS2和CAM4的c DNA全长序列。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从体外与体内证实PKS2和CAM4能相互作用。此结果进一步丰富了PKS家族与CAM之间的联系,为深入解析PHOT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败血症大鼠晚期炎症介质HMGB-1血清浓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败血症大鼠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尼古丁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HMGB-1等炎症因子,比较浓度变化情况.Kaplan-Meier法对各组大鼠存活率经行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尼古丁,不同时间点给药对败血症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浓度在模型建立后即开始增高,空白对照及生理盐水组较其它3组增高明显(p<0.05),在建模后第2天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各组HMGB-1浓度在模型建立后第2天开始显著增高,尼古丁组及假手术组较其它3组增加缓慢(p<0.05),到第5天达最高值后均开始下降.尼古丁的最佳作用浓度为200ug/kg体重,最佳给药时间为模型建立后24h.与其它四组相比,尼古丁能显著降低败血症大鼠的血清HMGB-1浓度(p<0.05),对败血症大鼠存活率的影响,尼古丁组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古丁能显著降低败血症大鼠血清HMGB-1浓度,提高败血症大鼠的存活率,对败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