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32.
扬子鳄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迄今,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肠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已有清楚的认识.在动物的进化中,爬行类属承前启后的过渡类群,其肠道组织结构与哺乳类存在较大差异(Luppa,1977),肠上皮细胞的更新机制也与哺乳类不同(Wurth et al.,1964).  相似文献   
33.
应用细胞培养、^3H-TdR和^3H-Leucine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生长因子BB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GF-BB浓度为10ng/ml时,^3H-TdR掺入值已较对照组显著提高(6262.5±412.9vs833.5±124.0,P〈0.05);当PDGF-BB浓度为20ng/ml时,^3H-Leucine掺入值亦较对照线显著增高(10212  相似文献   
34.
本文旨在研究含IQ模序的GTP酶激活蛋白1(IQ motif containing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IQGAP1)过表达或基因干扰是否影响食管鳞癌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质粒转染构建IQGAP1高表达和基因干扰的稳定细胞系,并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然后,采用不同浓度(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的顺铂处理细胞,通过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IQGAP1高表达、IQGAP1基因干扰和相应对照细胞的活力,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IQGAP1高表达和基因干扰的稳定细胞系成功建立。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后,MTT结果表明,IQGAP1...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抑制剂Verteporfin(VP)对食管癌细胞存活和同质黏附(即细胞间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VP对食管癌细胞KYSE150和KYSE30存活率的影响。利用细胞聚集实验、细胞分离实验检测了VP处理后对KYSE150和KYSE30细胞同质黏附能力的影响。MTT比色法实验结果显示,VP对食管癌细胞生存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强;细胞聚集实验和细胞分离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经药物处理的细胞相比,VP处理后的细胞聚集的团块数量较少、体积较大、细胞的分离程度小,且浓度越大越显著。以上结果提示,细胞同质黏附能力显著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VP能抑制食管癌细胞存活,增强食管癌细胞同质黏附能力,为VP可能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新型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6.
物种分布模型(SDMs)通过量化物种分布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外推到未知的景观单元,模拟、预测地理空间中生物的潜在分布,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保护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物种分布模型主要采用非生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由于数据量化和建模表达困难,生物因素特别是种间作用在物种分布模型中常被忽略,将种间作用...  相似文献   
37.
以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为试材,初步进行了典型光活化杀虫剂α-三噻吩(α-T)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并研究其对昆虫保护酶系统的影响。ESR分析表明,近紫外光和药剂α-T均可促进活性氧自由基浓度升高,且两者具有协同关系,近紫外光能显著促进α-T增加自由基的作用,处理3 h时试虫自由基总浓度增加了99.6%。近紫外光和药剂α-T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随酶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但在近紫外光存在的条件下,α-T对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体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光照3 h时,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8.
基因组选择在猪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岸奇  陈斌  冉茂良  杨广民  曾诚 《遗传》2020,(2):145-152
基因组选择是指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通过基因组中大量的标记信息估计出个体全基因组范围的育种值,可进一步提升育种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在猪纯繁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有研究表明,现有的基因组选择方法在猪杂交育种上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在跨群体条件下预测准确性极低。杂交作为养猪业中最为广泛的育种手段之一,通过结合基因组选择理论进一步提升猪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基因组选择的发展及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猪杂交育种的方式,分析了目前基因组选择方法在猪杂交育种应用方面的不足,旨在为未来基因组选择在猪杂交育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非天然氨基酸正交翻译技术利用外源的非天然氨基酸氨酰tRNA合成酶(aaRS)基因和对应的tRNA基因构建非天然氨基酸正交翻译系统(Orthogonal translation system)。该正交翻译系统能利用终止密码子在蛋白翻译过程中将非天然氨基酸定点插入目标多肽链中。该技术不但是一种新的蛋白质生化研究工具,在新型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研究中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利用人为构建的具有非天然氨基酸正交翻译系统的转基因细胞,通过在病毒复制的关键基因中引入提前终止密码子构建的突变病毒,在添加非天然氨基酸的情况下该基因仍能完整表达从而完成病毒的复制和传代,但该突变病毒在正常细胞(无非天然氨基酸正交翻译系统的宿主细胞)中因复制关键基因不能完整表达而无法复制传代,因而是一种复制缺陷型病毒。这种复制缺陷型病毒用作疫苗时兼具了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与灭活疫苗安全性高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活病毒疫苗。文中简要综述了非天然氨基酸正交翻译技术在新型复制缺陷活病毒疫苗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4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血管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影响血管功能.xanthine氧化酶、NAD(P)H氧化酶和脱耦联的NO合酶是血管组织中活性氧的主要来源.超氧化物阴离子和活性氧簇中的其他成分通过多种机制失活NO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氧化应激损伤参与血管反应性调节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有希望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