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人巨细胞病毒(HCMV) UL23基因编码病毒皮层蛋白,该基因缺失时,病毒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中的繁殖速度加快.为进一步阐述HCMV UL23基因编码产物 pUL23的功能及调控机制,采用鸟枪法构建了融合于GAL4活性区域的HCMV Towne株 基因组随机表达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GBKT7 -UL23为诱饵质粒,从构建 的HCMV基因组表达文库中筛选到与pUL23相互作用的病毒编码蛋白pUL24. GST-pull down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确认两种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构建的HCMV基因组表达文库能够用于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病毒自身编码蛋白.病毒蛋白pUL23和pUL24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这为进一 步阐述pUL23在HCM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依据.该研究为揭示HCMV病毒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构建串联亲和纯化原核表达载体,用于研究细菌中(生理状态或接近生理条件下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两条串联亲和标签序列,分别可以在靶蛋白N端和C端融合Protein G和链亲和素结合肽(Streptavidin binding peptide,SBP)标签;以pUC18载体为骨架,去除原有的阻遏蛋白基因,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NTAP和pCTAP。【结果】成功构建N端和C端标签表达载体pNTAP和pCTAP,它们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痢疾杆菌福氏5型M90T菌株中都可以实现表达。【结论】本实验构建的两个串联亲和纯化表达载体可以在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表达,为研究细菌内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及致病菌毒力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带鱼属(Trichiurus)鱼类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之一。然而,有关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简称中国近海带鱼)应取何名、属于何种及其系统进化过程等问题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和定论。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近海带鱼14个群体共计166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物种与中国近海其他3种带鱼属鱼类的序列变异,比较该种带鱼与世界其他带鱼属有效种的形态差异,综合探讨其命名、分类地位及系统进化过程。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中国近海带鱼(Tsp-CH)与台湾(Tj-WT)及日本(Tj-JP)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组间净遗传距离(0.000 7~0.002 1)远低于带鱼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65 6~0.082 0),也明显低于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10~0.016);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FST分析均表明这三组带鱼组间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带鱼与来自台湾及日本的带鱼(T.japonicus)的遗传分化处于种内水平。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的带鱼(T.japonicus)(即包括Tsp-CH,Tj-WT,Tj-JP)与高鳍带鱼(T.lepturus)、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短带鱼(Trichiurus brevis)等3种带鱼属鱼类互为单系,在属内各自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合分子数据和形态学比较研究资料,本研究确认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是Trichiuru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4,它在种的分化、形成、分布及形态上与世界其他带鱼属鱼类存在系列差异。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研究福建东山岛西埔湾港养1099尾斑(鱼祭)的鳞片年轮、渔获年龄结构和体长频率分布,并结合周年逐月的生物学资料,对其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肥满度、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以及个体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作了分析。生长参数拟合的生长方程能够反映其生长规律。依据生活史生态学参数,斑(鱼祭)应归属于r选择型。文中还讨论了西埔湾港养斑(鱼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增养殖措施。  相似文献   
105.
福建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Ji的年龄,生长和生殖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用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的两个材料(旅大×黄金勋章),茄门进行花药组织培养。前者的诱导率是13.6%,后者的诱异率是3%。为了了解~3H-TdR在二者中的掺入途径有何差异,所以做了~3H-TdR掺入的放射自显影观察。初步观察有以下几种现象: (1) 旅×黄从3—60小时都有被标记的现象,其中以3—24小时为最多,12小时为标记高峰。在12小时以内,花药表皮、纤维层、绒毡层标记很多。(2) 茄门掺入慢,掺入量也较少,标记高峰不明显。(3) 12小时以后,两种材料的小孢子有少量标记,一般在核上。此时,表皮、纤维层、绒毡层的标记有急剧下降的现象。(4) 甜椒的~3H-TdR掺入途径,可能由表皮向纤维层、绒毡层、小孢子方向进行,与~3H-cAMP结果不一致,药隔维管束部分没有标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索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S-100B蛋白(S-100B)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根据Adama分型法、神经缺损程度和不同的病发时间进行分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后第1、3、12 h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FABP水平发病第1 h开始升高,在第3 h达到最高水平,之后开始逐渐下降;S-100B水平变化趋势同H-FABP,发病第12 h达到最高水平,之后开始下降。病灶直径越大,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越高,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神经缺损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缺损患者,中度神经缺损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缺损患者(P0.05);ACI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与病灶直径和神经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可以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之一,同时可以准确评估病情发展,对于临床检测和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8.
模拟精炼糖厂废水云芝脱色及对多糖含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4株不同云芝PVC0、PVCl、PVC2、PVC3对模拟糖厂废水的总脱色能力及对美拉德反应色素、碱降解色素及焦糖色素的降解能力;比较了添加色素培养对不同云芝菌株生物量及菌丝体多糖(PSK)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vCO对模拟废水的脱色率最高,其在废水中培养的菌丝体眺含量虽然较PVC1稍低,但其生物量最大,PSK产量仍然最大。以PVCO为当选菌株进行实验,研究表明浓度75%实际废水的PVCO脱色率为53%,低于对模拟废水的脱色率71%,但两培养的PvCO生物量与PSK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109.
彗星试验在环境毒理与农药遗传毒性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综述了彗星试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应用 ,并就其在农药环境毒理及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南陵县扬子鳄的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质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986-1998年,在安徽省南陵县对扬子鳄种群资源及分布区栖息地状况进行了4次调查。1999年对该县扬子鳄部分栖息地的质量做了研究。结果显示,南陵县扬子鳄野生种群目前只30头左右,每4年平均递减率约38%,分布于6个镇,7个行政村中,75%的栖息地已经消失,其中东河、三里、石铺三镇生活有全县80%的扬子鳄,而石铺镇扬子鳄密度最大,引起扬子鳄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同时对鳄的捕杀,污染、天灾也是重要因素,其野外栖息地主要为两种类型,农耕区普通池塘和丘陵山地的山塘、水库,耕作区食物,栖息条件较好,人鳄矛盾较小的局部水域依然是扬子鳄最佳选择,但这类水域农药化肥污染已构成对扬子鳄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