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7篇
  1964年   9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基于理论、实验和计算三大研究方法,遵循计算神经科学的认识路线,以蝇视觉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简化的脑模型,探讨蝇视觉运动信息的神经计算原理。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蝇初级运动检测器、图形-背景分辨系统的提出及其演化,介绍了图形-背景相对运动分辨的行为实验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给出了蝇视觉系统的模型及算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茶园冬季乔木落叶的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方存在着一种传统植茶方式——茶林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它在维持土壤肥力,抗御自然灾害和保证茶叶内质特性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对冬季乔木落叶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的作用尚无报道。本文是对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茶树-乌桕复合园和茶树-板栗复合园的冬季乔木落叶分解的研究,为全面认识茶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性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4.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除上海外各点季节发病率分布均衡。慢性肝炎标化患病率为158.25/10万(诊断标准为6个月前有明确急性肝炎病史,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故实际慢肝患病率要高于此数字);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包括肝癌)标化率为22.65/10万,其中肝病为 13.1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5.
新生儿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策略和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6种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方案,其中一种只免疫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效果最差,群体有效率仅17.79%,成本效益比值亦低。其它5种方案都是对全部新生儿进行免疫,效果均好。这5种方案是10μg与3μg两种剂量的不同组合,其中用10μgg3JI疫者成本效益比值最高,有效率为78.61%。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按30μg×3,而阴性母亲婴儿首剂用30μg,第2、3剂各10μg,有效率高达87.47%,但成本效益比值最低。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群众的承受能力,对各地区选用不同的新生儿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86.
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按0、1、6程序,分5种不同剂量免疫HBsAg和HBeAg均阳性(双阳性)母亲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井于首针后8~12个月采血,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他们的HBsAg和抗-HBs、抗-HBc,以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10μg×3组对双阳性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保护率,分别是42.9%和53.5%;20μ×3组为67.4%和69.7%;30μg、10μg、10μg组为75.6%和79.8%,30.20、20μg(含30、30、10μg)组为80.2%和81.5%;30μg×3组为82.3%和83.7%。随疫苗剂量增加保护率逐渐增加,抗-HBs阳转率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7.
HBsAg阴位母亲的新生儿,按0,1、6月程序分别接种10-10-10μg(1组)、20-10-10μg(2组)和30-10-10μg(3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第一针后一年,检查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7.60%,90.64%和88.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针10μg组免疫后l~4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8.31%、81.08%、80.10%和78.39%,虽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个剂量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71%,0.49%和0.74%,说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用国产血源HBsAg疫苗免疫以10μ×3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88.
<正>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又名石刁柏、龙须菜,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早在晚清时期由英国传入我国宝山一带,70年代初又从美国引进芦笋种子,先后在十几个省市种植。芦笋的食用部分是它的嫩茎,其中对幼茎培土,未出土的呈白色称为白笋,出土后呈绿色称为绿笋。由于嫩茎肉质细腻鲜嫩,清香  相似文献   
89.
香菇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这就是畸形变异菇。发生畸形菇的原因,除了菌种低劣或病毒感染之外,人为方面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品种选择不对路。我国香菇菌种有低温、中温、高温三大品系和早熟、中熟、晚熟三种类型。栽培者选用菌种不当,畸形菇就易发生。比如海拔高的山区,应选中、低温菌种为宜,如误用高温型菌种,菇蕾一出现,遇低温便萎缩不长,形成“松果菇”。二、发菌管理不当。在菌丝体(?)期间,如果发菌室光过强,特别是靠近窗口的菌袋,原基提早形成,袋内菇蕾早现,但受袋壁挤压,无法正常伸展,因此脱袋后第一批菇容易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9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喜爱野菜,经巧为调制后,本来就具有丰富营养的野菜就更加鲜美了。这里介绍几种。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又名道拉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春秋季节刨出根,去掉栓皮,泡去苦味后撕成细丝,加工成咸菜。3—5月采嫩茎叶水烫后清水漂洗后炒食或作汤。嫩茎叶每百克含胡萝卜素8.4毫克、维生素B_2 0.68毫克,维生素C 216毫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