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61.
为了明确新疆第一个自主转Bt基因棉花品种国抗62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影响及田间抗虫效果,2005年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在室内以国抗62(转Cry1Ac基因棉花)和中棉35(对照常规棉花)的叶片饲喂棉铃虫幼虫,从幼虫发育历期、体重、存活率、化蛹等方面,分析了棉铃虫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国抗62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与对照相比,取食国抗62的棉铃虫幼虫1~6龄龄期分别延长了1.0,7.8,8.2,17.8,20.3和>21.3天;幼虫发育到6龄时存活率仅为2.6%,最终无一化蛹,而对照幼虫发育到6龄时存活率为91.8%,最终化蛹率为89.8%。田间小区调查结果显示国抗62对第2代棉铃虫有非常好的抗虫效果:两个品种棉田棉铃虫落卵量无显著差异,但国抗62棉田比对照棉田虫口数量降低85.7%,顶尖被害率降低94.4%,蕾铃被害率降低95.1%,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但国抗62对第3代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欠佳。棉铃虫在新疆棉田以第2代为害为主,因此,国抗62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2.
学导式教学法是当代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之一 ,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很有影响的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教学理论[1 ] 。几年来我们在《植物生理学》部分章节的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 ,3] 。本文是学导式教学法在“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一节中应用的教学实录。一 .教学过程师 :在高中《生物》的光合作用一章及“叶绿体的提取和分离”中同学们已对叶绿体及其色素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高中所学过的这方面的知识 ,回答下面 4个问题。 [板书 :( 1 )叶绿体的成分。 ( 2 )叶绿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563.
植物体内硒和硫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植物体内硒,硫和同化途径类似,硒和硫的相互作用表现在植物中硒和硫的吸收,运输和积累过程以及植物硒甲基化过程中,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品质成分,这种相互作用随植物种类,硒和硫形态,浓度,植物的生育期,以及生长部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64.
一株产木聚糖酶链霉菌的鉴定及发酵产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筛选出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生产菌株。该菌株经形态特征、 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和细胞壁组分分析等实验,鉴定为卷须链霉菌(Streptomyces cirratus).摇瓶发酵产酶实验表明:培养基最佳初始pH值为6.0;玉米芯水不溶木聚糖和蛋白胨分别是最佳的碳源和氮源;添加0.5%吐温80使得木聚糖酶活力提高到原来的2.5倍,发酵液最高酶活达到623u/mL。  相似文献   
565.
目的:系统评价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乳腺癌SELDI-TOF-MS检测结果并论证其用于早期诊断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检索2001-01~2007-12的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中关于利用SELDI-TOF-MS技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异质性检验,用统计分析软件计算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方程。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2篇,对其中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了Meta分析,样本量735例,综合灵敏度、特异度和综合优势比分别为85.55%、79.18%和22.90,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结论:SELDI-TOF-MS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66.
柠条根系发育特征及有关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简述了柠条(Caragana)根系发育特征及有关生理特性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作者的一些研究结果,主要包括柠条苗期和不同年龄的根系形态发育特征、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瘤的特性、根的解剖结构和根系分泌物等方面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柠条根系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67.
水冬瓜果肉的非油脂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柱层析方法从水冬瓜(Idesia polycarpa var.uestita Diels)果实乙醇提取物的非油脂部分分离纯化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去甲松柏苷(I),idesin(Ⅱ),salirepin(Ⅲ),idescarpin(Ⅳ),1,2-顺-环己二醇(Ⅴ)和邻苯二酚(Ⅵ)。其中化合物I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8.
依靠生物信息技术对HSV I型病毒刺激KMB-17细胞后克隆得到的差异基因HTRP和其编码蛋白序列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初步推测了该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和编码蛋白的结构特点,为深入研究病毒刺激后细胞基因表达所编码序列的功能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569.
1999~2001年连续2年,对 CIMMYT 提供的165份小麦品种进行成株期田间人工诱发抗白粉病鉴定。鉴定病圃设在本院试验农场,面积为200m~2。人工诱发鉴定圃的接种菌源,以上年度采集并保存的当地白粉病菌菌株,先在温室的感病品种8017-2上繁殖,2月下旬将带有大量分生孢子堆的病株移植到病圃的二个诱发行中间,每距33cm 种植2株病株。由于病株上有大量分生孢子,使诱发行麦株迅速受侵染且严重发病,形成充分接种菌源,保证对供鉴品种的重复侵染,以诱发供试小麦材料成株期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570.
Two contrasting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cultivars: Kepin No.7 (salt sensitive), and Jian 4 (salt tolerant) were grown hydroponically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distribution of mineral ions in roots as affected by silicon (Si) with respect to salt tolerance. The experiment was undertaken consisting of two treatments with 3 replicates: (i) 120 mmol · L-1 NaCl alone (referred to as Si-NaCl+), (ii) 120 mmol·L-1 NaCl + 1.0 mmol · L-1 Si (as potassium silicate) (referred to as Si+NaCl+). Plant root tips were harvested for microanalysis using a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zer (EDX) 30 d after transplanting. Higher Cl and Na X-ray peaks were recorded in the root epidermal, cortical and stelar cells of roots for the treatment Si-NaCl+ with the majorities of Na and Cl being accumulated in epidermal and cortical cells, while relatively low K peaks were observed regardless of the barley cultivars used. By contrast, considerably higher K peaks were detected in the epidermal, cortical and stelar cells of 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