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Dinocrocuta gigantea头骨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记述了甘肃和政县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个完整的巨鬣狗头骨;讨论了它的分类地位,修正了 Schlosser 1903年建种时的一些鉴定错误.巨鬣狗是鬣狗科中一个十分特化的成员,应代表一个独立的属.根据命名规则,我们采用 N. schmidt-Kittler 1976年所创的 Dinocrocuta. 因此,这个种应订正为 Dinocrocuta gigantea (schlosser, 1903).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花螳螂亚科巨腿花螳属二新种:半黑巨腿花螳 Hestiasula seminigra Zhang sp.nov.基黑巨腿花螳H.basinigra Zhang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山东枣庄市916人足放射片进行了足籽骨的观察与测量。发现每足有1-7个籽骨,其中二个者占77.8%,三个者占16.9%;籽骨位于跖骨头下方者占94.5%,位于趾间关节下方者占5.5%;各跖骨头籽骨出现率:Ⅰ占99.9%、Ⅱ占 2.2%、Ⅲ占0.3%、Ⅳ占0.5%、Ⅴ占6.4%;(足母)趾趾间关节籽骨占12.6%;二分及三分籽骨出现率占3.9%,明显低于欧美人。此外,本文认为籽骨是在先天籽骨原基基础上,加以后天运动的影响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承担重要角色,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 PVT1)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调控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细胞自噬、血管生成、多药耐药及肿瘤代谢等过程,从而发挥致癌作用。本文主要就PVT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及PVT1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致癌作用机制和多药耐药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质的过度累积,真核细胞能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来维持内质网稳态,这个过程称为内质网应激。在骨生长发育中,适宜的内质网应激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抑制成骨分化,严重的甚至导致骨质疏松、成骨不全等相关骨病的发生。内质网应激时可激活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其主要是通过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上调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表达。ATF4位于许多成骨分化调节因子的下游,是促进成骨分化的关键因子,在内质网应激对成骨分化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成骨分化过程中,适宜的内质网应激能通过激活PERK信号通路,诱导ATF4表达增加,进而上调骨钙素、骨涎蛋白等成骨所必需基因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激活ATF4/CHOP促凋亡途径,并导致Bax、胱天蛋白酶等凋亡信号分子的大量产生,进而导致细胞凋亡,抑制成骨分化。由于ATF4在ERS和成骨分化中的重要作用,ATF4在骨质疏松、成骨不全等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ATF4在内质网应激调控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骨性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家蝇巨螯螨的侵袭行为及其对蝇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983年4月至1984年9月对家蝇巨螯螨的某些行为的观察研究结果,包括对跗节1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截肢前后侵袭家蝇的行为。见到跗节1有约10根毛状感受器,它们在感觉和寻找宿主上起重要作用。该螨对腐食性蝇类,如家蝇、厩腐蝇、夏厕蝇等具有较强的侵袭力。该螨在附着蝇体当螨量超过10只时,宿主卵巢滤泡发育受抑制,寿命缩短。每只雌螨每天平均消耗2个蝇卵,每4只雌螨每天平均消耗1条1龄蝇类幼虫。另外,也观察到家蝇成虫的日龄与性别对螨的诱引力没有明显差异,而卵的新鲜程度却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对实验结果加以讨论,并对该螨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块菌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块菌属(Tuber)的一个新种,巨孢块菌(Tuber gigantosporum)。这一新种1989年采于四川省会东县。它的子囊孢子特殊大,一般105—115×75μm,最大可达120×80μm,小者亦可达80×55μm。而块菌属已知种的子囊孢子的大小一般在21—52×15—38μm范围内,最大也不超过90×60μm。仅此一点已使其明显区别于该属任何已知种。此外,该种孢子壁异常厚,可达14μm,有三层,也是别于其它块菌已知种的重要特征。该块菌生于地下,与云南松有共生关系。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植物标本室(IFS)。  相似文献   
10.
云南蝗虫一新属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瑞丽地区蝗虫新属龙川蝗属Longchuanacris gen.nov.及新种巨尾片龙川蝗 L.macrofurculus sp.nov.该新属近似于 Pseudogerunda Bey-Bienko.主要区别为前胸背板侧片后缘极凹入;前翅到达第一腹节背板的后缘;后足股节下膝侧片顶刺状:后足附节第3节长度为第1、2节长度之和;雄性腹部末节背板具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