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983—1985年“高原水稻高产栽培的生理生态规律研究”中低热的元江(海拔400米左右)、温凉的昆明(约1900米)和冷凉的丽江(约2400米)的资料,以六个处理、十八个小区、三年总平均值,比较了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中地上部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总趋势。主要结果如下: 1.全生育期总的干物质生产量以温凉地区最高,低热地区居中,冷凉地区最低。 2.抽穗前干物质生产速率和齐穗期干物重占黄熟期干物重的比例随海拔降低而增加;抽穗期至黄熟期干物质生产速率,以温凉地区最高,低热地区居中,冷凉地区最低,但低热地区低于前期,高海拔地区高于前期,不过冷凉的丽江增加的更多。 3.抽穗前(旗叶完全展开后)叶干重占当时植株总干重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4.抽穗期至黄熟期的次库(茎 叶鞘)干重的改变,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表现不同:低热地区减重,温凉地区稍增,冷凉地区明显增加。 5.与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相比,在黄熟期低海拔地区的有较高的穗重/总重和穗增重/总增重的比例。另外低海拔地区的穗增重超过总增重。结实率和谷/草比例均随海拔增高而减低。  相似文献   
2.
褐稻虱取食试验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用茚三酮法, 以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排泄的蜜露面积来测定其相对取食量.试验表明:取食量随虫期增大, 逐日取食分布各虫期呈现明显的峰期(图3);发育历期与累积取食量成幂函数关系: N(t)=0.0531t2.298式中N(t)=累积取食量, t=发育历期(天);褐稻虱各虫期取食率的变化;若以一龄若虫为1计算, 一一四龄若虫取食量比分别为1:1.66:2.10:3.16:10.26, 成虫为73.19;羽化后8天, 短翅型雌虫日均取食量比长翅型雄虫大6.33倍;按褐稻虱的取食行为, 化学防治适期以世代成虫初见期为宜.  相似文献   
3.
用0.1ppm的1—异烟酰—4-(4′-氯代苯基)—氨基硫脲(以下用A代表)喷施3—4叶期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可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并导致黄瓜增产。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经0.1ppm A处理后,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a+b)增加约50%,叶绿素a/b比值降低约30%,叶黄素含量增加近2倍,光合磷酸化活性增强。这些变化可能是黄瓜增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下肢长骨骨重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量82副中国成年下股长骨即股骨,胫骨和腓骨的重量,在两侧骨重相差>1%时,则股骨、胫骨和腓骨及其三骨总重均以非对称性为多,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除腓骨重具有明显侧别差异外,其余无显著性侧别差异,对腓骨侧差解释为:①腓骨主要机能是肌的附着,而下肢对踢和足趾取物具有明显的侧别差异;②以两侧骨重相差>1%时为非对称性的标准,由于腓骨绝对重量较小,在两侧相差<0.5克时即多属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6.
在获得适合X射线衍射分析用的R-藻红蛋白单晶体的基础上,用重原子浸泡法,将晶体浸入含重金属金和汞的0.05mol/L磷酸钠-硫酸铵的母液内,经对晶体衍射点强度的分析。找出有明显变化的重原子衍生物。最终得到了与R-藻红蛋白晶体同晶型的含金和汞的两种重原子衍生物。用面探测仪分别惧了这两种重原子衍生物的衍射数据。通过差值Patterson图分析,分别确定了重金属金和汞的位置,经对重原子位置参数精化化,给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苏制核微孔滤膜进行了除菌、除支原体实验研究,核孔膜孔径分别为0.07、0.1、0.5、0.7及1.5微米,采用的菌种为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支原体为解脲脲原体,实验结果表明:0.07及0.1微米的核孔膜可完全滤除细菌及支原体,0.5微米的核孔膜可滤除绝大部分细菌,不能滤除支原体,1.5微米的核孔膜只能滤除少量细菌。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C1q对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85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无效组(32例)和有效组(153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5-HT、TNF-α、补体C1q水平,收集相关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5-HT、TNF-α、补体C1q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价值。结果: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TNF-α、补体C1q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5-HT较治疗前增高(P<0.05),TNF-α、补体C1q较治疗前降低(P<0.05)。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低于有效组,血清TNF-α、补体C1q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高TNF-α、高补体C1q是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高5-HT是其保护因素(P<0.05)。联合5-HT、TNF-α、补体C1q三项指标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32、0.658、0.677。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抗抑郁治疗后无效患者血清5-HT偏低,TNF-α和补体C1q偏高,且与抗郁治疗无效有关,联合检测血清5-HT、TNF-α和补体C1q可预测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9.
甜茶,悬钩子属一新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1,(4):17-19
本文报道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个新种,Rubus suavissimus。 、  相似文献   
10.
淡水桡足类生物量的测算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本研究测定了16种哲水蚤、5种剑水蚤成体体长-湿重值和13种哲水蚤、4种剑水蚤成体体长-干重值,并应用统计方法推导出相应的体长-体重关系方程式。文中对这方程式的应用作了扼要的讨论。另外,测定了4种哲水蚤、3种剑水蚤卵的干、湿重值和三个不同水域里的无节幼体的干、湿重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