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苹果对硒的吸收及其积聚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秦冠苹果采用不同浓度的硒溶液进行了花期喷施、对干注射和土壤施加3种处理,研究了苹果树对硒的吸收,找到了生产富硒苹果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硒并不是苹果必需的微显元素;首次提出了苹果树属非积聚硒植物的新概念;同时也对食用富硒苹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定的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患者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剖腹引流的经典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至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位96.2%(25/26),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死、腹腔出血、胰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效果良好,并发症的低,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YG培养基为基础,考察不同条件对聚磷菌JPA1菌株生长及聚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JPA1菌株生长的对数期为3-9h,9h后进入稳定期,12h到达衰亡期。在单因素试验中,麦芽糖为JPA1菌株最适生长和聚磷的C源,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pH为8,Na+、Ca2+、Mg2+、Mn2+和K+等离子有利于JPA1菌株的生长;最适聚磷温度为30-35℃,pH为7,Fe2+、Na2+、Mg2+、Mn“和K+等离子有利于JPA1菌株的聚磷。正交试验结果表明:JPA1菌株去磷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麦芽糖1.5g/L,温度37℃,pH6.5,装液量50mL(300mL摇瓶);菌株最适扩增培养基为麦芽糖1.5g/L,温度37℃,pH6.5或7.5,装液量150mL(300mL摇瓶)。  相似文献   
4.
以YG培养基为基础,考察不同条件对聚磷菌JPA1菌株生长及聚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JPA1菌株生长的对数期为3~9h,9h后进入稳定期,12 h到达衰亡期.在单因素试验中,麦芽糖为JPA1菌株最适生长和聚磷的C源,最适生长温度为30~ 35℃,pH为8,Na+、Ca2+、Mg2-、Mn2+和K+等离子有利于JPA1菌株的生长;最适聚磷温度为30 ~ 35℃,pH为7,Fe2+、Na+、Mg2+、Mn2+和K+等离子有利于JPA1菌株的聚磷.正交试验结果表明:JPA1菌株去磷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麦芽糖1.5 g/L,温度37℃,pH 6.5,装液量50 mL(300 mL摇瓶);菌株最适扩增培养基为麦芽糖1.5 g/L,温度37℃,pH 6.5或7.5,装液量150 mL(300 mL摇瓶).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海马老年斑三维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斑是老年性痴呆 (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β 淀粉样蛋白 (Aβ)在老年斑中的积聚与AD发病关系密切。因此 ,如何抑制老年斑内Aβ的积聚和促进Aβ纤维的解聚对于治疗和预防AD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TLAB软件图像处理、AVS重构等技术构建了老年斑三维结构。实验发现海马部位的弥散斑和经典斑具有孔状结构 ;弥散斑无明显核心结构 ,密度分布趋势由中心向周围递减 ;经典斑中心Aβ沉积最致密 ,周围Aβ沉积最少 ,而斑块外周Aβ沉积密度居中。老年斑三维结构重构方法的建立 ,有助于老年斑积聚动力学的研究 ,并对AD病理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孕酮对小鼠全脑切片积聚3H-γ-氨基丁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孕酮对离体培养的小鼠全脑切片积聚^3H-γ氨基丁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孕酮降低小鼠全脑切片对^3H-氨基丁酸的积聚作用。该作用可被氨基酸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加强,被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和印防己毒素以及氨基丁酸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阻断,而且孕酮的效应以及各药物对其的影响均集中在0.01-0.05μmol/L孕酮浓度中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家蚕Bombyx mori丝丝心蛋白(silk fibroin)结晶域与人类帕金森综合症的致病蛋白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的积聚原理类似,都是由一段非常疏水的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序列和一些无序卷曲,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整体的结构转换而发生纤维化所致。研究发现在这2种蛋白中存在的疏水片段是它们形成β折叠的关键。为了研究α-Syn蛋白的积聚核心在被别的积聚核心所替换后是否还可以正常纤维化,我们用PCR技术将家蚕丝丝心蛋白的核心片段替换α-Syn1-74(α-Syn74)的核心,组成一个重组蛋白α-Syn74SFX,纯化后温育6天,用ThT荧光和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该重组蛋白的结构,结果表明α-Syn74SFX未能发生纤维化。这说明具备能形成β片层的片段和无序卷曲这2个因素,并不能绝对使蛋白发生整体的结构转换。这对人工蚕丝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与血浆胆固醇水平、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密切相关.经研究证明,血浆胆固醇水平和VSMC是AS发病的关键因素.血浆胆固醇水平过高会促进AS的发生、发展;VSMC、向内膜迁移、增殖形成新生内膜也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在调节胆固醇合成及代谢的平衡和稳态中起独有的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将引起脂代谢的紊乱,造成非脂肪组织的脂质积聚,促进AS的发生和发展;而且,SREBP与VSM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SREBP在VSMC表达并参与VSMC盼迁移和增殖,在A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聚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PolyQ)疾病是由特定基因序列中CAG三核苷酸的不稳定重复扩增所引发的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至今已发现9种类型的PolyQ疾病,其中多数疾病的致病蛋白质在转录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病理作用。PolyQ蛋白中谷氨酰胺的异常重复延伸会引发蛋白质错误折叠并在细胞中积聚形成包涵体。积聚的蛋白质可通过自身结构域、泛素修饰和RNA等介导的相互作用,有效地募集细胞内的转录因子、泛素接头或受体蛋白,以及分子伴侣等组分到包涵体中。这些组分在细胞中的可溶性比例减少,使得机体内的转录调控系统功能受损,造成转录失调从而诱发疾病。因此,研究异常延伸的PolyQ蛋白对细胞内转录因子及其他组分的募集作用,可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潜在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研究柔红霉素在人敏感和抗三尖杉酯碱的HL-60细胞中分布和积聚变化。柔红霉素10μg/ml处理细胞1小时,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到:在敏感HL-60细胞中,柔红霉素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而在抗性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一侧。逆转抗药性的药物维拉帕米不改变柔红霉素在抗性细胞中的核质分布。流式细胞术显示:三尖杉酯碱和蛋白激酶C激活剂佛波脂处理细胞,使柔红霉素在抗性细胞内积聚降低;而粉防己碱和维拉帕米处理细胞1小时,柔红霉素在抗性细胞内积聚明显增加,但维拉帕米处理24小时,反而使积聚降低。结果表明:抗三尖杉酯碱的HL-60细胞改变桑红霉素的胞内分布,降低细胞内的积聚是抗药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