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逢彦  贾建华 《菌物学报》1995,14(Z1):75-81
摘要:用CHEF(钳位均匀电场)脉冲电泳系统分析了德巴利汉逊酵母的两个变种及两个相关种的脉冲电泳核型。对每个分类群的染色体条数,染色体DNA的分子量大小范围及整个基因组大小作出了估算,结果如下:Debaryomyces hansenii(Zopf) Lodder et Kreger-van Rij var. hansenii具有6-7条染色体,分子量范围为1.2-2.6(个别3.5)Mb,整个基因组大小为I 0.6-14.9Mb;D. hansenii var. fabryi (Ota) Nakase et Suzuki具有7条染色体,分子量范围为0.7-2.4M b,整个基因组大小为12.0-12.7Mb;D. nepalensis Goto et Sugiyama具有6-8条染色体,分子量范围为(个别0.2)1.1-2.7Mb,整个基因组大小为10.6-11.0Mb;Candida saitoana Nakase et Suzuki具有10-11条染色体,分子量范围为0.6-3.6Mb,整个基因组大小为18.1-18.9Mb.本研究表明C. saitoana与上述德巴利酵母属的三个分类群在脉冲电泳核型上具有明显差异,而后三者之间在染色体DNA带型上却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贮藏食品上的重庆巴利螨两新种,Pardlycuschongqingensissp.nov。和长巴利螨,Paralycus longiornov。  相似文献   
3.
【背景】多年生林下参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多年,其体内存在的内生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定殖性,可以提高植物自身抗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更好地发挥与植物的互作。【目的】筛选定殖能力强、繁殖能力快且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优势菌株。【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方法,从健康林下参根部组织中分离内生菌,通过对峙试验筛选出对人参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对其以传统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在得到的6株内生细菌中,菌株LXS-N2对人参立枯病病原菌、人参猝倒病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性,而且具有定殖性好、繁殖快的特点,通过破坏病原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以及改变菌丝形态从而抑制病原真菌生长。【结论】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内生菌LXS-N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翰逊德巴利酵母菌(Debaryomyces hansenii)DH01为出发菌株,利用氯化锂诱变选育3-羟基丙酸(3HP)产量高并且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的突变株。经过两轮氯化锂诱变,筛选得到一株产酸量较高的菌株wt06。在培养温度为28℃,120 r/min的条件下,经过48 h培养后,该菌株3HP的产量最高达到23.70 g/L,是原始菌株产量的5.44倍,且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侗族传统发酵肉的微生物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侗族传统发酵肉的微生物生态系的构成进行分析。方法:稀释平板法,结果:乳酸细菌在发酵30d达到最大值,4个处理的logCFU/g值均在8.2以上;280个MRS平板分离物中,米酒乳杆菌占37.91%,片球菌占20.71%。MSA平板培养物在发酵全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60d后,4个处理的logCFU/g值平均为5.5,增加了2.0;腐生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是其优势菌群。酵母菌的数量在发酵过程中未见明显增加,发酵完毕,菌数的logCFU/g值在5.7左右,鉴定结果表明主要是德巴利酵母和球拟酵母。革兰阴性的肠细菌群发酵50d后,其logCFU/g值在2.0以下,结论:对发酵肉品微生态系的不断了解和肉品发酵技术不断完善,将为人们提供新颖、营养、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6.
郑惠  蔡方成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3):22-24,36
空肠弯曲菌是1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鞭毛螺旋菌,其NCTC11168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为1个超变量序列.该菌基因组序列的高变异,尤其是编码膜表面抗原性蛋白的基因序列的高变异可能与其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和感染后引起不同疾病有关.结合空肠弯曲菌感染后常见临床表现,本文从基因组水平对该菌趋化性、运动性、黏附力、侵袭力和定植力,以及细胞毒素产生与其感染后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致病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植酸是一种能螯合金属离子和蛋白质的有机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影响动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饲料中加入植酸酶可有效降解植酸。【目的】构建毕赤酵母异源表达卡氏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castellii,D. castellii)植酸酶的菌株,促进卡氏德巴利酵母植酸酶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方法】将卡氏德巴利酵母植酸酶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通过筛选多拷贝、敲除蛋白酶、过表达分子伴侣及转运蛋白的方法获取优势菌株。【结果】所得重组菌株GS115/DCphy(ΔPep4)(BFR2)的产酶酶活是低拷贝菌株的7倍。【结论】研究结果为卡氏德巴利酵母植酸酶的异源表达及潜在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9.
Zika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现虫媒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感染后临床表现为轻症发热,因病重住院者罕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Zika病毒病的流行与自身免疫性神经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先天性小头畸形有关,引起了专家和公众的关注,但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汉逊德巴利酵母发酵葡萄糖生产D-阿拉伯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78株耐高渗酵母中,筛选到1株由葡萄糖发酵高产D-阿拉伯糖醇的酵母。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证实该菌株为Debaryomyces hansenii,保藏编号CICIM Y 0504。研究该酵母摇瓶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其摇瓶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00 g/L,酵母膏10 g/L,初始pH值3,装液量20 mL/250 mL,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发酵120 h,D-阿拉伯糖醇浓度达90.37 g/L,转化率45.18%。在15 L发酵罐对该酵母进行扩大培养,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200 g/L的分批发酵产D-阿拉伯糖醇64.07 g/L,转化率33.94%;葡萄糖浓度控制在30~50 g/L的分批补料发酵产D-阿拉伯糖醇125 g/L,转化率37.5%。研究结果对葡萄糖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工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