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何富强  王金科 《蛇志》1994,6(4):31-31
鉴于老年肺结核病人误诊率、漏诊率高,且缺乏病原学诊断方法,我院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30例老年肺结核病人痰中结核杆菌进行探讨,结果显示,PCR阳性率远较培养、涂片高(P<0.005),从而提高了诊断符合率,使病人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的方法,对58例肺癌患者和32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蛋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五种特异蛋白,分别存在于A区、C区、F区和G区。肺癌组和肺结核组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有早期诊断肺癌的价值,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细胞腊脂流动性在不同类属细胞存在着差异,其差异的程度取决于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性。正常淋巴细胞、肺腺癌、肺鳞癌细胞以及结核细胞膜脂流动发生 分别为2.517±0.267、22.557±3.771,32.875±9.709和4.026±0.722。细胞分裂动力学与膜脂质流动性有关系。细胞分裂及其程度是膜脂质流动性差异的物质基础,同时并受细胞膜脂质的组成,脂蛋白生化以及外界因素的pH、Ca^2+等影响,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CD64指数、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干扰素-γ(INF-γ)水平与肺结核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关系及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耐多药组113例、多耐药组60例、耐单药组110例、非耐药组125例,检测四组研究对象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水平;根据耐多药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痰菌是否阴转分为阴转组和非阴转组,并观察MDR-PTB患者治疗前后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影响MDR-PTB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结果:耐多药组、多耐药组患者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水平显著高于耐单药组、非耐药组(P<0.05);耐多药组、多耐药组患者的血清INF-γ水平低于耐单药组、非耐药组(P<0.05)。治疗6个月后,MDR-PTB阴转组患者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水平显著低于非阴转组,血清INF-γ水平显著高于非阴转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范围≥3个肺野、肺结核空洞、耐药种数≥3种、CD64指数(较高)、sTREM-1(较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NF-γ(较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与肺结核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关系,治疗后CD64指数、血清sTREM-1升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而INF-γ升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MDR-TB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免疫功能,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1%(32/45),高于对照组的46.67%(21/45)(P0.05)。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CD4+、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均升高,CD8+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CD4+、Ig A、Ig G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8个月后缬氨酸、谷氨酸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MDR-TB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环丝氨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MDR-TB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排序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基础治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和研究组(n=43,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均治疗20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痰结核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情况、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0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治疗20个月后痰结核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0个月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0个月后CD8+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4+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环丝氨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MDR-TB,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并能够有效的促进临床转归,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及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诊治的10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9例敏感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测评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评分、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分析SCL-90总评分与MCMQ各因子评分、SSRS总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和精神病性评分以及总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面对评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CL-90总评分与MCMQ评分中的回避和屈服评分呈正相关性(r=0.386、0.311,均P<0.05),SCL-90总评分与SSRS总评分呈负相关(r=-0.33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差、躯体健康状况差、病情严重、睡眠质量差和生活满意度低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应对方式选择面对较少,总体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提供躯体性治疗的基础上,应结合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给予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肺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基础治疗)和研究组(n=45,莫西沙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比较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T细胞亚群、肺功能和肝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病灶吸收率为84.44%(38/45),高于对照组的64.44%(29/45)(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总蛋白(TP)、CD4+、CD4+/CD8+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D8+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同时在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肺功能和肝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究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在评价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情中的应用,并分析6MWT同肺结核患者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高龄肺结核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6MWT实验,测量两组个体的步行距离、实验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计算SpO2下降率,并对所有实验组患者实施肺功能实验,评估肺功能相关指标同6MWT相关性。结果:(1)对比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SpO2、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CO2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前后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试验后的SpO2、PaO2低于实验前,PaCO2高于实验前(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同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同SpO2、PaO2呈正相关,同PaCO2呈负相关(P<0.05)。结论:6MWT同高龄肺结核患者肺功能及血气相关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将6MWT作为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西藏地区结核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西藏军区总医院感染结核科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64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临床表现中发热、头痛病例较高,神经系统症状并发症占总病例数比例高达53.1%(34/64).脑脊液改变:蛋白(0.16-7.5)g/L,平均(2.13± 1.61)g/L;糖定量(0.2-4.0)mmol/L,平均(1.49± 0.96)mmol/L;氯化物(92.3-124.7) mmol/L,平均(106.8± 7.51) mmol/L.头颅影像异常29例(45.3%),其中脑积水25例(39.1%),脑梗死2例(3.1%),脑膜增厚2例(3.1%).64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46例(72%),在院死亡8例(12.5%),自动出院10例(15.6%).结论:西藏地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以成人为主,在临床特点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方面有自身地域和民族特点,及时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