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正>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W.T.Wang),隶属于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是本属分布最北缘的种,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叶7~12枚,具长或短柄;叶片草质,宽卵形、菱状卵形或近圆形,长0.7~3cm,宽0.7~2.8cm,顶端圆形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浅波状或有不明显圆齿,两面疏被贴服短柔毛。花序2~6,顶生1花。花萼5裂达基部,外面疏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外面疏被贴服短柔毛,内面在上唇被白色柔毛;花冠筒长约2.8mm,上唇长约4.8mm,2深裂,下唇与上唇近等长,3深裂,所有裂片近长圆形,顶端圆形。  相似文献   
2.
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W.T.Wang),隶属于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是本属分布最北缘的种,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叶7~12枚,具长或短柄;叶片草质,宽卵形、菱状卵形或近圆形,长0.7~3cm,宽0.7~2.8cm,顶端圆形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浅波状或有不明显圆齿,两面疏被贴服短柔毛。花序2~6,顶生1花。花萼5裂达基部,外面疏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外面疏被贴服短柔毛,内面在上唇被白色柔毛;花冠筒长约2.8mm,上唇长约4.8mm,2深裂,下唇与上唇近等长,3深裂,所有裂片近长圆形,顶端圆形。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9种柳属( Salix )植物在扫描电镜下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柳属的角质层蜡质纹饰可以划分为:痂状蜡质层,壳状平滑蜡质层,具凸起颗粒的蜡质层,具颗粒的蜡质层,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6种类型.其中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均为柳属所特有的蜡质类型,后者为前者的变型,这两种蜡质纹饰类型多见于较为进化的皱纹柳亚属和黄花柳亚属,故推测其可能为柳属中较为进化的性状.研究还发现气孔有外拱盖扁平和隆起呈脊状2种类型.而气孔外拱盖内缘为浅波状的类型仅见于高山和北极的类群中,因而推测该类型可能同高山和极地的低温等环境有关.气孔外拱盖的形态及其角化的情况以及蜡质类型是稳定的鉴别特征,对于柳属植物,尤其是一些表型相似的种类有很好的鉴别作用,但对于组、亚属的界定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4.
正裸茎碎米荠(Cardamine scaposa Franch.)隶属于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碎米荠属。多年生草本,高4~18cm,花葶状,全株无毛。根状茎纤细,匍匐生长。茎单一直立,无叶。基生叶单一;叶柄长1~12cm;叶近于圆形或肾状圆形,长0.3~2.0cm,宽0.5~3.0cm,基部心形,边缘波状或全缘。无茎生叶。总状花序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青春双歧杆菌在体外培养条件出现波状层次生长的情况,了解该过程中青春双歧杆菌形态的改变及其生物学意义。采用青春双歧杆菌低浓度接种于BS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延长培养时间至6 d,使其单个菌落长成较大的菌落后,置4℃冰箱中2~4周,在其培养结束时和放置冰箱后对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在特定的培养时间及其后的低温处理后,青春双歧杆菌部分菌落出现了半透明环和不透明环交替的层次状结构,在半透明环区域和不透明环区域,菌体的形态以及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在透明环区域,菌体发生了自溶现象。证明青春双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波状层次生长过程,且在该过程中,青春双歧杆菌的生长、生存方式以及增殖方式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是形成溃疡的大肠炎症,病因不十分明确,治疗非常棘手。日本东京工科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其研究小组发现,一种褐藻——波状网翼藻所含的藻醇能抑制溃疡性结肠炎。褐藻是一种褐色的海生多细胞藻类,包括海带和裙带菜。波状网翼藻多分布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北太平洋地区。东京工科大学教授佐藤拓已率领的研究小组,在利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鼠进行研究时发现,让实验鼠口服波状网翼藻所含的藻醇,实验鼠大  相似文献   
7.
叉唇虾脊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植物》1994,(2):100-100
叉唇虾脊兰绘图:邹贤桂栽培及配文:韦毅刚邓兴杰叉唇虾脊兰(CalanthehancockiiRolfe).由英国学者R.A.Rolfe于1896年发表在KewBull.上,模式标本采自中国。现分布在广西、云南东部和西北部、四川中部。陆生兰.常见于山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裸胞壳属的一个新种,波状裸胞壳(Emericellla undulata sp. Nov.),在查氏琼脂上其外观与醒目裸胞壳(E.spectailis Christensen)很桕似,但子囊孢子则具独特的纹饰:有两个具褶的赤道冠,边缘缺刻,呈波浪形;双凸面具有许多圆珠状突起,该菌分离自湖北省神农架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9.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东亚地区帚菊木族及其南美相关类群共12属31个种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气孔器主要为星型和无规则型两种类型.叶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平直弓形、浅波状或波浪状.气孔器表面观为椭圆形和近圆形,气孔外拱盖内缘近平滑至浅波状,其中 Macroclinidium 较为特殊,具有双层气孔外拱盖.叶表面通常光滑无蜡质或角质,部分种叶表面具薄片状或层状蜡质.研究表明,叶表皮特征在种间一致性较高,但在属间,特别是属群和亚族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广西苦苣苔科一新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83,(1):1-6
<正> 单座苣苔属(苦苣苔亚科-长蒴苣苔族) Metabriggsia W. T. Wang, gen. nov. (Cyrtandroideae-Didymocarpeae) Corollae forma Briggsiae Craib similis est, a qua staminibus duobus anticis solum fertilibus, placenta parietali unica recedit. A Didymocar po Wall.antheris basifixis apice cohaerentibus, loculis parallelis apice haud c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