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全蚀病菌在玉米上的新变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姚健民  王永成 《真菌学报》1992,11(2):99-104
  相似文献   
3.
栗疫病菌不同毒力菌株胞外酶活性和草酸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而勋  王克荣 《真菌学报》1996,15(3):182-187
  相似文献   
4.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新疆地区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个属22个种的47份材料进行接种,除6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6个属19个种的29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回接,参试的29份材料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感病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8.0%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并对小麦白粉病中间寄主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分析,结果得出,油菜菌核病菌生长温度范围在0~34℃之间,23℃以下菌丝生长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25℃以上则呈负相关,23~25℃最适宜,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45℃和75℃.该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很广,PH1~14范围内只在PH_1条件下不能生长,其最适PH值为5~6。病菌利用铵态氮源能力最强,硝态氮源次之,不能利用亚硝态氮;对氨基酸利用能力以精氨酸最强,其次是酪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赖氨酸最差。植株内精氨酸和赖氨酸比值大的白菜型油菜“黄鳝籽”病情扩展最快。  相似文献   
6.
【背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轮纹病是梨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对梨轮纹病菌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FJAT-55034进行鉴定、生长特性及抑菌活性评价,为梨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拮抗菌株FJAT-55034的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温度和pH测定,研究该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采用共培养、显微镜观察和果实回接,测定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拮抗菌株FJAT-5503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该菌株在20-50℃(最适温度30℃)和pH 5.0-9.0 (最适pH值7.0)均能够生长,NaCl添加量为0-5%时,该菌株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菌株FJAT-55034对6种果树不同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9.8-29.1 mm;与梨轮纹病菌共培养后,菌株FJAT-55034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2%。菌株FJAT-5...  相似文献   
7.
火龙果溃疡病是由火龙果溃疡病菌引起的重要真菌病害,近年来在世界火龙果产区的爆发严重影响了火龙果产业的发展。为研究火龙果溃疡病菌响应逆境胁迫的基因表达和功能,需要筛选火龙果溃疡病菌在各种条件下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以火龙果溃疡病菌菌株LJ02为研究对象,以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W)培养的菌丝体为对照组,以在LB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和分别在添加过氧化氢、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PDW培养的菌丝体为处理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估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评估18个候选内参基因(CYT1、SDH2_1、TBCC、SUI1、RPL19、PPH、ATP5B、UBE2_16、RPL13、UBE2_2、PRS17、SUCLA2、ATP5A、TUB1_2、ACT1、EFTU、EF1A和GAPDH)的表达稳定性。结果显示,火龙果溃疡病菌的18个候选基因在上述培养条件下的Ct值介于14.80-24.66之间,表达水平适中;稳定性最高的内参基因是CYT1,其次为SUI1,GAPDH和ACT1的稳定性最差;最少使用2个内参...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由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侵染引起,已成为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一个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BLS的生防菌,以Xoc野生型菌株GX01为指示菌,采用含菌平板稀释法和牛津杯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Xoc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编号为GX-H6。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和进化树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拮抗实验表明,B. safensis GX-H6菌株能够对多种黄单胞菌以及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尤其对引起水稻发生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 BB)的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拮抗效果最显著。温室和田间水稻植株试验表明,GX-H6菌株能较好地防治BLS和BB。对GX-H6菌株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该菌株的基因组中拥有与抗真菌、环境竞争相关的基因,同时也拥有地衣杆菌素(lichenysi...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RFLP技术,对中国东部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313个参试菌株来自10个省(市)的16个群体(子群体),样本分布在北纬24°N—41°N。各菌株的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st Ⅰ和EcoR Ⅰ酶切,先后以10个低拷贝DNA探针和1个DNA指纹图谱探针进行了杂交和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探针(pCB29和pMS29.1)的杂交图谱呈单态性;探针pCB19的杂交图谱显示,菌株DNA以PstⅠ酶切的为单态性,以EcoR Ⅰ酶切的则呈多态性;其他7个低拷贝探针的杂交图谱都呈多态性(Pst Ⅰ酶切)、指纹图谱探针的检测结果显示,辽宁凤城群体的菌株与中国东部其他群体的菌株相比,具有更多的限制性杂交片段,菌株间的遗传变异性也更大。  相似文献   
10.
邵传贤 《植物杂志》2010,(12):53-55
今年8月中旬,一种超级细菌像幽灵一样的从南亚地区很快流窜到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它对所有抗生素都无所畏惧,让全世界的医生瞠目结舌,惊骇不已。目前已感染数百人,死亡十多人,其中仅英国就有5名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