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蔷薇科李属植物上的小钩丝壳属一新变种,即蔷薇小钩丝壳李变种Uncinuliella rosae Zheng & Chen var.pruni Z.Y.Zhao et Z.Q.Yuan,标本采自新疆霍城县野果林的樱桃李上。  相似文献   
2.
鼠李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得奎 《植物研究》1999,19(4):371-373
发表了鼠李属一新种,即崂山鼠李Rhamnus laoshanensis D. K. Zang.  相似文献   
3.
欧李自交不亲和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株欧李优选株系为实验材料,利用引物EM-PC2consFD和EM-PC3consRD对欧李进行S等位基因的专一性PCR扩增、克隆测序,获得了9个大小不同的序列,经BLAST分析确定为欧李的9个新S基因,分别命名为S1~S9,GenBank登录号依次为EF569602、EF569603、EF577404、EF577405、EF595836、EF595837、EF601047、EF653137、EF653138,并确定了6株欧李优选株系的S基因型。依据欧李的9个新S基因和李属其它S基因构建系统树,聚类结果显示李、杏、梅、欧李、扁桃及甜樱桃种间相互交叉,表明李属果树的S基因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李、杏、梅、扁桃及甜樱桃应归为一个属,即李属;并初步探讨了欧李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正梅花(Prunus mume)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的落叶乔木,原产中国西南部,在中国分布广泛,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先叶开放,栽培品种多样,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照片示:梅花品种‘二绿萼’(1)、‘乌羽玉’(2)、‘江南台阁’(3)的花以及‘锦红垂枝’(4)的植株(相关内容详见本期正文304~307页王富廷等的文章)。本期封面图由北京林业大学姜良宝和郝瑞杰老师拍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沼生矮樱(Cerasus jingningensis)和雪落樱桃(Cerasus xueluoensis)变异类型的分析,指定了沼生矮樱的新模式标本,并将雪落樱桃处理为新组合Prunus jingningensis (Z. H. Chen, G. Y. Li et Y. K. Xu) D. G. ZhangY. Wu的异名。分类学处理和新模式的指定均依据2018年《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中的规定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报道迎春樱桃Prunus discoidea(T.T.YuC.L.Li)Z.WeiY.B.Chang、浙闽樱桃Prunus schneiderianaKoehne和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等3种李属植物的省级新记录,确定郁李在安徽的分布,并对采自湖南省的迎春樱桃标本1404254(CSFI)进行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鼠李科(Rhamnaceae)14属41种4变种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鼠李科植物叶表皮纹饰为皱状或网状,表面近光滑、具条纹或鳞片状粗糙;除蛇藤(Colubrina asiatica)叶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外,其余植物气孔只存在于下表皮,椭圆形、卵形或圆形,孔盖光滑或具波纹状、颗粒状、瘤状、鳞片状附属物;孔盖内缘光滑、浅波状或外卷。这些叶表皮微形态对于一些种及种下分类群的划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欧李自交不亲和J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株欧李优选株系为实验材料,利用引物EM—PC2consFD和EM—PC3consRD对欧李进行S等位基因的专一性PCR扩增、克隆测序,获得了9个大小不同的序列,经BLAST分析确定为欧李的9个新S基因,分别命名为S1~S9,GenBank登录号依次为EF569602、EF569603、EF577404、EF577405、EF595836、EF595837、EF601047、EF653137、EF653138,并确定了6株欧李优选株系的S基因型。依据欧李的9个新S基因和李属其它S基因构建系统树,聚类结果显示李、杏、梅、欧李、扁桃及甜樱桃种间相互交叉,表明李属果树的S基因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李、杏、梅、扁桃及甜樱桃应归为一个属,即李属;并初步探讨了欧李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9.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歇马杏"主要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义龙 《生物技术》2005,15(6):42-43
目的:调查“歇马杏”携带主要病毒的情况。方法:利用作者已建立的ACLSV、PNRSV和PDVRT—PCR检测体系对4宁省大连市地方特产“歇马杏”田间植株携带三种病毒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被检植株ACLSV、PNRSV和PDV的单独感染率分别为83.33%、83.33%和190%,复合感染率达到76.67%,但带毒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李的民族植物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李属资源的植物学形态、分布、品种、应用开发历史、民族文化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