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树生境中微生物菌群丰富,其次生代谢产物结构新颖,是挖掘新型药物的重要来源。该研究利用纯培养技术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细菌种属,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通过MTT和PCR技术测试细菌代谢产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使用LC-HRMS技术对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析,初步评价木榄沉积物、根、叶以及胚轴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以及细菌代谢物生物活性,寻找抗乙肝病毒的药源菌株。结果表明:(1)共获得细菌59种,分属于4门5纲14目23科36属,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属;菌株GXIMD07402、GXIMD07665、GXIMD07384分别为Pseudooceanicola属、Thioclava属和Aestuariibaculum属的潜在新种。(2)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显示GXIMD07366、GXIMD07616、GXIMD07384、GXIMD07550、GXIMD07445X提取物能显著降低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水平(P<0.05),抑制率分别为51%、47%、63%、52%、47%。(3)初步鉴定强活性菌株GXIMD07...  相似文献   
2.
对短时间和长时间盐胁迫下红树植物木榄 (Bruguieragymnorrhiza(L .)Lamk )幼苗的生长、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漏率、叶片肉质化程度等与盐胁迫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的盐胁迫时间下 ,随盐胁迫强度的提高 ,木榄幼苗的生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肉质化程度S及叶绿素含量等变化趋势相似 ,表明不同盐胁迫时间下红树植物木榄的耐盐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 ,木榄幼苗发生了一系列适应盐胁迫的变化 ,如木榄幼苗的最适生长盐度由 10g/L提高到 2 0g/L ,叶片电解质渗漏率下降 ,表明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 ,长时间盐胁迫下木榄幼苗表现出对盐胁迫更大的适应性。膜脂过氧化不是盐胁迫下木榄叶片膜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温室中培养在不同盐度下一年生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L.)Poil]植株上成熟叶的叶柄离析研究的结果表明:1)木榄叶柄导管分子以梯纹导管为主,其次为螺纹导管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随着盐度的升高,螺纹导管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有增多的趋势;2)而叶柄长度,梯纹导管分子的直径、长度及两端梯状穿孔板的横隔条数都与盐度呈抛物线关系,而它们的最大值出现在20‰-30‰范围内;3)培养于盐度10‰的海水中的木榄叶柄中导管分子一端有出现两个朝向不同的梯状穿孔板现象;4)在低盐条件下,随着基质盐度的提高,导管分子的形态朝着有利于加快水分运输的方向发展,而在高盐环境下,导管分子的形态朝着增加水分运输的安全性方向发展。讨论了叶柄导管分子解剖学特征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种红树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采自福建九龙江口的3种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和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的叶片结构并探讨了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这3种红树植物叶片都具有适应海生环境的结构,较厚的角质层,表皮之内有内皮层,内皮层属贮水组织;气孔都分布在下表皮,下陷,并有大的孔下室;中脉有发达的维管束,其导管粗大。从叶片的横切面来看,秋茄叶片具有对称的结构,为等面叶;木榄和红海榄的叶片结构不对称,为异面叶。3种植物叶内都含有较丰富的单宁,以秋茄最高,红海榄次之,木榄最少。这些结构差异可为物种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秀丽  周亮  卢昌义 《生态科学》2017,36(5):177-185
探讨外来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为其入侵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栽培试验测定拉关木根、枝、叶、果的水浸液不同质量浓度(0.1 g·mL–1、0.5 g·mL–1)对我国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关木根、叶、果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紧密排列在细胞壁周围,线粒体结构保持完好; 而在拉关木枝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肉细胞内的液泡轻微皱缩,出现轻微的质壁分离现象。拉关木枝、果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片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的淀粉粒变多,变大,线粒体内部结构出现降解;拉关木根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部分叶绿体结构受到破坏,但线粒体结构基本保持较好;而在拉关木叶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叶片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保持完好,表明拉关木叶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的化感抑制作用弱。本研究中拉关木各器官高浓度(0.5 g·mL–1)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为:枝>果>根>叶。  相似文献   
6.
将红树植物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和木榄(B.gymnorhiza)从海南岛引种到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苗期生长正常。1a生的正红树、海莲和木榄平均苗高分别为45.3cm、28.7cm和56.7cm,平均地径分别为1.34 cm、0.64 cm和1.60 cm,保存率分别为40.9%、59.5%和70.5%。3种红树植物苗期抗寒性大小依次为木榄>海莲>正红树。正红树、海莲和木榄3种红树植物能基本适应引种地的自然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特性尚需进行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7.
异丙甲草胺对芹菜根际与非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根际袋法土培试验,研究了异丙甲草胺对芹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及异丙甲草胺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丙甲草胺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土壤脱氢酶活性有激活作用.一般情况下根际土壤酶活性均要大于非根际土壤.异丙甲草胺作用45 d后,芹菜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大于非根际土壤,根际效应R/S在1.76~2.51之间;异丙甲草胺对土壤放线菌数量影响不大,根际效应不明显.异丙甲草胺在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217和0.0176,相应的半衰期分别为31.9和39.4 d.在根际土壤中异丙甲草胺更易降解.  相似文献   
8.
盐度对木榄幼苗某些金属元素累积的影响及钙的效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 40 0mmol·L-1NaCl及不同浓度CaCl2 溶液处理的沙基培养的红树植物木榄幼苗各器官的K、Ca、Na、Mg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榄幼苗在 40 0mmol·L-1NaCl培养时各器官中积累大量的Na,造成K/Na和Ca/Na比值降低,幼苗干物质积累下降.补充Ca能减少Na在幼苗体内的累积,提高K/Na和Ca/Na,增加干物质积累,从而缓解盐胁迫,10~15mmol·L-1CaCl2 为适宜浓度.本文的结论是在高盐度培养时木榄幼苗能够吸收大量的无机离子,增强渗透调节能力,保持对K/Na的高选择吸收性.这些特性是木榄对河口、海岸高盐度生境适应的主要生理机制,而生境土壤中适宜的Ca/Na也是其能够生存繁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秋茄和木榄的海上育苗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以秋茄和木榄的胚轴为插植材料,分别研究了它们插植一年后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结果表明,秋茄和木榄都能在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滩涂上长成苗木,它们的成活率分别为83.53%和78.3%,秋茄的成活率稍高。秋茄一年生苗木的基部直径、株高:根长都分别比木榄的高,全株之生物量也比木榄的高47.66%。不管是秋茄还是木揽,在离海岸较近的滩涂育苗,其生物量都比离海岸较远的大。  相似文献   
10.
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和珠海市淇澳岛沿海1年生无瓣海桑人工林,分别在林下混种乡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或木榄幼苗,对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探讨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结果均表明1年无瓣海桑+红海榄混交林、1年无瓣海桑+木榄混交林和1年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研究还发现在无瓣海桑人工林林下混交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乡土红树植物,可提高林地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BIOENV分析说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与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混交的乡土树种的凋落物量密切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混交乡土红树植物对林地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两个研究地实验结果均显示,在无瓣海桑林下种植木榄的效果要优于红海榄,表现在木榄的平均苗高、凋落物量、凋落物量占群落凋落物总量百分比和幼苗成活率均高于红海榄,其对提高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效果也明显优于红海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