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寄生蜂对稻飞虱控害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4,(6):1025-1032
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近年来在亚洲地区连续大爆发,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到世界粮食生产安全,寄生蜂作为稻飞虱的重要天敌,对其发生起着有效的自然控制作用。本文归纳整理了稻飞虱主要的寄生蜂种类及其优势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重点总结了寄生蜂优势种群的寄生选择、种群消长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保护利用等,并对寄生蜂研究、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稻飞虱的有效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采用ABTS清除体系、DPPH清除体系、H2O2/Fe2+/水杨酸检测体系、亚硝基清除体系、普鲁士蓝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国槐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同芦丁、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槐叶黄酮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的清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国槐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ABTS、DPPH、亚硝基自由基(N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分别62.09%、47.70%、43.28%、22.11%、21.83%;与芦丁、Vc相比较,国槐叶黄酮清除ABTS、DPPH自由基的能力低于芦丁和Vc,而清除NO2-、.OH的能力高于芦丁和Vc,对O2-·的清除能力低于Vc而高于芦丁,其次国槐叶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由此说明,国槐叶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可以应用在医药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4.
珍稀树种格木蛀梢害虫的种类鉴定与发生规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534-538
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一个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蛀梢害虫的严重为害长期制约着其人工林的健康发展。基于对格木蛀梢害虫种类的鉴定,以及若干造林模式的虫害调查,初步总结了格木蛀梢害虫的发生规律。格木蛀梢害虫为荔枝异形小卷蛾 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L,主要为害格木未完全木质化的嫩梢,严重影响其干形和长势。从广东格木种源家系试验林虫害发生的时空格局分析,荔枝异型小卷蛾繁殖快,在纯林中扩散迅速,而且所有种源、家系均受害,因此格木不宜营造大片纯林。格木与桉树以及米老排、红锥等速生树种同龄或异龄混交模式中,格木处于林冠下,其受害率明显下降,说明与速生树种混交能够控制荔枝异型小卷蛾的发生与为害;而与生长速度接近的马尾松混交,因二者处于同一林冠层,对虫害控制效果差;这种差异可能与荔枝异型小卷蛾不适应荫蔽环境有关。研究首次明确了格木蛀梢害虫种类,初步摸清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适宜的造林模式,为格木人工林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86-493
内共生菌是存在于宿主细胞内,与宿主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的一类细菌。内共生菌在节肢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包括向宿主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调控宿主生殖方式,增强宿主适应性等。Cardinium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通过细胞质遗传,具有诱导宿主细胞质不亲和、产雌孤雌生殖、雌性化等生殖异常现象,并且还可影响宿主的适合度,以利于其本身在宿主不同种群和世代间的分布和传播。由于Cardinium是近几年人们新发现的一类新型内共生菌,目前对其在节肢动物宿主体内的分布、其生物学生态学功能等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Cardinium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分布、其在昆虫种群的传播规律及其检测手段、其对节肢动物宿主的生殖调控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该胞内共生菌,推动人们对该内共生菌的研究及利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22-427
为了科学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苎麻Boehmeria nivea(Linn)Gaudich害虫,明确苎麻田主要灯诱昆虫种类及其灯下诱集动态,于2012年4月~9月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进行了苎麻田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诱杀害虫4目9科19种,地下害虫种类较多,主要包括金龟子、叩甲、天牛、蝼蛄、拟步甲和地老虎等6类。地下害虫又以金龟子为主,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斑喙丽金龟、鲜黄鳃金龟、暗黑鳃金龟等6种。金龟子从4月中旬至9月初均灯下可见,以6~7月为诱集高峰期。主要诱集天敌昆虫为步甲、隐翅甲、寄生蜂和瓢虫等4类,除步甲外,其它3类诱集量相对较小,步甲诱集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频振式杀虫灯最佳使用时间为6~7月,在此期间诱杀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数量大、种类多,且避免大量杀伤天敌昆虫。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61-66
实验测定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inus thunbergii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自然侵染状态下针叶内还原糖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两种松树随病程发展针叶内还原糖及N元素含量均逐渐降低;其余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不一。表明由于松材线虫的侵入,破坏了植物的组织结构,影响了寄主的新陈代谢和物质循环,继而影响到对各种元素的吸收、转移及利用。  相似文献   
8.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507-513
捕食螨是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影响捕食螨发挥生物防治效果的因素很多,猎物寄主植物在捕食螨的产卵、取食定位等行为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化学生态学、形态结构和植物营养的角度综合分析了植物自身释放的挥发物、植物受机械损伤后释放的挥发物和植物受猎物为害后释放的挥发物对捕食螨的取食定位影响,猎物寄主植物形态结构以及猎物寄主植物花粉和汁液等营养物作为捕食螨的替代食物对捕食螨的影响,同时阐述其研究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33-38
调查和分析了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的产卵刻槽在寄主植物黑松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产卵刻槽分布与寄主胸径和树高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黑松树干胸径在9~15 cm之间,树高在4~7 m之间最适合天牛产卵危害,其中在胸径9~13 cm范围内产卵刻槽数量最多,在此范围的寄主受天牛为害最重。天牛在胸径>17 cm或树高>7 m时,没有产卵刻槽分布。产卵刻槽集中分布于树干1~2 m位置,3 m以上很少有刻槽分布,同时,天牛产卵多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其中南面产卵刻槽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比较广西北部湾石莼(Ulva lactuca L.)、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Surin-gar)、紫菜(Porphyra)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揭示多糖结构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关系。利用PMP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海藻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羟自由基清除试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及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指征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海藻多糖的单糖组成在主成分空间分布离散,石莼及紫菜主要由葡萄糖组成,海带主要由甘露糖组成,裙带菜则主要由半乳糖组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裙带菜多糖对DPPH的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 56±0. 02 mg/mL)显著高于其他3种海藻多糖;石莼、裙带菜与海带对羟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活性,而紫菜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差(IC50值为26. 59±0. 98mg/mL);石莼与裙带菜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较强,显著高于海带与紫菜,其中石莼显著高于裙带菜,IC50值分别为1. 61±0. 17、2. 73±0. 06 mg/mL。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对抗氧化活性影响较为显著的因子为葡萄糖(Glc)、核糖(Rib)、木糖(Xyl)(P <0. 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