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峨眉山和黄山都是我国著名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生态旅游地,对两地藏酋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生境、不同旅游管理方式对野生灵长类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对峨眉山藏酋猴M. t.thibetana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并与黄山藏酋猴M. t. huangshanensis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地藏酋猴肠道菌群有大量共有的可操作分类单元,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峨眉山藏酋猴肠道菌群的优势门类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9. 04%±11. 8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1. 59%±10. 05%)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2. 73%±2. 17%);黄山藏酋猴为厚壁菌门(46. 34%±8. 15%)、拟杆菌门(36. 75%±6. 38%)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4. 91%±8. 06%)。在属级水平上,峨眉山藏酋猴肠道丰度最高的为颤螺菌属Oscillospira(23. 49%±16. 63%),黄山藏酋猴为普氏菌属Prevotella(36. 35%±9. 15%)。在群落多样性方面,黄山藏酋猴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峨眉山,且两者的菌群结构也产生了显著分化。PICRUSt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峨眉山藏酋猴在脂类代谢、外源化学物的降解与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而黄山藏酋猴在多糖的合成与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研究还发现峨眉山藏酋猴肠道存在一定丰度的传染性致病菌,这可能与峨眉山的生态旅游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川西汉源-荥经地区CYD2井下奥陶统弗洛阶大乘寺组的笔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ltograptus deflexus笔石带在这一覆盖区发育良好。CYD2井的该带笔石动物群共含2属5种。根据下垂对笔石类的始端发育型式,修正前人对波罗的笔石属(Baltograptus)和巅峰笔石属(Corymbograptus)内一些种的归属,并对CYD2井的5种笔石进行描述。可能受制于钻心标本的限制,该地区的Baltograptus deflexus带笔石动物群分异度较低。川西汉源-荥经-峨眉山地区的大乘寺组与上覆二叠系梁山组呈假整合接触,表明该地区长期遭受沉积间断和剥蚀作用,B.deflexus带的确定,指示了这一长期剥蚀作用的最大深度。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海燕  李策宏 《植物研究》2006,26(5):618-623
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由226种维管束植物组成,其中被子植物73科137属207种, 占总种数的91.6%,是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群落分层现象明显,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4层,其中草本层发育情况差;科分布型是以热带—亚热带﹑热带—温带为主,各占22.7%, 在属的水平上则以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52.9%),揭示了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的区系性质是以温带为主的亚热带类型;生物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经过人为干扰后,群落处于稳定的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在申遗文本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峨眉山世界遗产地原生植物及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垂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植物多样性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并简要概述了当前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植物受威胁状况以及在保护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果表明:(1)峨眉山世界遗产地目前拥有高等植物242科3 200种以上,特有植物、孑遗植物种类丰富。(2)与中国其他湿润性亚热带山地森林垂直带谱相比,峨眉山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完整,常绿阔叶林东部类型在山地垂直带谱中占据显著地位,海拔上限最高,跨度最大,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亚区森林群落特点。(3)植物区系复杂,既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成份,又有中国—日本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分布。(4)受人为活动(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和自然扰动(气候变暖、地质灾害等)影响,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植物多样性下降明显,珍稀濒危植物受威胁程度增加,典型群落面积退化,稳定性降低。建议在划定珍稀植物保护区,对植物栖息地进行专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植物多样性、环境因子、人为活动动态监测,预见性地保护其突出普遍价值,实现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四川盆地中东部茅口组进行了详细的牙形刺研究,发现丰富化石,共计3属13种。在茅口组识别出3个牙形刺带,自下至上依次为Jinogondolella altudaensis带,J.xuanhanensis带和J.granti带。上覆地层为王坡煤系的茅口组产出的最高牙形刺带为J.granti带,而峨眉山玄武岩的茅口组产出的最高牙形刺带为J.xuanhanensis带。牙形刺化石高CAI值的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喷发到地表的岩浆对四川盆地热演化有极大影响,但影响时间和范围有限。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对岩石圈热状态影响范围很小,在超级地幔柱的"中带"和"外带"地层中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6.
峨眉山啮齿类和食虫类秋季相对密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9月28日~l0月6日,主要用铗日法对四川峨眉山啮齿类和食虫类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被捕的20种中,相对密度较大的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占26.09%、龙姬鼠(Apdemus draco)占18.26%、长尾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占15.65%及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占l0.43%;在5个典型生境样点中,金顶(15.33%)、雷洞坪(20.99%)和仙峰寺(13.95%)3处的兽类相对密度较大,但清音阁(1.01%)和报国寺(0)二处的相对密度很小,导致其显著差异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6年的一个夜晚,徒步走在四川峨眉山的盘山公路上,转过一个弯道,我突然停住、屏住呼吸,一条足以震撼任何人的绵延500米萤火虫发光小宇宙进入我的视线。上千只穹宇萤雄虫栖息在岩石上垂下的藤蔓上,以每秒钟8个闪光脉冲且同频的速度发出炽热的求爱讯息。雌萤躲藏在藤蔓下方的草丛中,默默地注视着异性的热情表演,她同时发出缓慢害羞的闪光脉冲,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8—2017年夏季在峨眉山地区的调查,共采集蝶类标本1 860号,隶属10科73属154种,结合前人报道,峨眉山共有蝶类11科126属279种。本次调查显示,蛱蝶科Nymphalidae物种数(55种)和个体数(645只)均最多,珍蝶科Acraeidae物种数(1种)和个体数(6只)均最少;常见种(数量占比大于5%)包括嘉翠蛱蝶Euthalia kardama、斑星弄蝶Celaenorrhinus maculosus、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素饰蛱蝶Stibochiona nicea、灰翅串珠环蝶Faunis aerope和黑纹粉蝶P.melete,这6种蝶类占蝶类总数的41.10%;珍稀种包括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裳凤蝶T.helena、燕凤蝶Lamproptera curia、三尾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双星箭环蝶Stichophthalma neumogeni、白袖箭环蝶S.louisa、箭环蝶S.howqua、黑紫蛱蝶Sasakia funebris、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和朴喙蝶Libythea celtis,这些珍稀蝶类值得重点关注和保护。建议加强峨眉山蝶类资源的长期监测和调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蝶类资源和进行濒危珍稀特有蝶类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10.
峨眉山野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峨眉山中药材以其品种多、质优量大、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素有“天然药园”之称。其野生药用蕨类植物有38科148种,占全国该类植物资源总科数的97%、总种数的80%左右。本文对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分布、药用部位、功效等作了初步分析,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