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南部的区系成分,有66.7——84.6舜的物种可以生活在夏季的气温条件下,只有19.0—30.8%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及华北的区系成分的生活环境全都不含夏季,有52.4—100%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从地貌演变资料看来,分布在高海拔地带的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系成分的耐寒性状,至少有一部分是就地起源的、是后来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通观种的繁殖区资料后,将文献报导的253种四川非雀形目鸟类分为11个分布类型:极地型,北半球北部型,欧亚北部型,中亚型,青藏高地型,横断-喜马拉雅山地型,中国东北及其邻区型,中国季风区型,南亚及东南亚型,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型,环球热带亚热带型;进而对有关分布型的划分作了研讨。文东对此区系的结构特点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3.
张俊范 《四川动物》1998,17(1):17-20
通观种的繁殖区资料后,将文献报导的253种四川非雀形目鸟类分为11个分布类型:极地型,北半球北部型,欧亚北部型,中亚型,青藏高地型,横断-喜马拉雅山地型,中国东北及其邻区型,中国季风区型,南亚及东南亚型,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型,环球热带亚热带型;进而对有关分布型的划分作了研讨。文末对此区系的结构特点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从四川大学收藏的标本中,发现1只蓝头矶鸫(Monticolacincolarhynchusgularis)的雌鸟标本。此鸟是1962年5月1日在本校校园采得的。其形态如下。额至后颈灰褐沾橄榄色;背、肩及中小覆羽橄榄褐色,具黑色弧斑,肩和中覆羽羽尖具白色窄缘;腰和尾上覆羽棕白,各羽有两道粗黑横斑;尾羽栗褐,外缘略染橄榄褐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和三级飞羽淡黑,表面略染橄榄褐色,羽端具白色窄缘;其余飞羽淡黑,外缘锈褐;眼先及颧纹乌白,颊和耳羽黑白斑杂;下体底色纯白,喉侧、体侧和胸部略染棕色,且…  相似文献   
5.
6.
发冠卷尾(Dicrurus hottentottus brevirostris)是四川盆周山区常见的农林益鸟。其生活习性尚未见专门报道。1983年7月和1984年4~6月在四川夹江县(北纬29°37′~29°39′,东经103°16′~103°28′)对此鸟的生活习性作了观察,观记述如后。一、生活习性此鸟广泛见于当地山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农耕区。群栖在稀疏的小片树林中。每群的个体数常为数只。终日在树冠活动。常边飞边鸣,鸣声单调噪杂。1984年4~5月在夹江县采用路线统计法(每小时大约步行3公里,每日考查3小时)考查其春季迁徙过程,得知它最早到达本地的日期为4月15日,此后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7.
最近从四川大学收藏的动物标本中,发现下列7种鸟是四川鸟类新记录:1.白额雁Anseralbifrons(Scopoli)1955年1月16日采于成都。1♀。体长550、嘴长46、翅长394毫米。共发现3只。都在冬水田中游泳。射得一只后,其余两只仍不远飞。胃中的食物全为水草叶。2.小白额雁A.erythropus(Li  相似文献   
8.
张俊范  韦燎 《四川动物》1994,13(2):62-66
对该县西部海拔600-3600m的冬夏鸟类作了考查。先后采集和观察到鸟类167种和14种,共181种。分析得知,当地东洋界的区系成分较多,我国重点保护鸟类和特产鸟类较多,有5种和亚种在四川属第二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10.
橙胸鹟(Ficedula strophiata Hodgson)是我国西部鹟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我们近曾从四川峨眉山、石棉等地采得一些胸部不具橙斑的标本;现描记于下。 雄鸟 上体橄榄褐,腰都沾黄;尾上复羽黑;翼上小复羽灰褐,其余复羽及所有飞羽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