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1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282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8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A tip-focused Ca^2+ gradient is tightly coupled to polarized pollen tube growth, and tip-localized influxes of extracellular Ca^2+ are required for this process. However the molecular identity and regulation of the potential Ca^2+ channels remains elusive. The present study has implicated CNGC18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 in polarized pollen tube growth, because its overexpression induced wider and shorter pollen tubes. Moreover, CNGC18 overexpression induced depolarization of pollen tube growth was suppressed by lower extracellular calcium ([Ca^2+]ex). CNGC18-yellow fluorescence protein (YFP) was preferentially localized to the apparent post-Golgi vesicles and the plasma membrane (PM) in the apex of pollen tubes. The PM localization was affected by tip-localized ROP1 signaling. Expression of wild type ROP1 or an active form of ROP1 enhanced CNGC18-YFP localization to the apical region of the PM, whereas expression of RopGAP1 (a ROP1 deactivator) blocked the PM localization. These results support a role for PM-Iocalized CNGC18 in the regulation of polarized pollen tube growth through its potential function in the modulation of calcium influxes.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63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 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实验来探究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氮磷供应量对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影响的相对贡献(15%-24%)大于氮磷比例(3%-7%), 而种子大小只受氮磷比例的影响。同时氮磷供应量和比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氮浓度和磷浓度。同等氮磷比例情况下, 低量养分供应提高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氮磷比例只有在养分匮乏的环境中才会对种子大小和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之, 灰绿藜种子不同性状对氮或磷限制的敏感性不同, 同时种子性状也对养分限制表现出适应性和被动响应。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中ω-3 PUFAs补充与妊娠期间母婴健康结局的关系以及目前推荐摄入的国家的现状和推荐后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为我国妇女在妊娠期间是否需要补充剂ω-3 PUFAs以及其推荐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徐钦琦 《化石》2003,(2):26-28
在地球的历史上至少存在着 16种不同层次的大年 (米切尔 ,1976)。其中对生物界的演化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大年约有下列 6种 :宏年 ,代年 ,纪年 ,世年 ,期年 ,事件年。在上述 6种层次的大年的冬末 ,生物界都发生了绝灭事件。如在 3个宏年的冬末 ,世界上曾分别发生过 3次著名的大绝灭事件。在前一讲已经对此做过系统的介绍 ,故这里不赘述了。在每个代年的冬末 ,绝灭事件的影响也不小。如发生在中生代年冬末的恐龙大绝灭事件 ,可谓妇孺皆知。在 12个纪年的冬末 ,绝灭事件的规模还相当大 ,如奥陶大绝灭、泥盆大绝灭、三叠大绝灭等皆被古生物学家归…  相似文献   
6.
徐星 《化石》2001,(2):10-12
  相似文献   
7.
8.
9.
10.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