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塚制药公司在美国开设的第2个生物所已确定明年2—3月起正式发展工作,主要进行阐明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等项研究。这个研究所与基因操作中心的大冢马里兰工程研究所一起,建成在美国的从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广西植物》2012,32(1):143
<正>1投稿须知1.1论文必须是未经出版的研究新成果,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行文精练;图片清晰、层次分明。本刊主要报道植物学各学科及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有重要意义的原始研究成果,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结合本人研究工作,反映国际最新研究水平的短篇综述等,不接受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3.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相似文献   
4.
在pH7.5条件下,用NBS对PEP羧化酶中色氨酸残基进行共价修饰表明,PEP羧化酶中48个色氨酸残基均能被NBS修饰。用邹承鲁图解法求得,其中4个残基为酶表现催化活性所必需的。 PEP羧化酶的变构效应剂G6P、Gly及Mal分别与酶预保温后,再经NBS修饰,前两种处理中,同样浓度的NBS所用修饰的色氨酸残基数和处理后的残存酶活与对照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而用Mal处理的,两者与对照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5.
都健  丁锦华 《昆虫知识》1992,29(5):304-306
<正> 就咀嚼式口器昆虫取食研究,由于其取食行为较为直观,经常采用称重法,直接测定昆虫某一龄期或整个一生的取食量。但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其取食对象是寄主的汁液,而且取食行为较为复杂,加上对昆虫人工饲料筛选的难度,尽管许多学者采用了许多方法,但还不能精确测定其吸食量。本文就刺吸式口器昆虫吸食量的研究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7.
纯化的高梁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羧化酶)经不同浓度的盐酸胍处理变性失活后,在试验的蛋白浓度范围内,它的失活时间进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为一级反应。0.4 M盐酸胍处理25分钟后(O℃),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酶蛋白的远紫外圆二色性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及免疫特异性等测定均表明酶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甘油及PEP羧化酶的变构效应剂G6P和甘氨酸对酶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作用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变性酶用复性缓冲液稀释20倍后,在最佳条件下,再经30分钟保温,酶的催化活性能恢复70%以上。G6P和甘氨酸能促进变性酶的复性,甘油亦有明显效果。随着酶活性的恢复,它的远紫外圆二色性、内源荧光及免疫特异性也随之恢复,变性酶的复性速率在常温下(25℃)比在低温下(0℃)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8.
内循环空气提升式发酵罐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研制了55 1规模的内循环空气提升式发酵罐。本文从氧传递速率殛正烷烃发酵两方面考察了发酥罐各主要结构,如内循环通气管直径的大小,各种空气分布器,内循环通气管内加装筛板等与发酵罐性能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归纳出氧传递速率Na与风液比Q/V及料液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Na=0.51·Q/V.(H)0.75本罐在所试验的条件下,氧传递速率可达210m mole02/1·h,以C14一C18正烷烃为碳源,培养Y-17酵母,发酵液中油、水混台良好,生产能力可达2.7g/1·h,能通应连续培养工艺的要求。该罐已成功地放大1000、6000 1及12m3规模。  相似文献   
9.
EPG──一种研究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刺探行为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雷宏  徐汝梅 《昆虫知识》1996,33(2):116-120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基础生物学教育的功能慕晓茹(辽宁教育学院生物系,沈阳110032)随着全国高考取消生物学科以来,基础生物学教育几乎滑到最低谷。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忽视生物学教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迟迟得不到解决呢?我认为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生物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