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紫茎泽兰个体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5  
紫茎泽兰为滇南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荒山害草。为控制其危害,我们开展了从种子生态学到繁殖特性等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工作,目的在于掌握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中提出有效的防除措施。 本文报道了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光合特性,不同年龄级杂革的有性繁殖能力,种子在土层中的分布与萌发,以及无性繁殖特性等。  相似文献   
2.
稀有ju鲫咽齿个体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Ju鲫是一种2,4-4船2齿式的小型鲤科鱼类,通过对其胚后发育连续材料的观察,作者认为:1,成体中咽齿的行齿是遗留的早期替换齿;2,成体中排成一行的主行齿实际分属两代齿,其替换过程与幼体中齿的替换无本质上的差别;3,整个咽齿的替换过程可用Edmund的齿序理论和Osborn的假设共同解释。  相似文献   
3.
苏敏  郑童  孙艳辉 《生态科学》2023,42(1):181-186
依据基于个体的空间模拟模型,文章构建了食饵感染疾病的一类捕食-食饵系统,并从特征调节的食饵偏好、寄生导致的宿主繁殖率下降以及捕食者对食饵资源的转换等方面研究种群行为的改变对疾病空间传播动态与生物控制的影响。其中,文章采用了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以及规则格子等四种空间网络结构来明确网络异质性对疾病空间动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特征调节的捕食种群对食饵偏好的改变以及对食饵资源的转换行为显著影响了疾病的流行与捕食者的数量。不同网络结构下,疾病的流行与捕食者的数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也说明捕食者对疾病的生物控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寄生调节的宿主生长率对疾病的传播和捕食者数量产生较为微弱的影响。另外,空间网络拓扑结构的异质性对疾病的流行率也产生显著影响,网络结构异质性的增加将不利于局部感染作用的发生,从而抑制疾病的空间传播。最后,斑块发生率的模拟结果揭示,虽然网络节点的度越高越有利于局部相互作用的发生,但是已感染食饵为了权衡感染与捕食风险的正负作用,其斑块发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总之,种群的行为与网络空间结构的异质性均可作为控制疾病传播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新疆野杏(Prunusarmeniaca)种群天然更新幼株个体的生长现状与空间分布格局,该研究选择野杏集中分布的霍城县大西沟、新源县杏花沟和巩留县小莫乎儿沟为研究地,分别在3处研究地设置林下、林窗以及空地样地,观测幼株的分布密度、基径、高度以及冠幅,并采用5 m×5 m相邻格子样方法(7个聚集度指数)判定分布类型,点分布格局法计算聚集强度。新疆野杏天然更新幼株特征如下:(1)分布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杏花沟、大西沟、小莫乎儿沟,林窗显著大于空地和林下,种群天然更新强度为325株·hm–2。(2)基径为小莫乎儿沟、大西沟显著大于杏花沟,空地显著大于林下和林窗,种群天然更新基径约1.7 cm。(3)高度为大西沟、小莫乎儿沟显著高于杏花沟,空地显著高于林下和林窗,种群自然更新高度为77.0 cm。(4)冠幅为大西沟显著大于小莫乎儿沟和杏花沟,空地显著大于林窗和林下,种群天然更新冠幅为38.7cm。(5)有幼株的样地共22块,在5 m×5 m样方中,呈聚集、均匀与随机分布样地的比例分别为63.6%、27.3%和9.1%。(6)点分布格局中更新幼株在林下、空地多呈聚集分布,尺度为5–8m时聚集...  相似文献   
5.
由于标记缺失、生产记录不详、亲权关系不明及部分个体来源不清等历史问题,中国小熊猫圈养种群存在谱系错漏、近亲繁殖等风险。近年来,随着小熊猫种群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者们对谱系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亲子鉴定工作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26个微卫星标记,对国内3个小熊猫圈养种群进行了亲缘关系运算,完成了相关谱系的查错与整理。26个位点多态性与稳定性良好,联合非亲排除概率达到0.9999以上,可解决国内小熊猫圈养种群的各类亲子鉴定需求。在单亲未知或双亲未知的情况下,8或11个位点组合可实现亲子鉴定。5个位点组合可进行个体识别。在小熊猫圈养管理过程中,应用一套亲子鉴定体系对小熊猫圈养的谱系进行查漏补缺,有利于制定科学的配对计划、避免近亲繁殖,对小熊猫种群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春妹  谢佳君  顾佳音  刘丹  姜广顺 《生态学报》2021,41(12):4685-4693
东北虎个体的自动识别是种群数量评估和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重要基础。以东北虎林园和怪坡虎园38 只虎为研究对象,将目标检测方法首次应用到东北虎个体识别研究中,采用多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虎个体的自动识别。首先通过相机在不同角度对 38 只东北虎进行拍摄取样,建立包含13579张图像的虎样本数据集。由于虎的体侧条纹信息不具有对称性,所以运用单次多盒目标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方法,对虎的躯干左侧条纹、右侧条纹以及脸部等不同部位图像,进行自动检测并分割提取,极大节省手工截取时间。在检测分割出的左右侧及脸部不同部位图片基础上,运用上、下、左、右平移变换进行数据增强,使图片数目扩大为原来的5 倍。采用LeNet、AlexNet、ZFNet、VGG16、ResNet34共5 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个体自动识别。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运用平均值和最大值不同组合方式来优化池化操作,并在全连接层引入概率分别为0.1、0.2、0.3、0.4的丢弃(Dropout)操作防止过拟合。实验表明,目标检测模型耗时较少,截取分割老虎不同部位条纹能达到0.6 s/张,远快于人工截取速度,并且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能达到97.4%。不同姿态下的目标部位都能正确识别并分割。ResNet34模型的准确率优于其他网络模型,左右侧条纹以及脸部图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75%、97.01%和 86.28%,右侧条纹识别准确率优于左侧条纹和脸部图像。研究为野生虎自动相机影像的识别提供技术参考。在未来研究中,对东北虎个体影响数据进行扩充,选取更多影像数据进行训练,使网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实现更准确的个体识别。  相似文献   
7.
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常见种长毛风毛菊的6个海拔梯度(3200~3850m)18个居群的繁殖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毛风毛菊随海拔的升高个体和营养器官减小,繁殖的投入增加;随着海拔的升高,长毛风毛菊的个体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数目减少,管状小花重量和百粒重增大;个体管状小花的数目及重量和个体种子的数目及重量间存在权衡关系;长毛风毛菊的个体大小和繁殖分配存在负相关关系。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长毛风毛菊以减少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的数目来增加管状小花重量和百粒重,是保证有性繁殖成功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的玩耍行为有助于提高运动及社会交往技能,有助于社会关系的建立。为探讨玩耍行为在黑叶猴未成年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呈现模式,我们以广西南宁动物园两群笼养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未成年个体为观察对象,应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收集观察对象玩耍行为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打斗式玩耍平均占黑叶猴未成年个体玩耍时间的14.4%16.9%,追逐式玩耍占3.6%16.9%,追逐式玩耍占3.6%13.6%,运动性玩耍占48.6%13.6%,运动性玩耍占48.6%57.0%,物品玩耍占20.8%57.0%,物品玩耍占20.8%25.0%。少年个体的玩耍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少年雄性打斗式玩耍和追逐式玩耍的频次明显高于少年雌性。在社会性玩耍中,少年雄性更为主动。这些结果支持了运动训练假说。在玩耍伙伴的选择上,少年雌雄性个体都喜欢选择少年雄性个体作为玩耍伙伴。未成年个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玩耍行为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幼年个体运动性玩耍和物品玩耍的频率明显高于少年个体。  相似文献   
9.
??????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个体因素薪酬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护理人员个体因素对薪酬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应用方差分析和均值计算,判断护理人员个体因素的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结果 护理人员个体因素与薪酬满意度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因素对薪酬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结论 护理人员对薪酬满意度整体满意度水平较低,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因素是护理人员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反鸟类是繁盛于中生代的鸟类类群,它们在鸟类演化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全球性辐射,化石发现于除极地以外的各大陆白垩纪地层中,目前全世界被命名的反鸟类1属种超过了50个,其中我国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被命名的反鸟类新属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白垩期早期反鸟类的个体大小和相对翼长已有很大的分化,肩带和前肢上与飞行相关的骨骼特征已与现代鸟类基本相似,进步程度甚至高于同时期的今鸟类,表明适应飞行的演化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吻部和牙齿的改变也较同时期的今鸟类多样,说明在食性也有了大的分异。新的发现也进一步减少了反鸟类和今鸟类——这两个中生代进步鸟类姊妹群之间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