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D4+/CD8+比值、腺苷脱氨酶(ADA)与EB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的相关性,分析其对IM患儿肝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2例IM患儿(IM组),另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95例EB病毒检测阴性的发热患儿(非IM组)和体检健康的7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肝损害将IM患儿分为肝损害组(61例)和非肝损害组(41例)。比较外周血NLR、CD4+/CD8+比值、ADA与EBV-DNA载量,Pearson法分析NLR、CD4+/CD8+比值、ADA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M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IM组ADA高于非IM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IM组高于对照组(P<0.05),NLR、CD4+/CD8+比值低于非IM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IM组低于对照组(P<0.05),IM组EBV-DNA载量高于非IM组(P<0.05)。IM患儿ADA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r=0.493,P<0.05),NLR、CD4+/CD8+比值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419、-472,P<0.05)。肝损害组ADA、EBV-DNA载量高于非肝损害组(P<0.05),NLR、CD4+/CD8++比值低于非肝损害组(P<0.05)。肝脏肿大、高EBV-DNA载量、高ADA是IM患儿肝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高NLR、高CD4+/ CD8+比值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IM患儿ADA增高,NLR、CD4+/CD8+比值降低,与EBV-DNA载量增加以及肝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感染性急性肺损伤(ALI)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失调小鼠肺组织中弗里德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FLI-1)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FLI-1在感染性ALI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失调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SPF级雄性ICR小鼠6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LPS,7.5 mg/kg)复制ALI模型,在给予LPS 0 h、12 h、24 h、48 h后,检测小鼠肺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和肺湿干重比,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和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FLI-1和Src酪氨酸激酶(SRC)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0 h组比较,12 h组、24 h组肺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分别升高74.3%和162.4%,而48 h组较24 h组降低27.0%(P均<0.05);与0 h组比较,12 h组、24 h组肺湿干重比分别升高50.1%和122.9%,而48 h组较24 h组降低10.7%(P均<0.05);与0 h组比较,12 h、24 h肺泡灌洗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而48 h肺泡灌洗液IL-6和TNF-α含量较24 h分别下降28.3%和21.6%(P均< 0.05);与0 h组比较,12 h组、24 h组肺组织FLI-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20.4%和56.9%,而48 h组较24 h组上调18.2%(P均<0.05);与0 h组比较,12 h组、24 h组肺组织SRC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上调76.8%和176.7%,而48 h组较24 h组下调33.4%(P均<0.05);肺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与FLI-1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0.8992,P<0.01),而与SRC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918,P<0.01),肺组织FLI-1与SRC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087,P=0.0014)。结论: FLI-1可能参与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失常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大葱花药为实验材料,在学生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点的观察,自主构建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实现减数分裂内容的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背景】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是小分子药物或药物先导物的重要来源。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NRRL 8167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其包含多个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产生多种新化合物的潜力。【目的】对链霉菌S. antibioticus NRRL 8167中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以期发现结构新颖或生物活性独特的化合物,并对相应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和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解析。【方法】利用HPLC图谱结合特征性紫外吸收和LC-MS方法,排除S. antibioticus NRRL 8167产生的已知化合物,确定具有特殊紫外吸收的化合物作为挖掘对象,然后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化合物。利用质谱及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提取链霉菌S. antibioticus NRRL 8167基因组DNA,利用PacBio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并对合成该化合物的基因簇进行定位分析,推导其生物合成途径。【结果】确定这个化合物是NaphthgeranineA,属于聚酮类化合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S.antibioticusNRRL8167基因组含有28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基因簇20可能负责Naphthgeranine A的生物合成,并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推导。【结论】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特征,从S. antibioticus NRRL 8167菌株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聚酮类化合物Naphthgeranine A。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为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鉴定提供了前提,对Naphthgeranine A生物合成基因簇和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为进一步研究这个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热环境健康、改善局地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了典型的高密度中心城区--北京五环快速路以内地区的1199块1hm2以上的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的表征指标,并分析与蓝绿空间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环境组成、植被覆盖等要素的相关关系,还根据蓝绿空间的不同降温特性进行分类,探讨每类蓝绿空间在缓解高密度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中的独特作用、优势与机制。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的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等景观要素与冷岛效应的关系显著,如总面积、绿地面积和水体面积与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降温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与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面积比与降温幅度和降温服务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温效率和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形状指数则与降温范围和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2)蓝绿空间的环境要素与冷岛效应也存在相关关系。蓝绿空间之间会产生冷岛效应的协同与促进现象,蓝绿空间降温范围内的其他蓝绿空间的总面积与该蓝绿空间的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和辐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与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负相关。(3)蓝绿空间的总面积、水体面积、周长与降温幅度之间,周长面积比与降温效率之间存在阈值,为节约土地资源、保证降温效果,建议不应过多超过阈值。(4)基于蓝绿空间在降温幅度、效率、辐射距离等方面的差异,将蓝绿空间划分为4类。高密度中心城区蓝绿空间规划建设应充分评估区域降温需求,了解蓝绿空间降温现状,合理配置具有不同降温特性和优势的蓝绿空间,在土地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类蓝绿空间的冷岛效应。本研究有助于政府和规划师摸清当前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潜力,对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接合转移将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Tn5随机插入到DLL-E4基因组DNA中,从大约8,000个突变株中得到1株温度敏感型突变株MT54。根据转座子上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以MT54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证实MT54的染色体中有转座子插入。MT54在30℃条件下能够以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为唯一碳源生长,但在37℃不能生长。格里斯试色剂法检测NO_2~-的生成情况进一步证明了MT54的这种特性。通过30℃和37℃两种温度条件下MT54和原始出发菌株DLL-E4对PNP和对苯二酚降解情况的比较,推测温敏突变位点可能发生在与PNP降解相关的基因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患者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临床数据并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老年患者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149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离于痰液、全血和尿液中,分别占31.54%、24.16%和18.12%。在科室分布中,阴沟肠杆菌感染主要来源于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呼吸内科,分别占26.84%、14.10%和14.10%。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100.00%、96.64%和95.97%,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96.36%、96.36%、97.67%、100.00%和100.00%。结论阴沟肠杆菌易引起呼吸道、泌尿道以及伤口的感染,且其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在次级代谢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结构复杂、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这些天然产物是新药发展的基础,亦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或重要的药效基团用于药物研发。结构多样的氨基酸单元是参与合成复杂多样天然产物的重要前体。天然产物中的β-甲基氨基酸单元不仅可以赋予其生物活性,还能增强其生物稳定性而不被肽酶水解。本文综述了含有β-甲基氨基酸单元的天然产物,尤其对含有β-甲基色氨酸单元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阐释。对β-甲基色氨酸单元生物合成途径的理解结合基因组数据有助于进行新结构天然产物的挖掘,并为运用代谢科学理念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含有该单元的新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可操作遗传元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具有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扩大基因捕获载体的应用范围。方法用经改造的捕获载体(gene trapping vector)稳定转染HepG2.2.15肝癌细胞系,经嘌呤霉素筛选,制作单克隆细胞株。用PCR方法验证该载体的在细胞染色体中的整合,ELISA方法证明捕获载体捕获基因后的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整合在HepG2.2.15肝癌细胞的染色体上,并能影响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结论新构建的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能在具有G418抗性的细胞中捕获有意义的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需求,为合理设置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内容,探索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2013年黑龙江省手术室专科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进行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称的护士希望得到培训的内容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趋于多样化,以临床实际操作为主,OSCE考核被青年护士所接受。在学员培训内容重要性认知评价的9个方面中手术室专科知识最为重要。结论 重视和发展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构建多样化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专科护理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