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矿物微尘对人体肠道菌群主要代表性菌株大肠埃希菌和嗜酸乳杆菌的体外作用。矿物微尘对大肠埃希菌生长起抑制作用,微尘浓度达3%时即对大肠埃希菌生长显著抑制,微尘浓度达20%时大肠埃希菌生长即受完全抑制,微尘浓度从3%到20%,大肠埃希菌虽受抑制但能生长,表明大肠埃希菌矿物微尘耐受能力较强。矿物微尘对嗜酸乳杆菌生长影响复杂,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较高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微尘浓度达5%时嗜酸乳杆菌生长即受完全抑制,嗜酸乳杆菌矿物微尘耐受能力较弱,远小于大肠埃希菌。确立矿物微尘对人体肠道代表性细菌的抑制浓度及致死浓度为环保监测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中国垂幕菇属新记录种-瘤核垂幕菇(Hypholoma tuberosum).对SWUST2007101001号标本的分离菌株Ht.1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对其ITS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对相关类群的形态和分子分类进行了讨论.将该菌株鉴定为瘤核垂幕菇,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是Stropharia ambi...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红豆杉内生真菌拟盘多毛孢属菌株H619生长的11个发酵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适宜生长的C源、N源、C/N、pH值、Ca~(2 )和Mg~(2 )浓度分别约为蔗糖、玉米粉、25:1~35:1、7~8、1.5‰、0.07‰;最优培养条件约为装料比50 mL/250 mL、接种量10%、转速176 r/min,温度25℃,发酵周期7 d。探讨了各因素影响菌丝生长的显著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环柄菇是四川省菌物的一个新记录物种,分类学地位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环柄菇属,此菌无毒,可食,菌丝无锁联联合,形成大量菌核(Sclerotium)在伞菌目中是罕见的,详细报道了该菌的子实体,菌丝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和栽培技术,这是一种典型的高温性草菌,栽培出菇的培养料为草粉,牛粪,麸皮及食用菌栽培废料,袋栽,床栽均可,干菇生物学效率为4%-8%。  相似文献   
5.
钟形斑褶菇的生理特性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钟形褶菇的苗种分离、菌丝体生理特性和栽培技术。钟形斑褶菇菌丝具有明显的锁状联合。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是10~40℃,最适为20~25℃;适宜的pH范围是4.5~13,最适为6~8.5;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45%~75%,最适为65%~70%;最佳的C源是:淀粉、蔗糖、纤维素;酵母粉、干酪素、硫酸铵、硝酸铵为最佳氮源。麦芽、麸皮、松针、干平菇、小麦、牛粪等天然材料的热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有利。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为 20~35℃,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应为24~30℃,正常的出菇季节为4~9月;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70%~85%;子实体具有向光性、负向地性。栽培出菇的培养料为牛粪粉、草粉、麸皮及食用菌栽培的废料。瓶、袋栽均可,干物质生物学效率2%~5%。新鲜木屑、棉籽壳不适宜菌丝生长和出菇。说明该菌是草腐生菌物。子实体可直接在培养料上形成,出菇不需要覆刺激。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生真菌分离培养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研究对象、抽样方针、样品收集和贮存、表面消毒、培养基和选择性分离试剂、培养条件及内生真菌的鉴定等方面对植物内生真菌分离和纯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用科学试验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食用菌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新生 《菌物研究》2006,4(3):82-86
分析原有食用菌实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食用菌科学试验课程的任务,陈述在食用菌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讨论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峨眉山金蝉花孢梗束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金蝉花孢梗束生长的常用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试验,选用大米、小米、黄豆等原料进行配方试验,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优化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蝉花在以无机盐为主要营养成分的Richard琼脂培养基和Czapek琼脂培养基上均能产生孢梗束。在大米等的配方试验中,以大米为营养物质的金蝉花孢梗束生长最快,金蝉花氨基酸含量为23.4%,粗多糖含量为26.5%,蛋白质含量为29.3%,均高于野生金蝉花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均匀设计的配方试验中,10号培养基中的金蝉花孢梗束以珊瑚状为主,菌体形态最好,孢梗束产率可达57.4%。10号配方孢梗束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达42.5%,氨基酸含量高达33.3%,均远高于野生金蝉花。  相似文献   
9.
灵芝胞外多糖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分批发酵研究了灵芝(Ganoderma lucidum)胞外多糖的合成特性,结果表明Ganodermalucidum多糖合成和菌体生长呈部分生长关联型。菌体干重、胞外多糖分别达到15.56g·L-1、3.02g·L-1,胞外多糖对细胞干重得率系数(Yp/x)为0.19。根据分批发酵试验结果采用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类似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灵芝生长、胞外多糖以及葡萄糖底物消耗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同时在初始葡萄糖变化较大范围内,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拟合,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表现出很好的适用性。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对指导灵芝胞外多糖的发酵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瑞克纤孔菌在皂荚上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俊娟  林琦  刘伟  贺新生 《菌物学报》2011,30(1):128-132
报道皂荚树的一种新病原菌,对采集的标本及其培养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其ITS序列进行测定。将其鉴定为瑞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是I. patouillardii和I. quercustr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