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实验室与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多年来在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虫(Oxyrrhismarina)的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上作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所报道的是这些工作中的一部分。对尖尾虫(Oxyrrhismarina)的永久浓聚染色体的精细形象以及不同固定方法对其精细形象的影响作了观察,并与人肠道细菌的类核体、典型涡鞭毛虫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和鞭毛虫眼虫(Englenasp.)的永久浓聚染色体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细菌的类核体的精细形象受固定方法的影响极大。反之,不同的固定方法对于眼虫染色体的精细形象则看不出有任何显著的影响。至于典型涡鞭毛虫类的染色体,单用OsO4或用戊二醛-OsO4双固定法固定,都会得到典型涡鞭毛虫类染色体的横带样结构,然而单纯用戊二醛固定,却会得到大不相同的形象。在这方面尖角虫的染色体与一般的涡鞭毛虫类的染色体相距甚远,其染色体的精细形象本身也与眼虫类的染色体较为相似,而与一般涡鞭毛虫类的大不相同。本工作所得到的结果与以前我们在不同方面所得到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全都表明,失足虫与典型涡鞭毛虫有着一系列重大的差异,实际上代表着一个介于一般鞭毛虫类与典型涡鞭毛虫类  相似文献   

2.
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替代醋酸洋红染色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往在动物遗传学实验“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标本的制作和观察”中,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液对染色体染色。本文对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替代醋酸洋红染色液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染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与醋酸染洋红染色液的染色效果是相同的。而且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还人提高工效,简易节约的优点。因此认为,在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染色中,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替代酸酸洋红染色液  相似文献   

3.
用除去DNA以后以酸性染料染示碱性蛋白的方法,在一般涡鞭毛虫的染色体上得不到阳性的结果。但是这不足以排除在它们的染色体中有碱性蛋白分子分散地结合在DNA 纤维上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在双脚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上,用Tramezzani 等的氨银法,在保持住染色体中的DNA 的条件下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虽则有些个体的细胞核是阴性反应的,表明其中不含碱性蛋白,但是在许多个体的细胞核中,致密的涡鞭毛虫染色体都是作阳性反应的,意味着其中含有碱性蛋白,而染色体外的核质则是作阴性反应的。如果事先用稀盐酸抽去碱性蛋白,则它们的染色体也就不再能作阳性反应。在除去了染色体中的DNA 以后,涡鞭毛虫的染色体就会完全消失,而只留下相应的空洞。此时再作氨银反应,就可发现有些细胞核中的核质已经变成会作弱阳性反应的了。这表明,随着染色体的破坏,有些原来位于染色体中的碱性蛋白已经被吸附到了核质上。这就可以说明Dodge和Ris 与KuBai 何以会得到涡鞭毛虫类的染色体中不含碱性蛋白,而染色体外的核质却含有它们的看法。我们曾在不除去细胞核中的DNA 的条件下,设法用固绿的弱碱性溶液(Alfert与Geschwind 的方法)、偶氮洋红G 的中性溶液(李靖炎的方法)、溴酚蓝(Bloch与Hew 的方法)来染示核质中未曾与DNA相结合的碱性蛋白,结果双脚多甲藻的细胞核完全不着色。这也证明,在染色体被破坏以前,它们的核质中是不含游离的碱性蛋白的。  相似文献   

4.
涡鞭毛虫(甲藻)类(Dinoflagellate)由于其细胞周期的任何时候核中都含有致密的染色体结构,且其化学组成上缺乏通常真核生物所含的几种组蛋白组份,因而在进化上具有独特的地位。1971年Dodge首次发现波罗底海多甲藻(Peridinium balticum)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核,其中大核为涡鞭毛虫类所固有的核,小核却属于真核类型。以后别人又陆续有所发现,但迄今含有两种类型的核的涡鞭毛虫已报道的还是不多的。除上  相似文献   

5.
前环藻(Amphidinium carterae)(涡鞭毛虫)染色质碱性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甲醇固定、细胞匀浆、0.3NHCl抽提及丙酮沉降的四步法提取了属于典型涡鞭毛虫类的前环藻(Amphidinium carterae)之染色质碱性蛋白及作为对照的小牛胸腺组蛋白,并以酸尿素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所提取的蛋白作了对比检查。结果小牛胸腺的总组蛋白被分离成H1、H3、H2A、H2B及H4五条电泳带;前环藻的蛋白样品在组蛋白电泳区唯一出现了一条电泳带,其电泳迁移率相当于小牛胸腺组蛋白H4。根据本结果和另外一些作者对其他一些涡鞭毛虫类的生化和细胞化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往主要根据经典的细胞化学研究之结果而认为涡鞭毛虫类的细胞核或染色体不含组蛋白或碱性蛋白作为其一重要特征,是并不全面和可靠的。包括本研究在内的几个生化研究结果也暗示了涡鞭毛虫类的染色质主要含一种电泳迁移率类似于组蛋白H4的碱性蛋白可能是一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1年11月,在昆明地区的水池中采集到一种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细胞核的淡水涡鞭毛虫,并且在实验室中首次长期培养成功。这种涡鞭毛虫经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魏印心及倪达书鉴定后,定为光薄甲藻(Glenodinium gymnodinium Penard)。 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细胞核的涡鞭毛虫,在世界上是很为罕见的,国外发现的两个种 (叶状光甲藻Glenodinium foliaceum和波罗的海多甲藻Peridinium balticum)都为海产种,另外的两个种(蓝裸甲藻Gymnodinium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几种显带染色技术和Ag-AS染色法,分析了大鼠Walker 256癌肿的核型。结果表明,Walker 256癌肿是一种亚三倍体细胞,染色体众数为57—58(18.0—23.5%),其中包括8条标记染色体。经银染色后,Walker 256癌肿有3条染色体显示有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  相似文献   

8.
甘薯的染色体很小,而且数量较多(2n=90),同时又是六倍体植物,减数分裂行为较为复杂,所以,其减数分裂的细胞学观察也很困难。国内很少研究,国外报道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醋酸洋红压片法。但染色体分散不好,细胞质着色深,很难获得理想的分裂相,作减数分裂遗传分析时,往往还得借助人工绘图加以说明。本试验对醋酸洋红压片技术略加改良,采用压片(醋酸洋红)—简易水解(浓盐酸:纯酒精=1:1)—压片(石碳酸品红)流  相似文献   

9.
鱼类寄生六鞭毛虫五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鞭毛科(Hexamitidae)属动鞭纲(Zoomastigophorea)、双体目(Diplomonadida).自Moore首次报道寄生于鱼类的六鞭毛虫始,到目前为止,已报道寄生于鱼类的六鞭毛虫,共计30余种,分别隶属于六鞭毛虫属(Hexamit a)和旋核鞭毛虫属(Spironucleus).作者发现五新种,它们是寄生于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Bleeker)的关桥六鞭毛虫(Hexamit a guanqiaoensis sp. nov.)、寄生于黄尾鲴(Xenocypris dividi Bleeker)的梁子湖六鞭毛虫(Hexamita liangzihuensis sp. nov.)和微小旋核鞭毛虫(Spironucleus mi nutus sp. nov.)、寄生于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Günther)的多形六鞭毛虫(He xamita varformis sp. nov.)和粒状旋核鞭毛虫(Spironucleus granularis sp. nov.).采用蛋白银染色方法,对寄生于鱼类的六鞭毛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用Feuglen染色法制做果蝇唾腺染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通常以改良苯酚品红或醋酸洋红为染色剂 ,这些常规方法存在 1个共同的弊病 ;染色体被着色的同时 ,细胞质也着色较深 ,染色体与其背景形成的反差很小 ,不利于显微摄影。为此笔者改变传统方法用 Feuglen染色法对果蝇唾腺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方法和步骤1)将盛有 1mol盐酸的小烧杯置于 6 0℃的恒温水浴中 ,待用 ;2 )取较肥大的果蝇三龄幼虫 ,置于滴有 0 .85 %生理盐水中 ,在解剖镜下剖出唾腺 ;3)弃去杂物 ,剔除唾腺上的脂肪 ;   4 )将唾腺小心移至 1mol盐酸的恒温小烧杯中 ,2 0~ 30 s;5 )取出唾腺 …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研究都表明涡鞭毛虫类不含真核细胞普遍具有的组蛋白,而仅含1—2种分子量较小、含量较低和碱性较弱的染色质碱性蛋白。但我们采用自己建立的先固定后抽提的方法从典型涡鞭毛虫Zooxanthella microadriatica获得了多种碱性蛋白成分。经SDS-PAGE分析,其中有六条带的迁移率分别十分接近地对应着小牛胸腺的五种组蛋白(H1有两条亚带)。另外迁移率在H1与H3之间的三条互相靠近的电泳带,据其分子量(17—19KDa)分析极可能来自于此细胞中含量极为丰富的叶绿体类核体的染色质,由于碱性性质相似而被一同提取出来。既然我们利用先固定后抽提的方法提取小牛胸腺组蛋白和提取涡鞭毛虫(Crypthecodinium cohnii)的染色质碱性蛋白获得了良好的提取效果和很好地重复了前人的结果,我们认为本工作首次报道了在典型涡鞭毛虫类中也有含有多种染色质碱性蛋白并且很相似于组蛋白(至少在分子量上)的情形,为揭示和澄清组蛋白的起源进化问题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分带技术是一种用染料对染色体进行分化染色的方法。用一般细胞学染色法,染色体着色是均匀的,但若经过某些物理、化学等条件如:温度、酸碱等处理后再以染料染色,或单经某些荧光染料染色就可以染出深浅不同的带纹的纵向结构。由于这些带  相似文献   

13.
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的核骨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分级抽提,DGD包埋-去包埋剂电镜技术在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的细胞核内显示出了一个纤维网络结构。此网络结构不溶于CSK液和可抽去微管与微丝的溶液,不被DNase所酶解和热三氯醋酸所抽提,因而是一个非DNA性质的纤维蛋白网络结构。它的一系列形态结构特征——整个呈网络形态,纤维的粗细为2.8—24nm,与细胞质内的中间纤维有广泛的连接,含有少量对维持其结构完整性所必需的RNA成分等,都十分相似于典型真核细胞的核骨架结构,但所显示的核纤层为一层不均匀、不连续的结构,这有别于典型真核细胞的核纤层。 本工作首次证实了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已进化产生了核骨架结构,且与典型真核细胞的核骨架在形态结构上已很接近。  相似文献   

14.
Prorocentrum属涡鞭毛虫核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靖炎 《动物学研究》1985,6(4):405-411
迄今未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Prerocentrum属的涡鞭毛虫有核仁。本文作者用伊红的酒精溶液和用甲基缘—派若宁法染色,也未能在Prerocentrum micans和Proro-centrum cassubica的细胞核中显示出核仁来。但是在用专门为显示单细胞生物的核仁组织者区(NOR)而改进了的Ag—1法进行染色时,这两种涡鞭毛虫的核仁都会被染作鲜明的深褐色或深黑色,而身体的所有其他部份,包括染色体,全都不着色。染色适当时可以看出,实际上只是核仁的中央部分被染上色。在电镜下可见,此时所有的银粒全部是集中在核仁的纤维区中。染色的结果表明,Prorocentrum cassbica只有一个扁园形的小核仁,后者是贴附在核膜上,其NOR通常是作O形或C形。与P.cassubica不同,P.micans的核仁的数量变化很大,可以有一个至七个;其核仁的大小与形状同样也变化很大;其NOR的形状也复杂多变。发现P.micans的核仁数量与个体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关联:向老的培养液中加入等量的新的培养液一天以后,具有三个核仁的个体是最多的(占三分之一),具有4—6个核仁的个体占28.5%,只有一个核仁的个体只占8.6%;加入新培养液三天后,具两个核仁的个体变成是最多的(占38.8%),具4—6个核仁的个体降为占18.4%;加入新培养液一个月以后,只有一个核仁的个体是最多的(占3  相似文献   

15.
丫啶橙荧光染色法在微核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念君  陈世明  应贤平 《遗传》1986,8(4):27-29
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后所遗留下来的断 片可通过细胞分裂在一定时期内保留于子细胞 中;纺锤体细胞器功能失调也可形成断片;这些 断片称为微核。小鼠体内的微核试验就是利用 微核来观察染色体畸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 于Giemsa染色法简单,快速、经济、因而被广 泛采用。但Giemsa染色法特异性较差,非特 异着色颗粒有时很难与微核相区别,影响结果 的判断,为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特异的观察 方法。近年来荧光显微技术在细胞学、免疫学、 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参 照有关文献〔1-4,将py咤橙(Acridine Orange)荧 光染色法应用于微核试验,并获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贾第鞭毛虫(Giardia)是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寄生虫,可引起贾第鞭毛虫病。而金丝猴(Rhinopthecus roxellanae)的贾第鞭毛虫感染,迄今尚未见报道。1986年在武汉动物园检查来自湖北神农架林区的金丝猴肠道寄生虫时,发现该猴有贾第鞭毛虫(Giardia sp.)感染,现予报道。此次检查,未能从金丝猴排出的粪便中找到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光镜下包囊呈卵圆形,大小均匀,折光性较强。经卢戈氏碘液着色后,呈棕黄色,可见囊内虫体的部分结构。采用肖丁氏液固定、铁苏木素染色后,油镜下呈椭圆形。大小为10.00~11.50×5.00~7.00微米。囊内虫体长椭圆形,…  相似文献   

17.
4种蜘蛛染色体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佑举  王秀珍 《蛛形学报》1993,2(2):110-113
以早期胚胎细胞为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固定,制片及染色,制备蜘蛛体细胞染色体标本,并用血细胞染色体制片观察验证,镜检表明,4科4种蜘蛛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中华涡蛛(Oatonooa sinensis)为17和18,居室拟壁钱(Oecobius cellarioum)为22和24;北国壁钱(Uroctea lesserti)为39和42:大腹圆蛛(Aranea Ventricosus)为49和52。计数结果分析,它们的性别决定染色体机制是:中华涡蛛为XO型,居室拟壁钱为X_1X_2O型,北国壁钱为X_1X_2X_3O型,大腹圆蛛为X_1X_2X_3O型。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灌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肝细胞,通过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体外连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增殖变化及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形态消涨变化情况。该文还对第12代培养细胞的染色体情况及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PAS染色法进行糖原含量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肝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62.8 h,染色体为60条, PAS染色观察发现,培养细胞质中有大量糖原颗粒。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蒜(Allium sativum L.)中期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和RNP物质。常规染色表明,大部分染色体内部有低电子密度区,有的染色体中低电子密度区域较大而似孔洞。银染结果也证明了有大小不等的孔洞存在。Bernhard 染色显示,在染色体周边和染色体内部都有RNP分布。用NaOH 处理证明了Bernhard 染色法所显示的深染区确实含有RNA。RNP量的多少与EDTA 的分化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大麦、小麦、黑麦、蚕豆、洋葱等染色体的 N 带带型鉴定技术。采用了两种 N 带技术:第一,将染色体标本在5%三氯醋酸(90℃,6分钟)-0.1NHCI(60℃,6分钟)处理,Giemsa染色;第二,染色体标本经 IM NaH_2PO_4(92—94℃,3.5—8.5分钟)处理,Giemsa 染色。试验证明 N 带技术简单、快速,带型清晰。带型分析表明,N 带并非专一地显示核仁组织者。将上述植物的 N 带与 C 带比较,在有些植物中虽然有些 N 带区与 C 带区一致,但也有些区域仅显示出 N 带而无 C 带或仅显示 C 带而无 N 带。为此,N 带技术与 C 带技术的结合使用,将对染色体鉴别十分有价值。N 带同 C 带一样也是细胞遗传学中一个有用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