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徐宏发  郑向忠 《兽类学报》1998,18(3):161-167
结合查阅历史资料,访问当地群众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獐在江苏沿海的历史分布对及人类活动和滩涂变迁对其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历史上,江苏沿海地区有大量适合獐生成的草滩,尤其是1128年黄河夺淮后,使江苏沿海的滩涂迅速淤涨,形成了大面积的适合生存的草滩。1855年黄河北归以后滩涂淤涨减少,本世纪初开始,随着人类对滩涂围垦和开发的强度日益增加,獐分布面积日益减少。近20年来,獐的分布区开始破碎,目前,江苏  相似文献   

2.
2001年2月至3月,用样方法并结合访问当地群众对獐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种生境中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獐在当地主要的小麦和油菜田、棉花田、白茅草地、湿滩涂等四种生境中都有分布,但它们涉足四种生境的目的不同。具体情况为:在白茅草地中休息,到夜间穿过棉花田到小麦或油菜田中取食,白天有时为了避开过多的人类活动而跑到湿滩涂上的大米草滩中躲避。  相似文献   

3.
獐毛是江苏沿海滩涂分布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盐渍土指示植物,具有很强的抗盐、抗旱能力。獐毛也是极具潜力的、可贵的抗性基因库的重要物种。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起盐城,人们总是把她与新四军和千里马联系在一起。其实,她更是水鸟的天堂。这里平均每年从大陆向海淤涨滩涂900公顷,盐城自然成了鸟类向往的伊甸园。每年春秋南来北往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在此迁徙停歇,冬季这里更是水鸟重要的栖息地。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兴建于1983年,海岸线长达586公里,面积45.33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对南黄  相似文献   

5.
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獐栖息地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通过1999 年3 月至2000 年11 月期间的实地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獐在产仔前期、产仔期以及产仔后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理想状况下獐的潜在栖息地和实际栖息地的范围及分布进行了比较。理想状况下3 个不同时期獐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61.0 km2 、267. 5 km2 和338. 5 km2, 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核心区、东台市琼港镇南的新东乡滩涂;而实际在各个时期獐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只有44.75 km2 、36.00 km2 和54. 50 km2 ,仅为潜在栖息地的1/7 左右。通过比较獐的潜在栖息地与实际栖息地的综合适宜性指数发现,整个研究地区适合獐生存的栖息地非常少,最适宜栖息地的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而不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却达到40%,其余大部分均是次适宜的栖息地。由于獐的栖息地受到道路和居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大量适宜栖息地丧失。为了有效地保护盐城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獐种群,建议减少对滩涂的各种开发活动,保护现有的适宜栖息地,引导当地居民合理利用滩涂资源。  相似文献   

6.
江苏盐城保护区獐的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期间在江苏盐城保护区对獐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123个栖息地利用样方和300个任意样方,在样方中测定了5种生态因子(植被类型、植被高度、植被覆盖度、距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不同季节獐对植被类型、植被高度和距水源距离的利用有显著差异,对植被覆盖度和人为干扰距离的利用有极显著差异。春季獐偏好选择白茅草滩、大穗结缕草滩、芦苇地和獐毛草滩;夏季主要选择碱蓬地、芦苇地和盐蒿草甸;秋季倾向于选择獐毛草滩、盐蒿草甸、藨草滩和大米草滩。在春、夏、秋季,獐都倾向于选择高度在90-110cm的植被。在不同季节獐都偏好选择植被覆盖度>90%的栖息地,主要选择距离水源200-599m之间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7.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盐沼植被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华梅  张利权  袁琳 《生态学报》2007,27(10):4166-4172
盐沼植被是滩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通过对1998~2005年间4景不同时相的LandsatTM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结合历史资料数据和近年来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盐沼植被的时空演替动态过程。结果显示,随着滩涂的淤涨,东滩盐沼植被的面积从1998年的2478.32hm2增加到2005年的4687.74hm2,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人为引入至2005年,其面积已增加到1283.4hm2,其增加速率显著高于土著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并且已在东滩保护区相当区域内形成单优势种群落。受1998年和2001年两次高滩围垦和互花米草入侵影响,崇明东滩的芦苇群落面积大大减少,虽随着滩涂的淤涨,芦苇群落的面积逐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速度缓慢。互花米草有着更广的生态幅和竞争优势,是滩涂中扩散最快的植被,而淤涨型滩涂为其提供了可扩张的空生态位,如不加以控制和治理,其快速扩散将会对崇明东滩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威胁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獐种群的现状和栖息地的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盐城沿海獐分布的北限为射阳和滨海县交界的扁担河口,南限以如东和海安交界的北凌港闸为界。分属射阳、大丰、东台、海安4县,该区域中獐种群已被隔离成几个小种群。现存数量估计为850—1523头。种群的季节波动很大,繁殖前后种群数量相差近一倍。野外种群性比平均为♀:♂=100:77.3。成幼比=1.19:1.00;8月份调查,平均每头母獐育仔1.53头。该分布区獐喜欢选择有斑块状高草相嵌的矮草草滩栖息。盐城地区獐数量因滩涂围垦和开发而急速下降,急需采取有力对策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
沿海滩涂湿地是脆弱的生态敏感区,滩涂围垦是沿海国家和地区拓展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沿海地区快速城市化下的滩涂围垦导致了沿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模型,以江苏北部沿海湿地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影像和社会经济数据,刻画滩涂围垦过程、强度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揭示近40年江苏沿海滩涂围垦主要类型、阶段性变化特征,阐述滩涂围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养殖水体扩张是近40年江苏滩涂围垦利用的主要方式;相比养殖水体聚集发展的盐城市,以启东为典型代表的南通市经历了相对较完整的养殖水体的滩涂围垦过程,其养殖水体面积与区域渔业产值存在指数关系,即当人均地区产值达到约9.55万元时,区域渔业产值的增长不再以通过围垦增加养殖水体面积为主要途径;从江苏沿海滩涂围垦来看,滩涂围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典型倒U型曲线关系。苏北滩涂围垦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阶段(1980-2005年),滩涂围垦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增加;中期(2005-2014年),当人均GDP约为3.64×104元时滩涂围垦速度达最大;后期(2014-2018年),滩涂围垦随着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3个阶段中,单位滩涂围垦面积与人均GDP增长关系由4.11元/km2,17.08元/km2增加至60.77元/km2,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以及国家和地方各级政策均对滩涂围垦具有重要影响。严格的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将是有效控制滩涂围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沿海滩涂的合理开发和加强生态保护,借助遥感和GIS手段,通过历史资料整理、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江苏沿海滩涂土地利用变化和各种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将沿海滩涂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为适宜利用方式、退化利用方式、超前利用方式,探讨各种开发利用方式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土地利用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MIS3阶段以来黄骅北部地区潮坪地层中的微体生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渤海湾湾顶南侧、古黄河三角洲河北省黄骅市北部地区13个钻孔岩芯材料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以及地球化学背景、沉积构造分析,本文确定了自相当海洋氧同位素MIS3阶段以来中潮坪、高潮坪、淡水注入的潮坪、潮汐通道、分支河道及边滩、牛轭湖、贫营养湖、滨海湿地与富营养湖、泛滥平原一泛滥盆地等不同沉积地层中的微体生物(有孔虫、海相与非海相介形类)分布特征.在MIS3阶段高潮坪一低地沉积之后,河口与相邻低地依然持续或断续出现海相微体生物,个别钻孔中其分布甚至延续到末次盛冰期低海面地层中,但是基本都是广盐种和低盐种.这一现象与沿海构造沉降背景下河口位置长期向陆迁移,微体生物随短暂的强潮及突发的风暴潮搬运、甚至与风、水和鸟的搬运作用有关;远离古河道地点则无此现象.这些海侵事件与全球海面变化和古海面高度无关.与渤海湾顶北侧天津沿海相比,黄骅北部未见天津沿海确定的全新世早期潮下带砂质沉积单元,以及相应的微体生物群,应与当时天津沿海构造沉降速率较高有关.在三角洲与潮坪研究中,微体古生物学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仅是记述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长江黄河源区湿地分布的时空变化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际增  王根绪  杨燕  张涛  毛天旭 《生态学报》2015,35(18):6173-6182
通过整理解译1969年航片、1986年、2000年、2007年以及2013年TM影像数据,对长江黄河源区的高寒湿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和人类活动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造成高寒湿地退化的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贡献,并揭示了高寒湿地退化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969年—2013年间,江河源区的高寒湿地面积减少了19.16%,各湿地类型的斑块分离度不断增大;空间上,高寒湿地的退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源区的东北部以及黄河源区的北部地区,与该区域冻土的退化有显著的一致性;1969年以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呈气温显著上升、相对湿度降低以及降水量微弱增加的暖干化趋势,湿地的退化与气候变化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同步性,其中气温升高是形成湿地退化格局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对湿地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载畜量的变化是影响湿地变化最重要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郭云  梁晨  李晓文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9):3024-3032
黄河流域湿地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了重要生境.本研究基于黄河流域气候分区、地貌单元及湿地遥感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地理综合湿地分类系统.在系统保护规划理论框架下,将湿地气候-地貌分类单元作为生态系统层次保护对象,结合黄河流域鸟类分布范围作为物种层次的保护对象,设定30%湿地优化目标,将公路、铁路、城镇、农村居民点、水坝等作为度量因子创建黄河流域保护代价图层,并利用系统保护规划工具--Marxan软件构建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优化格局,识别湿地保护空缺.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大部分沼泽湿地集中在黄河上游区域,目前源区保护区覆盖面积大,在内蒙古、甘肃及四川部分区域一些稀有湿地类型游离在保护体系外;黄河中游湿地类型以河道和河滩湿地类型为主,保护覆盖率极低,保护空缺严重,经优化保护网络体系后,保护成效可分别得到29.1%、37.6%的提升.黄河下游湿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区域,目前保护体系完整,保护空缺面积极小.总体上,黄河流域中游河流湿地的保护空缺比例最高,亟需重视.本研究基于湿地保护格局优化结果分区分析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模式,为黄河流域湿地的保护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性建议,从宏观层面上为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4.
大渤海区海水入侵态势与防治构想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主要研究大渤海区海水入侵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大渤海区的山东、河北、辽宁、天津4省市沿海区,70年代出现海水入侵后,发展速度相当快,且十分严重,结果使该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工农业发展受阻,表生景观退化。仅莱州市70年代末,海水入侵向内陆推移的速度为每年46m,而到80年代末则增加到404m,10a扩大约8倍。鉴于此,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73-2013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演变驱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佳  卢晓宁  王玲玲 《生态学报》2016,36(4):924-935
1973-2013年间,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愈发严峻的自然环境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形成巨大威胁。人与自然双重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因素、多大程度上导致了这种变化的发生,科学解答这些问题对于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Landsat卫星1973-2013年40a的9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构建研究区景观数据库,在分析研究区景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能够反映黄河三角洲地区景观湿地化和人工化状态的表面湿地-人工状态指数(SWCSI)。结合黄河入海水沙、区域降水以及地方生产总值(GDP)、水产品产量和原盐产量,分别从区域尺度和像元尺度上,定量分析了过去40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演变的驱动力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1)过去4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人工湿地增加,湿地总面积减小,黄河三角洲整体上呈现出人工化或湿地退化趋势,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滨海地区以人工化和湿地退化趋势为主,黄河入海口地区以湿地化趋势为主,中西部和西南部传统农耕区基本无变化。(2)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人工化或湿地退化趋势是过去40年来黄河水沙减少、人类活动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尺度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演变起主导作用,黄河径流量和输沙量的作用明显弱于社会经济因素。像元尺度上,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是导致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演变空间异质性的原因。湿地的发展主要归因于自然因素,以黄河水沙作用最为关键;湿地的人工化或退化过程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制改造为主导,但是否伴随黄河水沙变化的潜在影响,对特定区域而言应是确定的,但仍很难从像元尺度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湿地有机碳来源及其对碳埋藏提升策略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库之一,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结了用C/N、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等方法追踪黄河口湿地有机碳来源的研究成果,并据此探讨了黄河口湿地的固碳提升策略。黄河口湿地是我国典型的滨海湿地,碳来源复杂,但各种示踪方法均表明有机碳的来源中陆源输入较海源输入优势明显,而且陆源输入以地表径流和植被为主,但海源输入从内陆向近海逐渐增强,碳的来源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并且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从有机质来源看,提升黄河口湿地的碳埋藏能力应该从合理调配河流淡水资源、保护植被、加快植物群落演替等方面入手。目前有机碳来源的研究还存在覆盖区域有限、碳源区分粗略、影响因子研究较少等问题,缺乏系统性,多限于观测,对机制的理解十分薄弱,因此难以对碳埋藏能力的提升提供定量化的指导。今后的研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条件之间的比较研究;2)探寻更具特异性的生物指标、优化数据模型,使来源区分更细致;3)不同来源有机质在沉积物中埋藏效率的对比研究;4)构建湿地碳埋藏能力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研发和集成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滨海湿地碳埋藏能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黄海生态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筛选出来的全球最优先保护的43个海洋生态区之一。目前, 我国已在黄海生态区内建立多处海洋保护地, 有效保护了其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然而我国海洋保护地管理和建设中仍有许多问题, 存在较多保护空缺区域。因此, 完善黄海生态区内的海洋保护地建设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利用空缺分析法研究了黄海生态区内的重要滨海湿地、关键物种以及重点海域, 以识别保护空缺理论图斑, 从而提出新建保护地的提议。根据空缺分析结果, 黄海生态区内的主要保护空缺为辽河口湿地、曹妃甸海草床、天津塘沽和黄骅湿地、胶东半岛湿地、舟山群岛等。建议优化整合黄河口海洋保护地, 扩大或新建斑海豹(Phoca largha)、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保护地, 并加强对东亚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unameri)以及小须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的调查研究, 以形成更有效的海洋保护地网络。  相似文献   

18.
苏北滨海湿地麋鹿恢复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至2004年,在苏北滨海湿地开展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的研究。从每年的2月份开始,在麋鹿的产仔期按照每旬记录产仔数,直至产仔结束。逐年统计半散养和野生麋鹿种群结构。选择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麋鹿进行称重,分析个体的身体发育程度。半散养麋鹿种群由1986年引进的39 头,发展到2004年的706 头,年均出生率21.7%,鹿群年均增长率为17.5%,现已繁殖了子四代;野生放养麋鹿由31 头增加到2004年的41头,年均出生率16.3%,年均增长率为9.0% ,且于2003年、2004年各产1 头完全属野生的子二代。产仔季节相由引进时的紊乱已调整至目前的规律性产仔。研究表明大丰麋鹿种群繁殖很成功,其寿命、行为、生理发育、繁殖周期等都较引进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完全适应了黄海湿地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干扰仍是影响麋鹿种群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To learn the seasonal home range pattern and its role in the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wild Père David’s deer, we took the investigation from spring to winter in three-collared females that released into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Yellow Sea, China. Using GPS collars, minimum convex polygons and fixed kernel estimation, we recorded the movement and estimated the home ranges of the de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lared deer inhabited only 42.85% of the coastal wetland habitat that had been designated for them. The home ranges were larger during winter and spring than in autumn and summer.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collared deer remained in the reserve, which was dominated by spartina grass. In the spring and winter, they were lured by the green leaves of wheat in the farmlands outside the reserve but were then driven back by people. Home range patterns reflected the seasonality of 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and human activity. In addition to the frequently utilized habitats, much larger wetland areas are required for such deer. A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es gradually, more available space will be needed to meet the fundamental needs of the seasonal dispersal of rewild Père David’s de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