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至2004年,在苏北滨海湿地开展恢复麇鹿野生种群的研究。从每年的2月份开始,在麇鹿的产仔期按照每旬记录产仔数,直至产仔结束。逐年统计半散养和野生麇鹿种群结构。选择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麇鹿进行称重,分析个体的身体发育程度。半散养麋鹿种群由1986年引进的39头,发展到2004年的706头,年均出生率21.7%,鹿群年均增长率为17.5%,现已繁殖了子四代;野生放养麇鹿由31头增加到2004年的41头,年均出生率为16.3%,年均增长率为9.0%,且于2003年、2004年各产1头完全属野生的子二代。产仔季节相由引进时的紊乱已调整至目前的规律性产仔。研究表明大丰麋鹿种群繁殖很成功,其寿命、行为、生理发育、繁殖周期等都较引进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完全适应了黄海湿地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干扰仍是影响麇鹿种群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麋鹿回归大自然的目标,1993年和1994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从北京麋鹿苑引入麋鹿30头(8♂,22♀)和34头(10♂,24♀)建立了繁殖种群。自2000年6月开始,作者每月一次(7-10d)实地监测石首麋鹿保护区内、外的麋鹿种群动态。到2006年产仔季节结束后,该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达522头,2006年产仔前性比为1∶1.22。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种群增长曲线,1998年后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呈指数增长(Nt=84e0.226t),其瞬时增长率为0.226;1998年夏季长江暴发特大洪灾,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部分麋鹿逃逸到长江南岸,形成了自然野化麋鹿种群。该自然野化种群比保护区内麋鹿种群增长快,其瞬时增长率达到0.267。湖北石首和江苏大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差异显著,而两地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年均出生率(26.8%,P=0.010)和年均增长率(21.7%,P=0.038)均显著地高于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年均出生率(21.6%)和年均增长率(17.0%)。由于生境退化和人为干扰,当前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增长已开始出现密度制约迹象,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麋鹿的生存繁衍条件。  相似文献   

3.
湖北石首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麇鹿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麇鹿回归大自然的目标,1993年和1994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从北京麋鹿苑引入麋鹿30头(8♂,22♀)和34头(10♂,24♀)建立了繁殖种群。自2000年6月开始,作者每月一次(7—10d)实地监测石首麇鹿保护区内、外的麋鹿种群动态。到2006年产仔季节结束后,该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达522头,2006年产仔前性比为1:1.22。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种群增长曲线,1998年后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呈指数增长(Nt=84e^0.226t),其瞬时增长率为0.226;1998年夏季长江暴发特大洪灾,石首麇鹿保护区内的部分麋鹿逃逸到长江南岸,形成了自然野化麋鹿种群。该自然野化种群比保护区内麇鹿种群增长快,其瞬时增长率达到0.267。湖北石首和江苏大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差异显著,而两地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年均出生率(26.8%,P=0.010)和年均增长率(21.7%,P=0.038)均显著地高于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麇鹿种群的年均出生率(21.6%)和年均增长率(17.0%)。由于生境退化和人为干扰,当前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增长已开始出现密度制约迹象,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麋鹿的生存繁衍条件[动物学报53(6):947—952,2007]。  相似文献   

4.
海南坡鹿种群发展动态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分布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和半野放两种类型,其中野生种群个体数量为65头,在1986~199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0%;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为1093头,同期年均增长率为22.4%.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的分布种群有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类型,种群个体数量分别为524、337和86头.野放种群个体已有产仔现象;海南邦溪自然保护区的半野放种群在1994~2004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8.9%;枫木鹿场的圈养种群同期年均增长率为12.4%.目前,半野放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而野放是迁地保护的主要方式.应该注重发展迁地保护的半野放种群及其栖息地.对坡鹿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丰麋鹿种群的增长与管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于长青  丁玉华 《兽类学报》1996,16(4):259-263
大丰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引入麋鹿39头,到1994年发展为191头,其成体平均产仔率为83.5%,周岁内仔鹿成活率为91%。周岁后年存活率平均为97%。根据Leslie矩阵模型,到1998年,麋鹿将发展到400余头,接近其环境容纳量,到2000年将发展到约1600头。届时它将逐渐达到稳定年龄分布。雌性麋鹿4岁时繁殖价最高。约为新产仔鹿的1.8倍。将麋鹿种群调整到环境容纳量水平上的固定年龄分布后,每年从1~2龄麋鹿中调出约28只(70.96%)。即可维持在种群规模为400头的固定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6.
中国麋鹿种群现状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麋鹿是野外绝灭物种 ,其野生种群早已从自然界消失。因此建立和发展圈养种群是麋鹿重引进项目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也是整个麋鹿保护行动的关键环节。自从 1 985年中国进行第一个麋鹿重引进项目以来 ,圈养种群的数量增加很快。到 2 0 0 1年全国麋鹿的总数量已达 1 2 0 0多头 ,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圈养和半野生的条件下。本篇报告概述了我国麋鹿圈养种群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分析了一些小圈养种群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和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种群生存力分析是通过对种群统计随机性、环境随机性、自然灾害、生境的空间结构以及各种管理措施等因素分析、估计濒危物种种群大小和灭绝风险的方法。洞庭湖麋鹿是一个完全自然野化的野生种群,受洪灾制约,面临着岛屿化和近交衰退的威胁,因此,通过种群监测和生存力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湖南洞庭湖分布有3个麋鹿亚群,种群数量为210头左右。根据种群2006—2020年监测数据,参照种群现状、配偶体制、自然灾害、环境容纳量和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利用VORTEX模型(10.5. 5.0)对麋鹿种群100年内的数量动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和环境容纳量为1 000头的情形下,种群在100年间灭绝概率为0,内禀增长率r为0.0991±0.0800,周限增长率λ为1.1041±1.1900,净增长率R0为2.006 2,雌性平均世代更替时间T为7.03年,雄性平均世代更替时间T为8.65年;随着时间推移,近交系数增加8.08%,种群基因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下降6.57%和8.30%;敏感度分析发现,洪水灾害是影响洞庭湖麋鹿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并导致生育率下降和...  相似文献   

8.
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内容, 是“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目标之一, 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的战略任务和优先行动。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引至国外、国外圈养种群重引入国内、种群复壮、迁地保护、放归野外, 最终建立野生种群的历程。北京麋鹿苑自1985年重引入38只后, 于1991年就已恢复到60‒80只的麋鹿基础种群。种群扩大后, 逐年向外输出, 35年来共计输出546只, 苑内数量维持在150只左右。江苏大丰1986年引入麋鹿39只, 于1990年达到78只的基础种群, 2019年底种群数量发展至5,016只, 是建群时的129倍。大丰自1995年开始向外输出麋鹿, 至2020年底共计输出164只。麋鹿分布点从重引入时的2个发展至2020年的81个, 已几乎全面覆盖麋鹿灭绝前原有的栖息地。其中野生种群分布在6处, 数量总计达2,855只。中国麋鹿野生种群的重建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的典范, 为全球野外灭绝野生动物种的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然而, 当前麋鹿保护也遇到诸多挑战: (1)尚没有国家层级的麋鹿保护整体规划, 缺乏统一的监测平台与规范; (2)麋鹿遗传多样性匮乏, 种群抗风险能力差; (3)野生种群分布不广, 且数量较小, 不利于野生种群的稳定性; (4)麋鹿种群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凸显, 不利于麋鹿种群的健康发展; (5)麋鹿保护缺乏国际交流机制, 不利于麋鹿相关研究的国际交流。因此, 麋鹿的保护和研究仍任重道远, 今后需加强各地麋鹿种群生态监测, 建立麋鹿共享数据库; 采用技术手段增加遗传多样性, 建立麋鹿种质资源库; 建立更多野生种群, 以增加麋鹿野生种群的稳定性, 使这一野外灭绝物种能够真正实现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9.
中国麋鹿遗传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于长青 《生物多样性》1996,4(3):130-134
通过对麋鹿野生种群的绝灭过程、圈养历史、种群增长及遗传多样性状况的分析研究,认为麋鹿脱离野生种群成为完全的圈养群体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捕猎和栖息地丧失是其绝灭的根本原因。麋鹿最初引入欧洲时曾经历了严重的近交衰退阶段,目前其耐受近交的能力显著增强。截至1994年我国麋鹿已达近500只,其遗传变异量约为其野生种群的70%。在我国重建麋鹿自然种群不仅完全可能,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使麋鹿在自然中进化并丰富其受损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1900年在我国绝迹后,已80多年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动物学家与环境保护部门都主张在中国恢复这一特产动物的种群,故由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环保局共同进行麋鹿的重引进,并组织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承担此任务。在塔维新托克侯爵(Marquess of Tavistock)的支援下,1985年8月由英国乌邦寺引进20头麋鹿,散放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南海子,并在此顺利地渡过了第一个冬季。1986年5—7月交配繁殖,于1987年3—4月出生了第一批仔鹿14头,成活10头,4头因难产等原因死亡。由此可以证明麋鹿原产地—北京南海子的生态条件仍适合于离开家乡80多年的麋鹿后代。  相似文献   

11.
消息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1900年在我国绝迹后,已80多年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动物学家与环境保护部门都主张在中国恢复这一特产动物的种群,故由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环保局共同进行麋鹿的重引进,并组织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承担此任务。在塔维新托克侯爵(Marquess of Tavistock)的支援下,1985年8月由英国乌邦寺引进20头麋鹿,散放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南海子,并在此顺利地渡过了第一个冬季。1986年5—7月交配繁殖,于1987年3—4月出生了第一批仔鹿14头,成活10头,4头因难产等原因死亡。由此可以证明麋鹿原产地—北京南海子的生态条件仍适合于离开家乡80多年的麋鹿后代。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南湾半岛野生猕猴的繁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1981-1985年,在海南岛南湾半岛开展了对野生猕猴种群繁殖的研究。猕猴的发情交配期为11月至次年3月,产仔期为4-8月,怀孕期约177天。3年中,有70%的性成熟母猴每年产1胎,其它的产2胎或1胎。在连续两年中产仔间隔294-441天,平均362±16天,自1978年以来,年均繁殖率为53.8-100%,平均77.8±13.85%。雄性成熟年龄为3-4岁;约38%的雌性在3.5岁时开始怀孕,4岁产仔。低等级的雌性生育较少,雄性猴离群,无任何雄性终身在群内称王,这些都可避免种群衰退,利于种群生长和发展的极好生物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创建了一个关于大丰自然保护区半散养麋鹿种群增长的Logistic模型,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麋鹿种群的增长规律.作者通过对比和分析相关数据揭示了种群密度对糜鹿种群增长的影响并给出两个导致种群增长发生改变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海南坡鹿围栏种群动态与食物资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延龄  李善元 《兽类学报》1993,13(3):161-165
1986年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设立面积为95公顷的围栏,将86只海南坡鹿分隔成一个孤立的种群。经过3个繁殖年度,种群发展到158只。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坡鹿采食植物的种类密度、高度和频率均明显减少,而坡鹿不食的植物种类则明显增加。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随种群数量增加而逐年降低,而种群死亡率却有增加趋势。种群密度过高产生的拥挤效应和食物资源不足是造成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就保护区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散养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种群密度制约的调控机制,1993–2013年,我们以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的散养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直接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数量,计算种群增长率、死亡率、存活率和产仔率等参数,对麋鹿种群的发展是否受到密度制约影响以及作用于哪些种群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首麋鹿保护区散养麋鹿种群的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稳定增长阶段(1993–1997年)、快速增长阶段(1998–2006年)、缓慢增长阶段(2007–2009年)、迅速下降阶段(2010年)和种群恢复阶段(2011–2013年)。1993–1997年,种群增长率为16.60±3.10(%),而死亡率为4.34±0.93(%);1998–2006年,种群增长率增加为28.98±3.62(%),死亡率为4.35±2.31(%);2007–2009年,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为7.36±1.64(%),而死亡率增加为6.32±2.85(%);2010年种群暴发传染性疾病,数量急剧下降;2011–2013年,种群增长率增加为10.95±4.04(%),而死亡率下降为5.70±2.03(%)。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种群密度与增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2,P=0.0050.01),与产仔率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02,P=0.0000.01),与死亡率的相关性不显著(r=0.425,P=0.0620.0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010年之前(1993–2009年)和之后(2011–2013年)的成、幼体存活率分别为95.40±1.56(%)、95.79±1.80(%)和96.67±0.92(%)、94.04±2.20(%),两者差异不显著(成体:t=–0.503,df=8,P=0.6280.05;幼体:t=0.558,df=8,P=0.5920.05),这说明密度制约因素未对石首麋鹿保护区散放麋鹿种群的存活率产生明显影响。从2003年起,种群受到密度制约机制的调控,主要表现为产仔率下降,同时也受到了洪水、疾病和人类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目前石首麋鹿保护区散养麋鹿种群面临的密度制约和环境容纳量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超  陈芳  陆永跃 《昆虫学报》2014,57(4):428-434
【目的】 研究阐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繁殖和数量动态规律,为制定该虫防治对策、研究治理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扶桑为寄主,在温度27±1℃、相对湿度70%±5%、光照强度4 000 lx及不同光周期(8L∶16D, 10L∶14D, 12L∶12D, 14L∶10D和16L∶8D)条件下,观察了棉花粉蚧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繁殖能力,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 不同光周期处理下棉花粉蚧1龄若虫和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及雌成虫产仔量均发生了变化,但不同龄期若虫存活率之间差异不大。随着光照时间增加,棉花粉蚧1龄若虫、3龄若虫发育速率加快,8 h光照时发育历期分别为5.43 d和6.35 d,而16 h光照时发育历期分别缩短至4.16 d和4.75 d;整个若虫发育历期也由8 h光照时的15.54 d缩短至16 h光照时的12.74 d,世代历期由27.75 d缩短至23.45 d。长光照时雌虫更早进入产仔期,也有利于雌虫繁殖后代,16 h光照时进入产仔期是18日龄,8 和10 h光照时均推迟至22日龄;16 h光照时单雌产仔量为417.06头,明显高于12 ,10 和8 h光照时的353.59,347.61和336.00头。长光照条件下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明显较大,增长潜能更大,16,10 和8 h光照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175.37,133.94和141.99。该虫生命表参数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加长净增值率(R0)呈逐渐增大趋势,8, 10,12,14和16 h光照时分别为88.57,86.85,100.77,124.16和126.86;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表现类似的规律,8~16 h光照时内禀增长率(rm)为0.1616~0.2066,周限增长率(λ)为1.1754~1.2294;而种群倍增时间(t)则随着光照时加长而缩短,8~16 h光照时为4.29~3.36 d。【结论】 长光照有利于棉花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世代历期缩短,种群增长潜能变强。  相似文献   

17.
海南坡鹿种群生活史特征及种群动态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生命表和Leslie矩阵等生活史常规研究方法,分析了生存于海南邦溪自然保护区的国家I级珍稀濒危哺乳动物海南坡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定年龄存活率、特定年龄繁殖率、初次产仔年龄、产仔季节、性比、寿命等重要生活史特征,并预测其种群动态趋势.邦溪海南坡鹿种群平均寿命4.6岁,雌性平均寿命略高于雄性,分别为4.7岁,4.4岁;雌性平均初次产仔年龄为24月龄;雌性平均性成熟年龄为16月龄;雌性最长繁殖寿命为8.5岁,雄性最长繁殖寿命约为4岁;成年雌性平均一年一胎,胎仔数为1;新生幼仔数量雄性大于雌性,性比为1.33∶1;种群动态生命表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年龄段雄性存活率高于雌性.幼体(0~2岁)死亡数雌性高于雄性,壮年成体(3~8岁)死亡数雄性高于雌性,老体(9岁~)死亡数两性几乎相等.雌性幼体受到较强的自然选择作用,体弱个体被淘汰;壮年雄体为繁殖付出较高的代价,死亡个体数量较高.Leslie矩阵预测结果表明,如果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子不变,种群数量将逐年增长,周限增长率为λ≈1.011; 种群内禀增长率r≈0.012;种群世代增长率R0 ≈1.06;世代长度T≈5.12年.产仔时间为秋季与冬季,春、夏季节不产仔,此为适应海南岛独特的热带环境选择压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特性和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编制了大熊猫的生命表。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每年春季3~4月发情交配,8月(30.49%)和9月(48.88%)产仔,每胎平均产仔1.5只,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1.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兽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分别平均为139.8天和142.6g。性成熟的年龄,雌性是5.7±1.1岁,雄性是5.8±0.58岁。根据圈养大熊猫的生命表计算出圈养种群的净增长率R0为0.209,世代周期T为9.187年,内禀增长率r为-0.170,周期增长率λ为0.844。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麋鹿种群密度制约现象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985年我国从英国引入在我国已灭绝的麋鹿,分别建立了北京和大丰两个麋鹿种群。14年来,这两个麋鹿种群经历了风土驯化和种群增长两个阶段。1997年底,中国麋鹿数量达671只。麋鹿种群的性比已经基本平衡,有效种群数目接近实际种群数目。北京麋鹿苑面积有限,大丰麋鹿仍生活围栏之中。于是,目前北京和大丰种群的增长都受到了种群密度的制约。对北京种群进一步的发展应加以人工调控,目前可能采取的措施有人工迁出部分个体和控制雌性生育率。大丰保护区有大面积海滩,将圈养麋鹿释放到没有围栏的海滩,实现建立自然生境中的野生麋鹿种群的中国麋鹿保护战略目标。同时,应考虑形成圈养麋鹿品系,为未来开发利用麋鹿资源开创条件。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东北马鹿种群现状调查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北地区的马鹿(Cervus elaphus)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栖息地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马鹿种群的生存状态。本文于2019至2020年采用样线法和粪堆计数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野生马鹿种群恢复现状开展调查,估算其种群密度及数量。结果显示,与10年前相比,黄岗梁、白音敖包、大冷山、赛罕乌拉、乌兰坝和高格斯台的马鹿种群密度均有显著增长(P<0.05),研究区域现有马鹿总数量约为(9644.2±1378.6)头,种群密度(2.5±0.9)头/km^(2)。本次调查从种群密度、数量及增长率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促进马鹿种群恢复的措施,为改进大兴安岭南麓马鹿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