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细胞融合是细胞生物学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单克隆抗体制备,核质研究,疫苗研发等.其中,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细胞融合技术,影响PEG化学细胞融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对一些具体因素的研究的不是很全面.本文旨在为了更全面的了解PEG诱导的化学细胞融合的影响因素,优化融合条件,以此扩大PEG化学融合应用范围.方法:以鸡血血红细胞为材料,通过调节已有的Hanks融合液中镁离子浓度,比较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细胞融合率,探究了Mg2+浓度对细胞融合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为提高细胞融合效率应使用的Mg2+浓度区间.结果:可以在原有的Hanks配方的基础上,调节Mg2+浓度至10 mmol/L-20 mmol/L这个范围,细胞融合率较大.结论:Mg2+对细胞融合有一定影响,通过调节Mg2+浓度至上述合适区间可以达到较高的细胞融合率,从而为PEG化学融合提供了一种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细胞融合是细胞生物学领域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手段,因其操作简便、人工可控等优点在研究核质互作、肿瘤发生、疫苗研发和培育新型生物品种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其中,利用聚乙二醇(PEG)进行化学融合是细胞融合中最为常用且简便的技术手段。PEG化学融合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PEG浓度、Ca2+、Mg2+、pH值等,然而对于糖类物质在细胞融合中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旨在为了更全面了解PEG法诱导的化学细胞融合,通过优化融合条件以提高化学细胞融合效率。方法:选取鸡血血细胞为材料,通过改变原Hanks缓冲液中葡萄糖浓度,观察比较各组细胞融合率,探究葡萄糖浓度在化学细胞融合中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结果获得了对于鸡血血细胞应采用的最适葡萄糖浓度区间。结果:对于鸡血血细胞融合实验,葡萄糖浓度在10-14 mmol/L范围内细胞融合效率较原Hanks液配方高2倍左右。结论:葡萄糖对细胞融合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葡萄糖浓度提高细胞融合率,从而为PEG化学细胞融合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了解SP2/0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和遗传特性后,以聚乙二醇(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为契机,意在探索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PEG作融合剂对诱导SP2/0细胞与脾细胞融合的最适条件,在HAT选择培养基下通过细胞融合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子量为4000,浓度为50%的PEG诱导的细胞融合率最高,为下一步制备狂犬病毒疫苗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斑马鱼胚胎细胞(ZEM-2s)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为实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促融剂,从PEG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作用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单因子实验,以期寻找两种细胞融合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的最适条件是融合温度为37℃,浓度为40%,分子量为2 000的PEG处理斑马鱼胚胎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100sec,平均融合率高达25.3%,与未加入PEG的细胞相比,最佳条件下处理的两种细胞融合现象明显(p<0.05),表明该条件下的处理能够显著促进细胞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草鱼细胞融合及早熟凝集染色体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草鱼ZC-7901细胞株融合,测定了不同浓度的PEG诱导草鱼组胞的融合率,从而得出了PEG诱导草鱼细胞融合的适宜浓度为45%(W/W)。用45%PEG诱导间期细胞(I期细胞)与分裂期细胞(M期细胞)融合,早熟凝集染色体(PCC)的诱导率是18.85%。观察PCC形态,G1-PCC呈单股染色体纤维形;G2-PCC呈双股染色纤维形,较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细长;S-PCC呈“粉末状”染色体片段。  相似文献   

6.
鱼类细胞融合中助融剂效应和特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鱼类细胞融合中,微量的甘油可使PEG作用显著下降。DMSO可以极大提高PEG诱导鱼类细胞融合的能力。在低分子量和较低浓度的PEG中,DMSO的作用更加突出。但PEG浓度不能低于40%的临界,否则,细胞融合就失去了DMSO浓度依赖效应。在三组鱼类细胞交叉融合中,我们发现同核体数目远远超过异核体数目(P<0.05)。这表明,PEG诱导的鱼类细胞融合具有物种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婺源绿茶嫩叶用MS培养基(加IBA 2mg/L,6-BA 4mg/L)进行茶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茶叶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与茶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NH4^+/NO3^- 1.0/60.0mmol/L、K^+ 100.0mmol/L、Mg^2+ 3.0mmol/L、H2PO4^- 3.0mmol/L、蔗糖30.0g/L、水解酪蛋白2.0g/L条件下,茶叶细胞生长量和茶氨酸积累量均达到最高值;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水解酪蛋白浓度可使细胞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得到延长,从而有利于茶氮酸积累;H2PO4^-浓度主要影响细胞生长速率和茶氨酸积累速率的同步性,低H2PO4^-浓度环境中茶氨酸积累速率峰值滞后于细胞增长速率峰值,高H2PO4^-浓度环境中早于细胞生长速率峰值出现时间;K^+和Mg^2+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影响细胞茶氨酸合成酶活性,维持适量的K^+和Mg^2+有利于茶氨酸积累。添加盐酸乙胺可大幅度提高茶氨酸积累量,并且先加入一定量盐酸乙胺再每天进行少量补充,茶氨酸合成量比一次性加入的效果要好。茶叶细胞生长和茶氨酸积累高峰期在整个培养过程的第19~22天出现,从生产效率考虑,培养周期以19~22天为宜。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冬青的RAPD影响因素及实验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苦丁茶冬青为材料研究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影响因素及各种实验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模板DNA的浓度适宜范围为20ng/反应-80ng/反应RAPD均可得到一致的结果;dNTVs的适宜浓度范围为200μmol/L-400μmol/L;Mg^2 适宜浓度范围为1.5mmol/L-2.0mmol/L;其合适的复性温度为35—37℃;2min的延伸时间,45次热循环。按照此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重复实验,实验结果重现性良好,因而确定了苦丁茶冬青RAPD反应体系之最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均匀设计优化建兰ISSR-PCR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均匀设计,对影响建兰ISSR-PCR体系的引物、Mg^2+、dNTP和Taq DNA聚合酶浓度等进行4因素5水平和4因素3水平两轮优化,建立了适合于建兰ISSR-PCR的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舍引物0.25μmol/L、Mg^2+ 2.5mmol/L,dNTP0.2mmol/L、Taq DNA聚合酶1.5U和模板DNA40ng.在此基础上对扩增程序中的循环次数和退火温度,以及I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获得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接着进行32个循环:94℃变性35S,52~56℃退火45S,72℃延伸90s;循环结束后,72℃延伸10min.同时筛选得到14个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  相似文献   

10.
离子浓度对小鼠2-细胞胚胎电融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倍体胚胎的制备已经成为生物学家研究小鼠以及其它哺乳动物发育生物学的有力工具。目前,制备小鼠四倍体胚胎最常用的方法是电融合法,其中电融合液中的离了种类和离子浓度是影响胚胎电融合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比较了Ca^2+、Mg^2+、Sr^+、Na^+、K^+、Li^+等阳离子对小鼠2-细胞胚胎电融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00V/mm电场强度、50μsec脉冲时程和2次脉冲的电融合条件下,少量二价阳离子的存在是胚胎融合所必须的,当Ca^2+为0.1mM时,可使全部胚胎发生电融合,而一价阳离子的存在不利于胚胎的电融合。随着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幅升高,胚胎的融合率急剧下降、胚胎死亡数量增加以及死亡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诱导鸡红细胞融合最适条件.方法:以鸡红细胞为材料,聚乙二醇为诱导剂,从细胞密度、融合温度、聚乙二醇浓度及反应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并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计算细胞融合率.结果:鸡红细胞融合的最佳条件是:细胞密度为2×106个/ml,聚乙二醇浓度为3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40min.结论:在该条件下,细胞融合率最高达33.06%.  相似文献   

12.
益智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获得适合的益智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方法:利用正交设计L46(4^5)和单因素试验对益智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将二者所得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最终扶得益智ISSR-PCR反应的最优体系(20μl)为:模板DNA 100ng,Mg^2+ 3.0mmol/L,引物0.8μmol/L,dNTPs0.25mmol/L,Taq DNA聚合酶1.0U。最后,对益智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得到最佳退火温度为50℃。结论: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分析益智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门色念珠菌菌丝相培养条件,为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必要条件;建立白色念珠菌菌丝相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方法在RPM11640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小牛血清用量、培养液pH值、培养温度和转种次数等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形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的浓度、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RAPD反应的影响;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诱导的最佳条件为:每100ml培养液中的小牛血清用量为10ml,培养液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36℃,转种次数为12次。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的最适RAPD反应体系为:Mg^2+ 1.25mmol/L、dNTPs 0.4mmol/L、随机引物0.1μmol/L、TaqDNA聚合酶5U/50μl、模板DNA495ng/50μl。结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了较适白色念珠菌菌丝相培养条件和其基因组RAPD扩增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LN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及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检测HUVECs的[Mg^2+].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r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磷脂酰3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磷脂酶Cγ阻断剂(U73122)预处理,均显著阻断VEGF165诱导的[Mg^2+]i增加.但经磷脂酶C阻断剂无活性的类似物(U73343)和增殖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S059)预处理,不能阻断VEGF165诱导的[Mg^2+]i增加:结论:VEGF165通过酪氨酸激酶/磷脂酰3激酶/磷脂酶口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和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  相似文献   

15.
广藿香原生质体制备、培养与融合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寒静  李磊  张宏意  何梦玲 《广西植物》2018,38(10):1310-1318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广藿香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体系,该研究以广藿香愈伤组织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原生质体制备的酶解条件和培养方法、细胞密度、激素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融合产物直径确立融合细胞筛选范围,进一步研究聚乙二醇浓度、细胞密度、融合时间及融合液加入量等因素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为pH5.8,酶解温度25 ℃; 原生质体培养以铵盐减半的MS1培养基进行海藻酸钠包埋、激素选用0.2 mg·L-1 NAA、2.0 mg·L-1 6-BA,培养密度2.0×105个·mL-1、蔗糖添加量1.0%、酸水解酪蛋白500 mg·L-1的条件下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植板率均较高,且开始分裂时间和细胞团形成时间都较短; 双细胞融合产物筛选范围为69.33~87.35 μm; 以40% PEG 6000化学促融30 min、加入0.5倍体积的融合液、细胞密度2.0×105个·mL-1的条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聚合率可达57.19%; 获得的融合产物经海藻酸钠包埋培育2个月后可观察到再生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6.
莴苣属蔬菜资源SRAP标记PCR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莴苣为材料研究了影响SRAP标记PCR结果的因素,包括Mg^2+、dNTP、引物、Taq酶的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建立了适用于莴苣属蔬菜SRAP分析的PCR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50ng,Mg^2+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0.2mmol/L,引物浓度为0.75μmol/L,Taq酶用量为1U。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5min;94℃1min,35℃1min,72℃1min,5个循环;94℃1min,51℃lmin,72℃1min,30个循环;72℃7min。对体系的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莴苣SRAP体系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多态性丰富,在莴苣属蔬菜种盾资源评价、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言种等骞方面躲有专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响枯草芽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再生率,对影响革兰阳性菌枯草芽胞杆菌KR株和革兰阴性菌荧光假单胞菌B13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再生方式,再生培养基中稳定剂的种类,Ca^2+、Mg^2+、琥珀酸钠、L-色氨酸的浓度及培养基的放置时间对KR和B13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对KR株酶解20min,采用夹层培养,再生培养基中加入0.6mol/L蔗糖、0.03mol/L Ca^2+、0.02mol/L Mg^2+、0.3mol/L琥珀酸钠、0.2mol/L L-色氨酸,培养基在37℃放置72h,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42.7%;对B13酶解15min,采用夹层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6mol/L NaCl、0.02mol/L Ca^2+、0.01mol/L Mg^2+、0.3mol/L琥珀酸钠、0.1mol/L L-色氨酸,培养基在37℃放置48h,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15.3%。结论:影响革兰阳性菌枯草芽胞杆菌KR株和革兰阴性菌荧光假单胞菌B13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建立白色念珠菌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并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Mg^2+、dNTPs、Taq酶、引物和模板DNA等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同时,应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DNA模板、Mg^2+、Taq酶、dNTPs和引物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以条带稳定、丰富、清晰为标准,获得了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优化条件;对于白色念珠菌的最适RAPD反应体系为Mg^2+1.5mmol/L、dNTPs250μmol/L、引物0.6μmol/L、模板100ng/25μL、TaqDNA聚合酶1.5U/25μ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幼兔离体心脏模型。模拟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含血停搏液Ca^2 浓度变化,探讨适宜于未成熟心肌保护的Mg^2 浓度。方法 3-4周龄长耳白兔,依照含血停搏液不同Mg^2 浓度(0.6mmol/L,4.0mmol/L,8.0mmol/L,120mmol/L,16.0mmol/L)随机分为5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采用Ca^2 浓度1.2-1.5mmol/L的含血停搏液,运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低温保护,终末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技术,观察以下指标:1、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前后恢复率;心率,主动脉流量,冠脉流量,心排量,左室收缩压和左室舒张末压;2、心肌含水量;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4、心肌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5、心肌细胞内Na^2 ,Ca^2 含量;6、心肌组织ATP含量;7、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8、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1、心率恢复率,主动脉流量恢复率及左室收缩压恢复率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而冠脉流量恢复率,心排量恢复率和左室舒张末压恢复率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优,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0.4mmol/L组,8.0mmol/L和12.0mmol/L组高于欺科2组。4、心肌乳本能部氢酶漏出率以8.0mmol/L组最低,而肌酸激酶漏出率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5、心肌细胞内Na^ 、Ca^2 含量;6、心肌组织ATP含量;7、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8、心肌超微结构。结果:1、心率恢复率,主动脉流量恢复率及左室收缩压恢复率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而冠脉流量恢复率,心排量恢复率和左室舒张末压恢复率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优,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桎卤含量0.4mmol/L组,8.0mmol/L和12.0mmol/L组高于其余2组。4、心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以8.0mmol/L组最低,而肌酸激酶漏出率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5、心肌细胞内Na^2 含量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而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以8.0mmol/L组最低。6、心肌组织ATP含量以12.0mmol/L组为最高。7、心肌组织SOD活性以8.0mmol/L和12.0mmol/L组库最高,而MDA含量各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8、心肌超微结构;8.0mmol/L和12.0mmol/L组表现为基本正常未成熟心肌超微结构,而0.4mmol/L组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表现。结论 对于未成熟心肌,当采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低温保护,温血停搏液终末控制性再灌注技术时,为避免含血停搏液Ca^2 浓度偏高对未成熟心肌的不利影响。应维持含血停搏液中Mg^2 浓度在8-12mmol/L。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一套适合红曲属真菌RAPD反应的优化体系,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红曲菌基因组DNA,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RAPD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随机引物、Taq酶、Mg^2+、dNTPs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在20μL体积中,模板DNA20 ng、随机引物0、2μmol/L、Taq酶、Mg^2+1.5mmol/L,dNTPs 1mmol/L的反应体系可得到稳定清晰的RAPD扩增图谱,为采用RAPD技术进行红曲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