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维甲酸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及其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影响,以鉴定其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终末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1μmol/L维甲酸处理SK-N-SH细胞,光镜、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研究SK-N-SH细胞处理前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变化和神经元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与电镜观察结果显示,SK-N-SH细胞经1μmol/LRA处理后,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产生了细胞呈极性状、伸出多个轴突树突状突起、细胞逐渐变小变圆并融合在一起形成类似神经节样结构、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核仁变少变小、常染色质增多、细胞器丰富发达等显著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经RA处理后SK-N-SH细胞NSE,MAP2,Synaptophysin的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加强.结论:维甲酸能改变SK-N-SH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恶性表型特征,并促进与神经细胞相关的终末分化指标的表达,从而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终末分化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秀艳  梁盈  李祺福  赵振利  荆光军 《生物磁学》2009,(3):407-409,F0002
目的:观察维甲酸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及其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影响,以鉴定其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终末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1μmol/L维甲酸处理SK—N—SH细胞,光镜、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研究SK—N—SH细胞处理前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变化和神经元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与电镜观察结果显示,SK—N—SH细胞经1μmol/LRA处理后,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产生了细胞呈极性状、伸出多个轴突树突状突起、细胞逐渐变小变圆并融合在一起形成类似神经节样结构、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核仁变少变小、常染色质增多、细胞器丰富发达等显著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经RA处理后SK-N-SH细胞NSE、MAP2、Synaptophysin的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加强。结论:维甲酸能改变SK—N—SH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恶性表型特征,并促进与神经细胞相关的终末分化指标的表达,从而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终末分化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g1、肉桂酸和丹参酮IIA组合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和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探索其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33 μg/ml人参皂甙Rg1、296.32 μgml肉桂酸和0.3 μg/ml丹参酮IIA的组合(简称RCT)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以肿瘤细胞分化诱导物HMBA处理MG-63细胞为平行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及光镜观察系统研究RCT组合对MG-63细胞的作用.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检测显示RCT组合可显著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2.37%,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RCT组合处理后MG-63细胞的癌基因c-fos、c-myc表达下调,抑癌基因p27、Rb表达上调.RCT组合对MG-63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分化诱导物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处理组相似.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curcumin)诱导处理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基础上,对hnRNP A2/B1在核基质中存在、分布及其与凋亡相关基因产物在MG-63细胞中的共定位关系进行了研究.经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出现染色质凝聚、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hnRNP A2/B1存在于MG-63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中,在姜黄素处理后细胞核基质蛋白中表达下调.蛋白质印迹杂交结果,证实hnRNP A2/B1在姜黄素处理前后的MG-63细胞核基质蛋白中的存在及其表达下调变化.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hnRNP A2/B1定位于MG-63细胞核基质纤维上,经姜黄素处理后出现分布位置与表达水平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hnRNP A2/B1在MG-63细胞凋亡过程中与Bax、Bcl-2、Fas和p53等基因产物具有共定位关系,且其共定位区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证实了hnRNP A2/B1定位于核基质纤维上,是一种核基质蛋白,在姜黄素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凋亡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变化及其与凋亡相关基因的关系显然对MG-63细胞凋亡具有重要影响,这为深入揭示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深入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姜黄素处理MG-63细胞,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的效果;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免疫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及其作用时间延长,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最高抑制率可达89.07%;光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发生染色质浓缩,细胞核凝聚和碎裂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免疫反应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表达水平降低,而bax和Fas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MG-63细胞增殖并可有效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和bax二者的比值发生变化从而接受了凋亡刺激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HMBA诱导处理前后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为对象,对prohibitin在核基质中存在、分布及其与相关基因产物在HMBA处理前后MG-63细胞中的共定位关系进行观察研究.蛋白印迹杂交结果确证prohibitin存在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中,并在HMBA处理后细胞核基质中表达下调,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prohibitin定位在核基质上,经HMBA处理后出现分布位置与表达水平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prohibitin与MG-63细胞中c-fos、c-myc、p53和rb基因产物均存在共定位关系,但在HMBA处理后细胞中其共定位分布区域出现变化.研究结果证实prohibitin是一种核基质蛋白,定位于核基质上,prohibitin在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产物的共定位现象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HMBA诱导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后,选择性抽提核基质蛋白,经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共有12个蛋白点表达发生变化,经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了9个蛋白质,其中,MHCⅡ类抗原、IFN刺激的基因因子3α蛋白、DKFZp434M2221.1蛋白、8-羟基-鸟嘌呤糖基化酶同功酶oggl和波形蛋白表达上调,hnRNP A2/B1和肌动蛋白表达下调,60S核糖体蛋白L21和ST2蛋白仅在分化的MG-63细胞中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伴随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变化,并为深入揭示核基质蛋白与细胞癌变和逆转的关系以及阐明细胞增殖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抽提经中药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g1组合(简称RCT)诱导处理前后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对nucleophosmin(NPM)在核基质中的存在、分布及其与相关基因产物在MG-63细胞中的共定位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NPM存在于MG- 63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中,在RCT处理后细胞核基质蛋白中表达下调.蛋白质印迹杂交结果证实了NPM在RCT处理前后的MG-63细胞核基质蛋白中的存在及其表达下调变化.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NPM定位于MG-63细胞核基质上,经RCT处理后出现分布位置与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NPM在MG-63细胞中与c-fos、c-myc、RB、p53 等基因产物具有共定位关系,并在RCT处理后细胞核内其共定位区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证实了NPM存在于核基质上,是一种核基质蛋白,其在RCT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分化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变化及其与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关系显然对MG-63细胞分化具有重要影响,这为深入揭示中药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深入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ALP1基因在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中的表达,以及高表达NALP1基因对于骨肉瘤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与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比较。将NALP1基因转染质粒PcDNA3.1,将重组质粒转染骨肉瘤细胞,分成高表达基因组、空质粒组及对照组,加入抗肿瘤药物顺铂及甲氨蝶呤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通过统计分析,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P<0.05),NALP1高表达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质粒组及对照组。结论:上调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中的NALP1的表达量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抽提经人参皂苷Rg1组合(RCT)诱导处理前后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对prohibitin在核基质中的存在、分布及其与相关基因产物在RCT处理前后MG-63细胞中的共定位关系进行观察研究.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prohibitin存在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中,并在RCT处理后细胞核基质中表达下调;蛋白质印迹杂交确证了prohibitin在MG-63细胞核基质中的存在及其在RCT处理后下调变化;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进一步证实prohibitin定位在核基质上,经RCT处理后出现分布位置与表达水平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prohibitin与c-Fos、c-Myc、p53和Rb基因产物均存在共定位关系,并在RCT处理后共定位分布区域出现变化.本研究证实了prohibitin是一种新发现的核基质蛋白,其在核基质上的定位与表达在RCT诱导分化前后发生显著变化,并与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产物存在共定位关系.实验表明RCT处理引起的prohibitin的变化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诱导分化与调控具有密切关系,为深入揭示RCT等中药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深入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索其对成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1μmol/L维甲酸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流式细胞仪分析、光镜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等研究维甲酸对MG-63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维甲酸处理7天后,MG-63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42.2%,G0/G1期比例达到61.8%,细胞形态铺展,排列趋于规则,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降低.而抑癌基因Rb、p27表达上调.结论:1μmol/L维甲酸可以有效抑制细胞的增殖活动,改变细胞恶性形态特征,下调癌基因c-myc、c-fos和上调抑癌基因Rb、p27的表达,从而对人成骨肉瘤细胞分化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顺铂和姜黄素联合顺铂处理人骨肉瘤细胞MG-63不同时间,通过MTT法检测其对MG-6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其对MG-6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单用姜黄素或顺铂均可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用10μmol/L姜黄素和2、4μmol/L顺铂可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降低其克隆形成率并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而与姜黄素和顺铂单用处理相比,10μmol/L姜黄素分别与2、4μmol/L顺铂联合应用,可更显著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降低其克隆形成率并提高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姜黄素联合顺铂与单药相比能够显著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细胞的增值,促进其凋亡,两药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分析腺病毒携带的IL-24基因在体内外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将Ad-IL-24重组腺病毒感染MG-6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RT-PCR法检测IL-24在MG-63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技术和Hoechst染色法检测IL-24基因的表达对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效应;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24基因的表达对MG-63细胞中的bcl-2、bax、caspase-3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Ad-IL-24重组腺病毒在MG-63骨肉瘤荷瘤裸鼠的瘤体内进行注射治疗,观察肿瘤生长变化,15d后处死裸鼠,摘除瘤体,称瘤重。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3等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Ad-IL-24重组腺病毒感染MG-63细胞后,能明显抑制MG-63细胞增殖,并能通过上调细胞中bax、caspase-3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呈现出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Ad-IL-24重组腺病毒瘤内注射MG-63裸鼠荷瘤骨肉瘤移植瘤后,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瘤重的抑制率可达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IL-24重组腺病毒能明显上调与细胞...  相似文献   

14.
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透射电镜观察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质谱鉴定技术研究细胞凋亡诱导物姜黄素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的构型变化.及其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经姜黄素处理后,MG-63细胞的核基质和中间纤维比对照组明显稀疏,且分布更加不均匀,并分别与核纤层连系,形成趋于断裂但相对还较为完整的网状结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显示在姜黄素诱导MG-63细胞凋亡前后存在27个差异表达的核基质蛋白.经质谱鉴定了其中的21个蛋白.在凋亡的MG-63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蛋白鉴定为:DNA聚合酶zeta等7种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质为:Prohibitin等14种蛋白。其中首次在核基质中发现的蛋白质有17个。因此.在MG-63细胞凋亡过程中不仅其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构型产生了典型的的凋亡特征性变化.而且伴有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由此证实了与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相关特异核基质蛋白的存在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调控作用.从而对揭示核基质构型及其蛋白组成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和阐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BMP-2、-3、-6和-12在骨肉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3、-6和-12在骨肉瘤细胞株中的表达,为下一步研究BMPs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MP-2、-3、-6和-12在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和大鼠骨肉瘤细胞株UMR106中的内源性表达。结果在MG63、U2OS和UMR106细胞中,BMP-2、-3和-6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而BMP-12在这3株骨肉瘤细胞中则均为阴性,并且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完全一致。结论BMP-2、-3和-6在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和大鼠骨肉瘤细胞株UMR106中均有内源性表达;而这3株骨肉瘤细胞中均未检出BMP-1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STIM1是否参与调控细胞运动促进骨肉瘤的转移。方法:应用靶向STIM1的si RNA沉默MG-63骨肉瘤细胞中STIM1的表达,然后用侵袭实验、迁移实验以及黏附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与黏附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AK和paxillin的表达及Rac1和RhoA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转染靶向STIM1的si RNA后,MG-63骨肉瘤细胞中STIM1的蛋白表达和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的侵袭、迁移与黏附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伪足与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FAK和paxillin的表达及调控细胞运动的Rac1和RhoA信号通路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STIM1可能通过激活RhoA和Rac1的信号通路,增加FAK和paxillin的表达,从而调控骨肉瘤细胞运动,促进骨肉瘤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体外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分化,逆转其恶性表型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基础上,观察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定量检测了ER、nm23-1蛋白、抑癌基因c—fos、癌基因c—myc。结果:经无毒剂量的丹参酮ⅡA处理后,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形态趋向良性分化,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ER、nm23-1蛋白、抑癌基因c-fos明显升高,癌基因c-myc明显降低。结论:丹参酮ⅡA对人乳腺癌细胞株恶性表型有逆转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增加抑癌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酸对类成骨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类成骨细胞(MG-63)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加入成骨培养液的完全培养基)和实验组(分别加入成骨培养液及含0.2、0.4、0.8mmol/L尿酸的完全培养基),诱导第14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检测类成骨细胞(MG-63)碱性磷酸酶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及RT-PCR法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尿酸干预类成骨细胞(MG-63)后,细胞数目随着尿酸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以0.8 mmol/L最明显。类成骨细胞(MG-63)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增殖能力均增高;细胞TGF-β1 mRNA表达升高,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以上指标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以及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可刺激类成骨细胞(MG-63)增殖,可能与促进TGF-β1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9.
模拟失重对人成骨样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失重对人成骨样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及对相关分子的作用,采用双向多样本回转器模拟失重效应,将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随机分为静止对照组、水平旋转对照组和失重实验组(用回转器模拟失重条件),在实验的12 h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情况,同时检测bcf-2、NF-κB(p65)mRNA和P53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模拟失重12 h时,MG-63细胞表现出一定的早期凋亡趋势,且bcl-2、NF-κB(p65)的表达明显降低,P53表达增加,提示失重可能通过影响这几种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启动成骨细胞凋亡,从而破坏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平衡.成骨细胞凋亡的启动可能是航天员骨丢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杨科  薛征  吕湘 《遗传》2020,(1):32-44
真核细胞中的染色质DNA高度折叠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其空间组织方式对精准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发挥正常功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终末分化成熟过程中形态及基因表达谱常发生显著改变,同时伴随着明显的基因组三维结构变化。本文在简单介绍三维基因组多层次组织结构(染色质领域、A/B区室、拓扑相关结构域和成环构象等)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细胞终末分化过程中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化与功能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当前三维基因组研究在解析细胞分化成熟过程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