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Ad-IL-24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携带人IL-24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IL-24)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分析其分子机制。以不同MOI(感染复数)的Ad空载体腺病毒感染SGC-7901人胃癌细胞,筛选出最佳感染剂量;Ad-IL-24以最佳感染剂量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腺病毒介导的IL-24基因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的转录;MTT法检测Ad-IL-24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SGC-7901人胃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的效应,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核形态改变;RT-PCR半定量法进一步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结果显示,100MOI为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的腺病毒最佳感染剂量;Ad-IL-24能成功介导IL-24基因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录性表达;Ad-IL-24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后,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Ad-IL-24能显著上调SGC-7901胃癌细胞中bax、caspase-3和p53的表达和下调bc...  相似文献   
2.
利用RT-PCR方法从PHA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克隆hIL-17F基因,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SIV-1,与辅助病毒载体pHIT456和pHIT60脂质体法共转染293T包装细胞,获得的成熟重组逆转录病毒(RV-hIL-17F)再感染SMMC-7721人肝癌细胞,并经G418筛选建立hIL-17F转基因肝癌细胞。PCR、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hIL-17F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能成功整合、转录和表达。MTT和FCM结果表明hIL-17F不能改变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但ELISA结果表明其能明显下调肝癌细胞IL-6、IL-8和VEGF的表达。转基因肝癌细胞rhIL-17F表达上清具有抑制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结果表明hIL-17F转基因肝癌细胞裸鼠致瘤能力明显减弱,VEGF和CD34表达降低,血管形成显著减少。hIL-17F可通过减少肿瘤血管形成显著抑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生长,为其进一步开展肿瘤血管靶向基因治疗和开发抗血管新药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构建IL-24和E1A双基因腺病毒载体,获得Ad-IL-24-E1A重组腺病毒子,分析其体外抑瘤作用。PCR及BglⅡ和SalⅠ酶切获得IL-24,与空载体构建成pAdTrack-IL-24-IRES。XhoI和EcoRV酶切获得E1A片段,与pAdTrack-IL-24-IRES连接后成功构建pAdTrack-IL-24-IRES-E1A,同源重组、包装和扩增获得Ad-IL-24-E1A重组病毒子。用50MOI重组腺病毒感染SMMC-7721肝癌细胞,MTT法测定Ad-IL-24-E1A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本研究成功获得Ad-IL-24-E1A重组病毒子。与其他组相比,Ad-IL-24-E1A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感染48h后凋亡率达52%,而抑制正常细胞作用不明显。研究提示Ad-IL-24-E1A双基因重组载体明显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QBI-293A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E1A基因,酶切连接到pAdTrack-CMV转移质粒上,pAdTrack-CMV-E1A经PmeI线性化后,与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筛选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pAdTrack-CMV-E1A,经PacI线性化,脂质体转染QBI-293A细胞,获得裂解型腺病毒Ad-E1A。裂解型腺病毒Ad-E1A在ECV304细胞内复制裂解,抑制细胞的生长,并可以降低VEGF的表达,探讨了Ad-E1A可能通过抑制ECV304细胞NF-κB的激活而引起细胞生长抑制的机制,说明Ad-E1A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IRES及polyA-promoter介导人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和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5,VEGF165)双基因共表达的腺病毒载体,比较IRES与polyA-promoter不同表达模式及其对位于二者前后基因的表达效率和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功能,为今后构建双基因或多基因高效共表达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pAdTrack-CMV-Ang-1-IRES-VEGF165质粒为模板,PCR扩增人VEGF165及Ang-1基因片段,分别将其亚克隆至改建的 pAdTrack-CMV-PolyA-promoter及pAdTrack-CMV-IRES转移质粒中,构建pTrack-CMV-Ang-1-polyA-promoter-VEGF165、pTrack-CMV- VEGF165-polyA-promoter-Ang-1、pTrack-CMV-VEGF165-IRES-Ang-1基因重组转移质粒,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菌中同源重组,然后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人胚肾成纤维细胞(简称293A细胞),收获腺病毒重组病毒子Ad-Ang-1-polyA-promoter-VEGF165及Ad-VEGF165-polyA-promoter-Ang-1,Ad-VEGF165-IRES-Ang-1,RT-PCR检测Ang-1和VEGF165在QBI-293A细胞中的转录,ELISA法分别检测不同腺病毒载体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比较分析Ang-1与VEGF165基因在IRES和polyA-promoter介导的不同腺病毒表达载体中的表达能力,及在同一腺病毒表达载体中前后不同位置的表达效率。并进一步于兔角膜缘注射Ad-Ang-1-polyA-promoter-VEGF165,Ad-VEGF165-polyA-promoter-Ang-1,Ad-VEGF165-IRES-Ang-1,Ad-Ang-1-IRES-VEGF165,检测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并比较其诱导血管形成能力的差异。结果:测序显示Ang-1和VEGF165序列正确,不同重组腺病毒载体均获得成功包装,病毒效价可达2~5×1010pfu/ml,RT-PCR检测Ang-1和VEGF165均能有效转录,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Ang-1、VEGF165基因不仅均能在细胞中有效表达,而且IRES介导的Ang-1及VEGF165基因,无论在IRES上游或下游,其表达量均低于polyA-promoter相同位置的Ang-1及VEGF165基因表达量,大约降低60%~70%左右,同时Ang-1/VEGF165在同一载体上、下游不同位置,其下游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上游基因表达量,大约降低30%~40%左右。角膜血管形成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Ad-VEGF165-PolyA-promoter-Ang-1及Ad-VEGF165-IRES-Ang-1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面积和血管密度的能力相对较强,且前者比后者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腺病毒表达载体中,由IRES/polyA-promoter介导的Ang-1与VEGF165双基因均能在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具血管诱导性,但polyA-promoter比IRES介导的双基因表达效率高,诱导血管形成能力强;同时两者下游基因的表达量及血管诱导性能均明显低于上游基因。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构建抑瘤素M(OSM)重组腺病毒载体,研究其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抑制作用。方法:以PEGZ-OSM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OSM片段,采用腺病毒载体的基因重组和体外包装技术获得表达与人OSM氨基酸序列相同的重组腺病毒子Ad-OSM,感染A375细胞,用荧光显微镜、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OSM在A375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A375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d-OSM对A375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的抑制效应;半定量RT-PCR法检测OSM基因表达对A375细胞中的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基因测序和PCR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Ad-OSM腺病毒表达载体;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到OSM基因在A375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OSM基因的表达对A375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OSM基因可通过上调细胞中Bax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Ad-OSM腺病毒表达载体,感染OSM基因可明显抑制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该现象可能是通过改变Bax、Bcl-2基因表达水平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人ING4 (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member 4)对C6鼠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将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腺病毒空载体Ad及重组腺病毒Ad-hING4-His(由本科室构建)分别感染C6细胞,RT-PCR法检测hING4的转录,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观测hING4基因表达对C6胶质瘤细胞的作用,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再取重组腺病毒Ad-hING4-His及空腺病毒Ad作用后的C6细胞分别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小体、透射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抽提基因组DNA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Ad-hING4-His感染C6细胞后,RT-PCR及Western-blotting结果提示有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hING4基因表达可以显着抑制C6细胞生长。激光共聚焦观察可见明显核断裂、透射电镜可见实验组细胞呈凋亡表现、基因组DNA电泳呈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有明显AP峰,凋亡率达18.1%。结论:hING4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作用而显着抑制C6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新型干扰素hIFN-λ1和hIFN-ε基因在WI-38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构建His重组融合表达载体pcDNA3.1A-hIFN-λ1-His和pcDNA3.1A-hIFN-ε-His,脂质体法分别转染WI-38人胚肺细胞。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研究和比较rhIFN-λ1-His和rhIFN-ε-His的抗病毒活性;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RT-PCR相对定量法检测其诱导WI-38和SHG-44细胞产生人MxA抗病毒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rhIFN-λ1-His抗病毒活性、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诱导产生MxA蛋白活性要强于rhIFN-ε-His。hIFN-λ1和hIFN-ε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的分子机理均与诱导细胞产生MxA抗病毒蛋白相关。为进一步探讨和比较hIFN-λ1和hIFN-ε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