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国章  何麟 《遗传》1989,11(2):12-15
本文应用胰酶法对孟氏裂头绦虫染色体作G分带研究,获得比较清晰的G带带纹。并运用显微分 光光度计对G带带纹进行了扫描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报道了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在我国感染的鱼类宿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鱊头槽绦虫是一种世界性广布鱼类寄生绦虫;它起源于亚洲地区并伴随着宿主鱼类向外引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在我国鱊头槽绦虫广泛分布于从北至南的自然水域或养殖水体中(辽河、海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流域);感染宿主鱼类达31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26种、鳢科(Channidae)1种、塘鳢科(Eleotridae)1种、慈鲷科(Cichlidae)1种、胎鳉科(Poeciliidae)2种。在调查的各水系野生鱼类中,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各大流域池塘养殖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几乎都有头槽绦虫的寄生。作者根据头槽绦虫的流行特征认为马口鱼和赤眼鳟可能为该绦虫在自然水体中的主要宿主。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西北部高原地区检查野生草食动物7种、208只(头),感染有绦虫成虫的48只(头),其中感染裸头科绦虫的6种,34只(头),感染率18.48%,共获得裸头绦虫5属、8种。本文首次报道我国寄生于啮齿类的巨首无摄腺绦虫及新种道孚双宫带绦虫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裂褶菌培养、鉴定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获得裂褶菌的纯培养物,鉴定培养菌丝,并分析子实体及菌丝氨基酸含量.方法:利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培养菌丝,扫描电镜观测其菌丝特征,结合ITS区序列分析,并利用出菇试验分析其菌丝体,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裂褶菌子实体、菌丝体氨基酸组成.结果: 菌丝体ITS区序列与子实体完全一致,出菇试验亦表明裂褶菌菌丝体培养成功,子实体及菌丝体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成分,两者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相当,菌丝体总氨基酸含量14.01%,子实体总氨基酸含量15.59%,其中菌丝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38.60%)比子实体稍高(37.95%).结论:裂褶菌菌丝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作为重要的氨基酸来源及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5.
从王锦蛇Elaphe carinate体内检取曼氏裂头蚴Spirometra mansoni,口服法以5条/只感染昆明小鼠,于感染后10 min、20 min、30 min、1 h、2 h、4 h、6 h、24 h、7 d、14 d分别处死一组小鼠(3只小鼠/组),观察裂头蚴在小鼠体内的移行及分布。发现小鼠经口服感染裂头蚴后,裂头蚴最早于10 min穿透胃肠壁;感染后20 min,腹腔内已见穿过肠壁的裂头蚴;感染后10 min至6 h,裂头蚴主要见于胃肠腔、胃肠壁和腹腔内;感染24 h,有少数的裂头蚴移行至小鼠皮下;感染7 d后,大多数的裂头蚴移行至皮下组织,从颈部、躯干及头部皮下组织检获的裂头蚴数分别为7条、6条和1条;脑、心脏、肝脏、肾脏及肺等器官未见裂头蚴寄生。小鼠感染曼氏裂头蚴后,裂头蚴经胃肠壁进入腹腔,随后移行至身体的组织器官内寄生,其中以皮下组织多见。  相似文献   

6.
记裂头鳄属(Dibothrosuchus)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记述的裂头鳄属-新种 (Dibothrosuchus xingsuensis sp. nov.)的标本采自云南禄丰盆地下禄丰组深红层.通过描述,对裂头鳄属属级特征作了补充.新种的头骨中鳞骨缺失降突;方骨极度向前背方伸展,形成大的耳凹,乌喙骨具后腹突,以及具有鳄类式的腕骨等,表明裂头鳄属应改属为楔形鳄科 (Sphenosuchidae).根据该科各属的头骨中方骨与脑颅侧壁的连接关系,可以清楚地看到楔形鳄科在这局部解剖学上存在一连续的发展过程.在形态上,裂头鳄属和南非的 Sphenosuehus (典型属)最为相近.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省西北部高原地区检查野生草食动物7种、208只(头),感染有绦虫成虫的48只(头),其中感染裸头科绦虫的6种、34只(头),感染率18.48%,共获得裸头绦虫5属、8种。本文首次报道我国寄生于啮齿类的巨首无摄腺绦虫及新种道孚双宫带绦虫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青海湖裸鲤体腔寄生舌状绦虫18S rRNA、COⅠ和COB基因部分序列, 并进行分子鉴定, 分析了3种基因的同源性, 利用这3种基因进行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分子鉴定, “面条样”绦虫为肠舌状绦虫, 克隆的18S rRNA、COⅠ和COB基因序列分别与AF254121(中国)、AF153910(中国)和JQ279109(阿尔及利亚)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00%、99.49%和93.32%。同时, 利用GenBank中其他种属绦虫的18S rRNA、COⅠ和CO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均与已鉴定的肠舌状绦虫聚在同一支上, 且与肠舌状绦虫中国广州分离株种属亲缘关系较近, 与其他绦虫所属分支相距较远。初步阐明了鉴定的肠舌状绦虫分离株与其他种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9.
廖翔华 《动物学报》2007,53(3):470-480
研究了寄生于鲤鱼及草(鲩)鱼的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hathi)的多样性.作者在1986-2000年收集材料,遍及中国19个省及自治区.在江苏等5省只收集到其它寄生虫的材料,故结果未列入附录1和2.研究结果表明,鲤鱼及草鱼的寄生鱊头槽绦虫的地理分布截然不同.寄生于鲤鱼的鱊头槽绦虫分布于黄河水系的西北地区及黑龙江水系的东北各省及长江上游的四川、云南和贵州,南方各省的鲤鱼不感染这种绦虫.寄生于草鱼的鱊头槽绦虫分布于沿珠江水系的广东、广西及闽江水系的福建,感染池塘的幼龄草鱼,天然水体中未发现感染阳性的草鱼.交义感染试验表明,寄生在这两种鲤科鱼类的头槽绦虫有极强的宿主特异性,草鱼感染的头槽绦虫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排出发育完全的胚胎卵,而鲤鱼感染的头槽绦虫排出的虫卵多为早期分裂卵,甚至在盛夏,水温在28℃-30℃的情况下也无例外.虫卵发育程度不同,卵的孵化期也有差异.在同等温度28℃-29℃时,草鱼头槽绦虫虫卵的孵化期为1.69±0.17 d;鲤鱼的头槽绦虫虫卵的孵化期为3.98±0.3 d.此外,种群结构也有明显区别,草鱼的头槽绦虫在繁殖季节,体长<1 cm的幼虫占种群的主体,年终时绦虫全部从宿主体内消失,生活周期从初染至消敛约1年;鲤鱼的头槽绦虫主体全年皆为孕节成虫,在Ⅱ龄商品鱼中继续繁殖.本研究表明,鲤鱼及草鱼的寄生鱊头槽绦虫显示的多样性是因长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从而演化为两个不同的亚种[动物学报 53(3):470-480,2007].  相似文献   

10.
裂褶菌营养菌丝蛋白质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裂褶菌菌丝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裂褶菌中所含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 2 8.76 % ,所测定的 17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 12 0 .13g·kg- 1 。其中 7种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 4 5 .36g·kg- 1 ,占氨基酸总量的 37.76 % ;10种非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 79.5 0g·kg- 1 ,占氨基酸总量的 6 2 .2 4 %。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发现于我国的裂头甲螨属Fissicepheus 2新种:中国裂头甲螨,新种F.chinensis sp.nov.,喙裂头甲螨,新种F.ornithorrhynchus sp.nov.,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鉴别。此外,还记述了我国1新纪录种——温和裂头甲螨F.milis Aoki,1970.并对于我国产4种裂头甲螨进行了种的检索。  相似文献   

12.
头槽绦虫属)Bothriocephalus Rudolphi,1808)隶属绦虫纲)Cestoidea)假叶目(Pseudophyl lidea)头槽科)Bothriocephalidae),主要寄生于海水及淡水鱼类 ,偶见于两栖类1,典型寄生部位为宿主的前肠 ,可直接影响宿主进食 ,严重时会引起宿主贫血以致死亡。该属包含的种类很多 ,仅Yamaguti21959年记载的寄生于鲤科鱼类的头槽绦虫属就有71种 ,其中危害养殖鱼类健康的多数寄生于淡水鱼类 ,B. scorpii可能是惟一危害海水经济鱼类的种类3.    相似文献   

13.
西藏拉萨河鱼类内寄生蠕虫的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7月对西藏拉萨河鱼类的体内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7种鱼类,其中6种隶属于裂腹鱼亚科,1种隶属于鳅科。在这些鱼类中,共发现了2种棘头虫和1种棘头虫未定种、3种线虫、3种绦虫及异肉吸虫属(Allocreadium)的种类。它们分别是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裸鲤棘头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和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希蚋杆咽线虫(Rhabdochona hellichi)、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和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sp.),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舌状绦虫(Ligula sp.)和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sp.),以及寄生裂腹鱼的异肉吸虫(Allocreadium spp.)。对青海新棘吻虫、杆咽线虫、东方短结绦虫、异肉吸虫和新棘吻虫未定种在鱼类中发育成熟的寄生虫进行了形态描述。从不同的裂腹鱼中获得的异肉吸虫属的种类未能鉴定到种;其他没有鉴定到种的寄生虫主要是利用鱼类作为中间寄主的种类,其种类鉴定则有赖于成虫的获得。迄今为止,青海新棘吻虫和裂腹鱼异肉吸虫(A.schizothoracis)仅在裂腹鱼类中被发现,可能表明裂腹鱼具有特异性的棘头虫和异肉吸虫。在所检查的7种鱼类中,除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没有发现蠕虫外,其他6种鱼都发现了4~6种蠕虫,显示较高的物种丰富度;5种裂腹鱼蠕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0·6131~1·5434),而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的较低(0·2911);5种裂腹鱼寄生虫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相对较高,为(0·1732±0·2303)~(0·3751±0·2758),而裂腹鱼与细尾高原鳅的相似性则较低,为(0·0288±0·0877)~(0·0916±0·1618)。在这些寄生蠕虫中,以鱼类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种类有4种,他们都以鸟类为终末寄主,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动物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4.
拱头科(Pronocephalidae)吸虫主要寄生于爬行动物的龟类,在鱼类和鸟类中比较罕见。国内已发现的属有:郎所(1956)报道的星睾属(Astrorchis Poche,1925)和唐仲璋等(1977)报告的环头属(Cricocephalus Looss,1899)及裂睾属(Diaschistorchis Johnston,1913),共五种。 1938年6月解剖31只龟(Chinemys sp.),从12只龟中检得本种标本69个,感染强度1—17个,标本方位以虫体腹面朝下为准,量度以毫米为单位。  相似文献   

15.
立氏副裸头绦虫的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8—11月,我们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县的阿木柯河和龙日坝二个牧区,共剖检21只喜玛拉雅旱獭(Marmorta himalayana Hodgson),其中有3只感染一种大型的副裸头绦虫(14.29%)共95条,感染强度4—78条。成虫形态经比较研究后鉴定为立氏副裸头绦虫(Paranoplocephala ryjikovi Spassky,1950)。本虫系我国首次记录,其生活史至今尚未阐明。我们用当地的草原地螨感染本虫的怀卵体节,并在地螨体内获得各期发育的幼虫和充分发育的拟囊尾蚴。现将生活史的研究结果报告如次。 n,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同地域鲤鱼和草鱼寄生头槽绦虫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亮  廖翔华 《动物学报》2000,46(4):385-39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片段DNA技术(RAPD)对黑龙江、新疆、贵州、四川、甘肃和云南寄生于鲤鱼的头槽绦虫以及广东、广西、福建和贵州寄生于草鱼的头槽绦虫进行了多成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寄生于鲤鱼、草鱼的头槽涤虫种群内部变异程度较高,大致分为两个类群,即寄生于草鱼的头槽绦虫和寄生于鲤鱼的头槽绦虫,其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理区域性,主要分布于不同的南北水系中。草鱼头槽绦虫又可分为2个亚类:珠江水系头槽绦虫和贵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就辽宁省历年人体裂头蚴感染相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从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发病部位及感染方式等五个方面,对迄今已发现的12例裂头蚴感染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所发现的12例感染病例中,女性患者占58.33%(7/12),感染和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民为主要感染者,占66.67%(8/12);发病部位集中皮下(包括乳房和腹部)和眼部,分别占66.67%(8/12)和33.33%(4/12);感染方式主要是饮生水和游泳等;10名患者均居住于丹东和庄河相邻两地。结论丹东和庄河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曼氏裂头蚴病孳生地,年龄较大,抵抗力低下的女性,饮用生水成为辽宁省曼氏裂头蚴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裸头科无孔绦虫属一新种——东方无孔绦虫,新种Aporina orientalis sp.nov.,标本采自四川省秀山和武隆地区的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orientalis (Lathum)体内。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横转副裸头绦虫的发育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8—11月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县牧区,剖检21只喜玛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Hodegson),其中7只感染一种副裸头绦虫,共得20个成虫,感染强度1—8个。成虫经形态比较研究后鉴定为横转副裸头绦虫Paranoplocephala transversaria(Krabbe)。本虫的生活史至今尚未阐明。我们用当地采集的地螨感染本虫的孕卵体节,并定期剖检,完成了本虫在其中间宿主体内各期幼虫的发育史,现把研究结果报告如次。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裸鲤体腔寄生蠕虫种群动态与宿主食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盲囊线虫在青海湖中以锯缘真剑水蚤作为第一中间宿主,舌状绦虫和裂头绦虫都以咸水化镖水蚤和锯缘真剑水蚤作为第一中间宿主,青海湖裸鲤对咸水北镖水蚤的摄食量随体长增加而增加,对锯缘真剑水蚤摄食量随体长增加的变化则不明显。因而提出:舌状绦虫在不同大小的青海湖裸鲤中的种群数量变化不是由于宿主的摄食习性改变引起的。裂头绦虫和对盲囊线虫在青海湖裸鲤中的种群数量随宿主生长而增加的变化与较大宿主对中间宿主的较大摄取量以及它们在宿主体内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