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工作者于1977,1978两年曾对托木尔峰进行综合科学考察,采到一批昆虫标本,我们对其中的麻蝇科(sarcophagidae)进行了初步研究整理,共发现31种,其中麻蝇亚科Sarcophaginae有四个新种,现记述如下。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巨尾折麻蝇,新种Blaesoxipha(s. str. )magniforcipis sp. nov. (图1)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DNA条形码技术在小型兽类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我们使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77号小型兽类标本进行鉴定.共鉴定出物种13种,分别属于3目7科.其中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藏鼩鼱(S.thibetanus)、甘肃鼹(Scapanulus oweni)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斯氏鼢鼠(Eospalax smith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等7种为莲花山首次报道.另外,采自海拔2,800 m的黑线姬鼠是该物种全球海拔最高的分布记录.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形态鉴定需要研究者具有足够的分类学背景,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鉴定则限制于网络数据库中缺乏足够的序列信息导致成功率不高.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形态鉴定依然是小型兽类鉴定的基石和主要手段,DNA条形码技术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对形态鉴定的结果进行检验.最后本文认为DNA条形码鉴定前景非常乐观,但在现阶段的使用中应与经典分类紧密结合并尽可能保存凭证标本.  相似文献   

3.
(Genetie Manipulation of Woody Plants.J.W.Hanover and D.E.Keathley, Eds, Pp. 528.ISBNO-306-42815-6(Plenum, 1988) 这本论文集是1987年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举行的“Genetic Manipulation of Woody Plants”座谈会上28位发言人的讲稿。内容包括:(1)组织培养系统,(2)DNA分析和操作,(3)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次生代谢产物生产,(4)遗传操作的基因整合技术。此外,还包括79篇来稿的摘要。正如所有卷册一样,都包括专题论文讨论集,每篇文章的质量和重要性均不同。文献  相似文献   

4.
侯彩霞  张梦杰  赵雪雁  付汉良 《生态学报》2023,43(14):5753-5763
再生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对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和促进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公众作为再生水的直接使用者,其对再生水的态度是再生水回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再生水作为一种再生资源产品,价格是消费者使用再生水必须支付的货币成本,用户评论是消费者了解再生水,评估再生水质量的最直接途径。为了更加清晰的辨明价格、用户评论对公众再生水使用意愿的影响机制,以消费者为视角,模拟再生水购买场景,以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3(实验分组:高价格、中价格和低价格)×2(评论分类:质量评论和环境评论)的眼动追踪实验,探究公众再生水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价格下公众再生水使用行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公众再生水使用意愿在中价格组最高,低价格组次之,高价格组最低。(2)公众决策过程中,不论是再生水质量评价,还是环境评价,均偏向于注视消极评论内容。在低价格组中,公众对评论内容的关注程度最高,高价格组最低,中价格组中,公众更关心再生水对环境的影响。(3)消费过程中,公众对评论内容的关注会影响消费情绪从而影响再生水使用意愿。(4)再生水价格在公众消费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最新标准,专著是指以单行本或多卷册(在限定的期限内出齐)形式出版的印刷型或非印刷型出版物,包括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汇编、报告、多卷书、丛书等。汇编类的参考文献应该按照专著的著录格式书写: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G].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相似文献   

6.
2017~2019年,我们在对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本底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若干新记录。本文对其中4种木本植物新记录进行报道,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C.H. Tsoong) Y.W. Law]、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峨眉鹅耳枥(Carpinus omeiensis H.H. HuD. Fang)和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 caudata ChunF.C. How ex S.K. LeeL.F. Lau)。同时,我们也对这4种木本植物的种群现状、濒危状况和资源利用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紫草科的过程中,我们系统地研究和整理了我国的齿缘草属(Eritrichium)和假鹤虱属(Hackelia),的标本,发现这两个属界线不明,难以区分,从而对它们进行了合并,选用其中较早的属名一齿缘草属(Eritrichium)作为合并后的属名。本文拟对合并后的齿缘草属(Eritrichium)的范围以及国产该属植物的系统和新分类群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近年从云南西北部采到古蚤属(Palaeopsylla Wagner,1903)三个新种,按Lewis(1973)的划分均属于偏远古蚤种团P.remota-group,其中两个新种分别以我国蚤类学家柳支英和李贵真两教授命名,以对他们多年来对我们指教和鼓励表示敬意。全部正配副模存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植被志"的英文译为"vegegraphy",是本文的新造词,它是由"vegetation"的词头"vege-"和英文后缀"-graphy"(记叙之意)组成的合成词。《中国植被志》的研编是一项时间紧迫、内容复杂、工作量浩繁的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完成将极大提升中国植被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水平,并为中国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文首先简述了植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外貌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动态变化等)和国内外植被调查的进展情况,简要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并对以往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若干修订。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并提出了《中国植被志》卷册编排体系和用于《中国植被志》研编的植被类型划分方案。在对植被分类系统的修订方面,主要对高级分类单位及相对应的英文名称进行了讨论和修订。按照本文修订的分类系统,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及其对应的英文名称分别是:植被型组(Vegetation Formation Group)、植被型(Vegetation Formation)和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formation)、群系组(Alliance Group)、群系(Alliance)和亚群系(Suballiance)、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以及群丛(Association)。在植被型组中,划分为9类: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及无植被地段。关于《中国植被志》的卷册编排和"植被类型"划分,首先按高级分类单位——植被型划分相应的"卷";在此框架下,模糊"植被亚型"、"群系组"和"群系"的概念,确定"植被类型"(Vegetation type),并将其作为植被志各卷中的"册"。这样处理不仅保证了研编工作的可操作性,也保持了同一卷册中特定植被类型的完整性。《中国植被志》编排体系中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很重要,它是指具有相同建群种及相同优势类群(如种、属)的植被组合,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植被分类单位。"植被类型"的划分遵循"优势类群及生活型的同一性,生境条件的相对重要性,植被特征及用途的差异性,以及突出植被志的应用性"等原则。按该编排体系,《中国植被志》将由48卷约110册组成。  相似文献   

10.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 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 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 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植被志”的英文译为“vegegraphy”, 是本文的新造词, 它是由“vegetation”的词头“vege-”和英文后缀“-graphy” (记叙之意)组成的合成词。《中国植被志》的研编是一项时间紧迫、内容复杂、工作量浩繁的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完成将极大提升中国植被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水平, 并为中国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文首先简述了植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外貌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动态变化等)和国内外植被调查的进展情况, 简要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 并对以往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若干修订。在此基础上, 着重讨论并提出了《中国植被志》卷册编排体系和用于《中国植被志》研编的植被类型划分方案。在对植被分类系统的修订方面, 主要对高级分类单位及相对应的英文名称进行了讨论和修订。按照本文修订的分类系统, 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及其对应的英文名称分别是: 植被型组(Vegetation Formation Group)、植被型(Vegetation Formation)和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formation)、群系组(Alliance Group)、群系(Alliance)和亚群系(Suballiance)、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以及群丛(Association)。在植被型组中, 划分为9类: 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及无植被地段。关于《中国植被志》的卷册编排和“植被类型”划分, 首先按高级分类单位——植被型划分相应的“卷”; 在此框架下, 模糊“植被亚型”、“群系组”和“群系”的概念, 确定“植被类型” (Vegetation type), 并将其作为植被志各卷中的“册”。这样处理不仅保证了研编工作的可操作性, 也保持了同一卷册中特定植被类型的完整性。《中国植被志》编排体系中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很重要, 它是指具有相同建群种及相同优势类群(如种、属)的植被组合, 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植被分类单位。“植被类型”的划分遵循“优势类群及生活型的同一性, 生境条件的相对重要性, 植被特征及用途的差异性, 以及突出植被志的应用性”等原则。按该编排体系, 《中国植被志》将由48卷约110册组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研究了野生稻群体内及群体间的DNA甲基化多样性。选取与亚洲栽培稻近缘的两个野生种Oryza nivaraO. rufipogon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进的MSAP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技术对其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同一个IRGC(the International Rice Germplasm Center)编号群体内的不同个体间, 基因组甲基化条带高度一致; 而在不同编号群体间, 甲基化条带表现为多态。其中后者又可以分为两类: 条带模式高度一致的Class I和条带模式呈多态性的Class II。将上述两类甲基化片段的编码基因与栽培稻粳稻(O. sativaL. subsp. japonica)和籼稻(O. sativa L. subsp. indica)两个亚种的同源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发现, 在进化趋势上Class I表现得比较保守, 而Class II较为活跃。DNA甲基化多样性作为标志遗传多样性的一种信息来源, 其在群体分化及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的制备菜粉蝶(Pieris rapae)颗粒体病毒(简称PrGV)杀虫剂。我们对丙酮-乳糖共沉和低速差速离心两种提取病毒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前者是以乳糖作为病毒包涵体表面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植物志》由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0卷,约分120个卷册出版。该书自1959年开始出版以来,现已出版了33个卷册。《中国植物志》是一部总结我国现有厥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类的基本资料,它不但是植物分类学的  相似文献   

14.
历经几代真菌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真菌志》目前已出版65卷,其中子囊菌类有35卷、担子菌类26卷、接合菌类1卷、卵菌1卷、黏菌2卷;上述卷册记录923属9 228种及种下分类群。编研涉及大型和小型的类群、腐生菌、食药用菌、菌根真菌、作物和林木病原菌、捕食性真菌、虫生菌、菌生真菌以及毒菌等。编研过程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新分类群,丰富了对菌物物种多样性的认知。归纳已有成果,已立项卷册应加快编研和出版进度;资源调查与分类学研究需进一步加强,按分类群(专科、专属)继续开展编研工作,注重拟参编类群的前期研究积累;以下分类群值得在后续工作中予以关注:水霉目等部分卵菌、壶菌类、座囊菌纲部分类群、盘菌纲和锤舌菌纲中尚未参编的主要类群、伞菌纲中具有小型子实体的类群等。由于分类系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已出版卷册中使用的部分名称和分类地位的处理需依据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分类系统给予适时的订正。期待建设一支继往开来的菌物分类学研究队伍,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编研成果,为我国菌物资源利用和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䗴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芮琳 《古生物学报》1979,(3):271-297
本文系统描述了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6属、51种、一亚种和一未定种,其中24新种;建立了两个带和两亚带,自下而上为:1.Codonofusiella 带,2.Palaeofusulina 带,后者包括(1)P.minima-Nankinella guizhouensis 和(2)Palaeofusulina sinensis 两亚带。对Codonofusiella 带的涵意作了进一步阐述,讨论了Palaeofusulina 作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分界标志的重要意义。并扼要介绍了国外晚二叠世含(竹蜓)地层和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化石带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荆三棱化学成分的研究(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前期从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中发现两个具有抗HIV活性成分seirpusin A和B(含量仅约百万分之一),为了寻找富含该化合物的新的植物资源,我们对产于黑龙江省的荆三棱(Scirpus yagar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到6个化合物.通过1H NMR分析及与对照品TLC比较,分别鉴定为:白桦醇(1),对羟基桂皮酸(2),scirpusin A(3),白藜芦醇(4),piceatannol(5)及scirpusin B(6).其中,化合物scirpusin A和B,在该植物中含量丰富(含量分别为0.017%和0.013%).  相似文献   

17.
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Thaxt.) Thaxt. ex Blakeslce]是小克银汉霉属的模式种,多年来因不同作者是否将贝尼尔小克银汉霉(C. bainieri Naum.)包含在内而对此种持广义(sensu lato)或狭义(scnsu stricto)的不同理解。我们在国内分离到51株刺孢小克银汉霉(广义)菌种,经与获自css的7株菌(包括刺孢小克银汉霉的模式菌种在内)和IMI的1株菌(原定名称均为刺孢小克银汉霉)一起研究后,根据它们的无性型形态特征有明显不同但在配合试验中又可互相配合形成可育的接合孢子的结果,认为将它们处理为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变种较为合理.其中,13株中国的菌和3株CBS及IMI的菌被鉴定为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C. echinulata var. echinulata);其余的38株中国的菌和5株CBS的菌被鉴定为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新组合)[C. echinulata var. verticillata (F. S. Paine.) comb. nov.j.以‘轮生(verticillata)’作为新组合变种的加词是根据与贝尼尔小克银汉霉同物异名的‘轮生布拉小克银汉霉(C. blakesleeana var. verticillata (F. S. Paine) Baijal & B. S. Mchrotra)’而来的.在前人的工作中,对刺孢小克银汉霉持狭义理解的作者往往根据孢子枝的分枝方式、巨型暗色孢子的有无、以及40℃能否生长来区分这两个分类群.对刺孢小克银汉霉持广义理解的作者则认为这些特性毫无意义.我们同意后面两个特性意义不大,因为二者的许多菌系都能形成巨型暗色袍子并在40℃生长,但认为孢子枝分枝方式确实是区别这两个分类群的重要依据.此外,根据产孢构造的种类、孢子枝主枝的直径、孢子枝第一次分枝的数目、分枝长度、孢子枝主枝的顶生泡囊形状以及其直径等性状综合考虑,这两个分类群是不难明确区分的,对12株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和13株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相互之间所进行的配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具一定性亲和力的(+)、(一)菌系同时存在时,两个变种内和变种之间均可形成可育的接合孢子。对上述三种配合的各六对菌所形成的有性型形态的研究结果则表明,除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内形成的接合孢子的壁往往较厚外,各种配合形成的有性型形态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研究组的其他成员最近曾对小克银汉霉的22株菌进行了rDNA的ITS区的PCR产物长度测定,其中包括了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和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的各3株菌,它们的平均长度(bp)分别为890±7.5和915±7.6.这个结果也支持了我们在这两个分类群可以互相配合的情况下仍将它们作为两个不同变种的处理.这两个分类群虽然已被发表多次,但它们的描述和绘图均过于简单而未能充分显示出它们的区别性特征,因此我们在本文中再次作了描述并再次提供了详尽的线条图和显微照相.  相似文献   

18.
这两种果蝇隶属果蝇科 Drosophilidae 果蝇属 Drosophila (Sophophora) 黑腹果蝇 D.melanogaster 种组(species group)中的D.takahashii 亚组(subgroup)。Bock和Wheeler(1972)在报道新种的文献中,曾记述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为2对中着丝粒(V形),1对棒状(R)。其中X染色体为棒状,Y染色体稍短。据此,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推测为2n=6。我们观察的结果则与之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过程中通常用到指示类群,然而对于这些指示类群有效性的测度仍然十分欠缺.为探讨不同类群水生昆虫群落的一致性及空间因子、环境变量的相对影响,作者于2010年4月对东苕溪流域源头溪流21个采样点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生昆虫7目44科92属130种.我们将水生昆虫群落划分成鞘翅目(C)、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EPT)和双翅目+广翅目+蜻蜒目(DMO)3个类群.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类群的群落一致性(r)较高,分别为C对EPTr=0.65 (P<0.001)、C对DMO r=0.67 (P<0.001)、EPT对DMO r=0.82 (P<0.001).方差分解表明环境变量是影响不同类群水生昆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空间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环境因子中影响不同类群水生昆虫群落的关键变量大体相似,其中海拔、pH、平均流速和化学需氧量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我们的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不同类群的水生昆虫群落一致性很高,且对环境变量的响应也相似;因此,在水生昆虫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可考虑利用其中的某一类群,如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EPT)类群,作为有效的指示类群.  相似文献   

20.
1999-2003年,在捷克共和国特布盆地生物圈保护区(Tebo Basin Biosphere Reserve)内,我们对13个采矿后形成的人工湖中水鸟群落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我们假定生活在邻近鱼塘中的水鸟会逐渐向这些人工湖迁移和聚集.在这些人工湖中共记录到42种水鸟,隶属于10个目,其中17种典型的海滨鸟类是该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水鸟的季节动态过程与各物种自身的生活史阶段有关(如筑巢、迁徙),同时也被人类的采矿活动所影响.环境因素和人类干扰影响了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疣鼻天鹅(Cygnus olor)和凤头鸊鷉(Podiceps cristatus) 等优势种的分布.沙坑湖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境为本保护区的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如:小苇(开鸟)(Ixobrychus minutus)、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及其它潜在分布的鸟类.对南波西米亚地区沙坑湖鸟类的研究,可为其它相似地区水鸟群落演替研究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